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反诉是指在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以原告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和本诉有联系的保护自己民事权利和合法利益请求.反诉作为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被世界各国民事诉讼立法所普遍确立.如日本诉讼法典第239条、德国民事诉讼法33条、法国民事诉讼法70条、台湾民事诉讼法260条都有对反诉制度的规定.我国1991年的民事诉讼法只对反诉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第52条规定,被告有权提起反诉;第126条规定,被告提出反诉的,可以合并审理),在诉讼理论上存在较大分歧,司法实践也不易操作,从而对反诉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论反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诉是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2条、59条、126条、129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6条、184条涉及到反诉,但规定很简单。理论界对反诉的有关问题看法不尽相同。为此,本文试就反诉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阐述,供理论研究和司法实际工作参考。一、反诉的概念和特征什么是反诉?民事诉讼法学者对此有不同表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说,反诉是指在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程序里,本诉的被告以原告作被告,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和本诉之诉讼标的和理由有牵连的…  相似文献   

3.
反诉制度是现代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平衡性机制是实现公正与效益所不可或缺的。但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却对反诉制度规定得较为简略、粗疏,致使司法实践中对这项制度的适用出现混乱不一、无所适从的局面。通过对我国反诉制度适用受阻现状的反思,从立法理念角度对我国反诉制度中的平衡性机制进行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反诉制度是现代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一项极佳的实现公正与效益双赢的平衡性机制.但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反诉制度却非常简陋、粗疏,致使司法实践中适用这项制度出现混乱不一、无所适从的局面,立法与司法的恶性循环,使反诉制度的平衡性机制缺失在所难免,本文通过对我国反诉制度适用受阻现状的反思,从立法理念角度对我国反诉制度中的平衡性机制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5.
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和最高法院2008年11月通过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五条、第四十二条确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但是,现行司法解释的规定过于模糊,关于此制度的设计存在诸多缺陷,在民事诉讼法修订时需要进一步立法规范。  相似文献   

6.
国内法学界长期忽视了一个具有基础性意义的问题,即《民事诉讼法》中概念界定的问题。一部完善的《民事诉讼法》,不能没有属于自己的法律概念要素。"概念界定是完善民事诉讼法要素体系的关键",它对于完善民诉法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修改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法》时,法国的《新民事诉讼法典》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反诉不牵连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诉是民事诉讼理论和民事诉讼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反诉与本诉的牵连关系又是反诉的核心问题。近十余年来,对反诉与本诉的牵连关系出现了新的立法趋势和理论动向,必将对我国反诉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对于反诉是否与本诉有牵连关系,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未作明确规定。民事诉讼理论认为:“反诉的诉讼请求和理由与本诉的诉讼请求和理由必须有着事实上或者法律上的牵连关系”。这是反诉唯一的“实质要件””这就是我国民事诉讼中著名的“反诉牵连说”。虽然民事诉讼理论界普遍主张反诉牵连说,然而对牵连关系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8.
一 民事抗诉程序的立法缺陷和后果现行民事诉讼法用四个条文规定了民事抗诉程序 ,与原民事诉讼法 (试行 )相比 ,现行民事诉讼法在原则性规定的同时 ,又赋予人民检察院以民事抗诉权 ,实现了原则性与具体权能的相结合 ,这在完善民事审判活动中检察监督制度上迈进了一步。但是 ,与人们期待的实现检察机关保障司法公正的职能以及诉讼法治化的要求相比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民事抗诉程序还存在相当的缺陷 :首先 ,民事抗诉的范围不明确。民事诉讼法第 1 85条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上级人民检察院对…  相似文献   

9.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4条的规定,对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管辖制度,尤其是有关协议管辖和专属管辖制度的重新设计和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澄清作用。因为,虽然我国民事诉讼法在立法本意上,并没有把所有不动产纠纷案件都规定为专属管辖案件,但是其有关条文确实给当下的司法实践造成了不小的误解。本文建议在修改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时,借鉴域外国家的做法,对不动产纠纷案件的管辖权作出明确的区分规定:只有不动产物权纠纷案件才实行专属管辖。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民事审判监督制度在运行中呈现出的诸多弊端,固然有多方面的缘因,但立法设计上的不足与缺陷是根本原由,立法设计上的不足与缺陷严重削弱了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制度价值.笔者从启动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主体的多元性,缺失启动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法定程序,缺失在再审中对当事人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的立法规制,缺失对当事人申请检察抗诉的期限的规定,某些立法语言技术的缺陷,详细地检讨了民事审判监督制度在立法环节上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完善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事诉讼自认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认是民事诉讼法中一项重要制度 ,但我国民诉法遗漏了这项内容。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有关当事人承认的立法现状和弊端以及自认制度的基本功能和法律意义 ,提出我国民事诉讼证据立法应确立自认制度 ,并对我国立法如何确认自认制度进行了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2.
德国作为大陆法系的主要代表国家,其立法上的先进性以及可鉴性都是无可争议的。而德国在程序法,尤其是民事诉讼法中应用诚信原则的一系列立法活动,更是意义非凡。然而,在德国的一系列先导性立法活动的指引以及世界相关立法趋势之下,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是否应引入诚信原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民事强制执行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规范和有效指导民事强制执行活动,必须建立完善的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为了制定一部科学、完备的民事强制执行法,除了应对其立法宗旨、基本原则、执行程序等内部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外,还应对其外围的一些问题进行法学基础理论上的深入探讨,民事强制执行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即为其中的一个部分。民事强制执行法应是以宪法的立法精神为指导,法律效力在宪法之下的独立的部门法。它与民事诉讼法既有明显区别又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与刑事强制执行法、行政强制执行法共同组成了广义的强制执行法体系。  相似文献   

14.
虚假诉讼问题涉及第三人撤销之诉、执行异议之诉、再审制度等复杂问题。现有研究没有脱离微观的具体概念、制度规定,较少从更为宏观的视角进行探究。本文试图引入新的研究思路,从虚假诉讼受害人救济方式出发,用时间标准进行梳理,区分“法院是否赋予第三人参与诉讼机会”和“第三人是否实际参加诉讼”来进行类型化研究,探究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对于虚假诉讼受害人的救济缺陷,寻求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关于预决事实在后诉中的效力理论基础,主要有三种:既判力、争点效和事实证明效理论。我国应当采纳哪种理论,学术界分歧严重。《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充分反映出制定主体在上述三种理论间摇摆不定、难以抉择的心态。鉴于三种理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且无法将各种理论优点集于一身,综合权衡,我国未来立法还是应采纳争点效理论为佳。  相似文献   

16.
1991年民事诉讼法确定了民事检察制度,但由于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民事检察制度的发展十分缓慢。2007年10月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完善了审判监督程序,细化了检察机关的抗诉理由,明确了再审法院和法院裁定的再审期限。这次修改推动了民事检察制度的发展,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民事检察制度存在的弊端。本文从审判监督程序修改内容及对民事检察工作所带来的影响入手,分析现行民事检察制度的不足,并对我国民事检察制度的发展进行粗浅的法律构想。  相似文献   

17.
行政时效是行政程序法的一项基本制度,法律后果是行政时效制度的核心要素。现代行政时效的设计应当在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有所差异化。研究和科学制定行政时效制度对于今后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人起诉义务人为民事诉讼的常态,但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人对权利人提起确认诉讼的诉讼形态。在我国,民事法律关系义务人提起的确认之诉有着其特殊的含义。对于这类形态的诉讼,无论从民事诉讼法理层面还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立法层面来看,法院都应当受理。  相似文献   

19.
《洪湖水 ,浪打浪》著作权纠纷案中所反映出的一系列程序问题 ,如法律漏洞问题、诉讼标的对诉讼地位的影响、推定与自由裁量权的关系问题、处分权与法律规避问题等等 ,是中国民事诉讼法五十年历程中部分热点问题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