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春富 《云南人大》2009,(2):34-34,36
对“一府两院”的工作进行监督,是地方组织法赋予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在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同时,同样也是对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干部的履职隋况进行监督。实践证明,多年来各级人大常委会探索实践出来的审查专项工作报告、听取工作汇报、视察工作、代表评议、述职评议等监督任命干部的形式,既是履行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责,也是对任命干部实施的有效监督。楚雄州人大常委会在加强对任命干部履职情况的监督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
加强干部监督工作是干部培育和管理的重要一环。民主生活会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制度,也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笔者认为,抓好干部日常监督要从党内监督做起,从切实开好民主生活会做起。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地方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并不高,集中表现为“六多六少”。一是被动召开多、按时召开少,某些单位以日常工作繁忙为借口,往往将召开民主生活会搁置起来.上级要求时才当作任务完成,导致走过场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人大领导或者干部无论是在代表工作、检查、调研时,还是在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经常出现“监督寓于支持之中”或者“支持寓于监督之中”语句,把监督与支持划等号。笔者认为这是很不严肃的,长此以往,必然放大了支持,弱化了人大依法监督职责,容易在思想上造成混乱,不利于人大依法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4.
秦春成 《当代广西》2010,(21):37-37
中央颁布实施的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将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过程监督和效果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互相补充形成合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体系。在这个监督体系中,突出了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为责任主体,无论是事前的报告、事后的评议、离任的检查,只要发现违规失责都要进行责任追究。因此,要贯彻落实好四项监督制度,就应当在抓好“一把手”上下功夫,切实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执行意识,真正做到“主动自觉”、“全面系统”、“不折不扣”。  相似文献   

5.
从法律的规定来看,人大监督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责和规定的程序进行,应该是事后监督,不宜搞事前监督。一是事后监督有利于“一府两院”依法行使职权。人大和“一府两院”都是在宪法的框架内,分工履行各自的职责,实现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而强调人大搞事前监督,有可能使人大主导“一府两院”工作推行的措施或直接参与到其工作过程中,这就容易出现国家机关之间职责混淆、越俎代庖的情况,继而对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三员两圈一网”防线,明查暗访全天候监督干部的动向是好事。但监督他们的工作还要花不少钱。所以,“任前严格审查考核,比被任后监督不知要强多少倍。”  相似文献   

7.
杨正云 《前进》2013,(10):45-46
孝义市开展的领导干部日常监督工作进社区活动,把党风廉政的“招呼”打到家门口,坚持做到“正面教育为主、预防为主、事前监督为主”,实现了监督管理工作从机关到社区、从“八小时以内”向“八小时以外”的延伸,促进了干部健康成长,推动了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增强了社会对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相似文献   

8.
近日,榕江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确定,在行使人事任免权上,把法律监督、人事监督、干部廉政教育与人事任免工作结合起来,设立“三重门”,三层把关,凸显了人大的“刚性”监督。  相似文献   

9.
董世明 《求索》2011,(10):76-77
列宁十分重视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工作。他阐明了权力监督的主体、客体,探索了开展权力监督的途径,认为,实行政务公开是搞好权力监督的前提,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是搞好权力监督的重要条件,人民群众享有对干部的选举权和罢免权是搞好权力监督的重要保证。列宁的干部监督思想对于我们搞好当前的干部监督工作,防止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语录     
《中国人大》2014,(4):6-6
很多人在当县委书记的时候就有腐败问题,但直到升任副厅、正厅干部时才暴露出来。“下沉一级”的巡视安排,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问题,不仅可以管住省部级干部,也可以盯住地厅级“一把手”。  相似文献   

11.
刘志杰 《前进》2006,(3):46-47
近年来,中共大同市委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高度,始终把端正用人导向、匡正用人风气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加大干部监督工作力度,重点围绕干部选任工作中存在的“民意失真、考察失实、酝酿失公、决定失范、管理失严”的问题,健全制度,创新方法,制定规范,对全市干部选任工作环环紧扣、全程监督,进行了有益探索,有效地防止了下部“带病提拔”。  相似文献   

12.
董世明  张琦妍 《传承》2012,(11):9-11
加强干部监督工作是毛泽东十分重视的问题。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关于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当前加强干部监督工作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爱莲 《人大建设》2002,(11):41-42
如何做好人世后的应对工作,有赖于我们各类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特别是有赖于各级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提高和服务、敬业精神的增强。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健全和完善干部考察、评价、监督、激励的科学机制,实现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笔者仅从建立健全干部管理监督机制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做出系列重要新指示,强调要求“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公安部党委站在公安工作长远发展高度,将信息化建设与监督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制度加科技”新模式,推出了监督信息化战略部署和研发公安监督管理信息平台具体举措,着力构建一个集“执法监督、廉政管理、分析预警、查案执纪”于一体的应用系统,推动大监督格局和监督基础工作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一些地方由于机构职能配置不科学,造成了纪委、监察部门的权力过大。因此一部分人忽视了自我监督,总认为自己是“钦差大臣”、“见官高一级”。特别有一些人自我感觉良好,只乐意检查别人,而不乐意接受别人的检查,造成权力滥用,影响了纪检监察干部的整体形象。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坚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  相似文献   

16.
加强新形势下的干部监督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环节。江泽民同志强调:“党委管干部,要全面负责,把发现、培养、选拔、任用、教育、监督这几个环节都管起来,真正管好。”所谓干部监督,就是对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法履行岗位职责、在公务和社会活动中遵守党纪国法以及社会道德的情况进行综合性的监督和检查,以规范领导干部运用权力的行为,促进领导干部廉政、勤政和优政,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我国现行干部监督体系对干部…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存在着一种“通病”:只重视干部的工作实绩考察,轻视干部的平时管理监督,特别是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活动更是无人问津。而一些干部“八小时之外”的交往活动很多,活动的内容也良莠交织,这个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的重视。我们认为,在考察干部时,既要考察了解干部“八小时之内”的工作实绩,也应了解干部的“八小时之外”。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认识一个干部的全部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8.
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工作是党内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干部工作的重要环节。做好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是保护干部,防患于未然,提高党内监督整体效应的需要。要从关心爱护干部、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出发,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寓监督于干部培养、选拔、使用、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19.
秦智琛 《人大建设》2013,(12):24-25
近年,新安县人大常委会把调查研究作为提高人大干部履职能力、增强人大工作实效的重要抓手,不断增强调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使人大监督工作看得见、抓得实、接地气,有效防止人大监督“坐而论道”、“纸上谈兵”。通过开展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把人民群众的愿望、诉求转化为人大常委会的决策、建议,增强了“一府两院”改进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也使人大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审视2009年全市“四个确保”的中心工作,反思刘云耕主任对市人大常委会2008年监督工作差距和不足的剖析,深感市人大2009年监督工作关注热点非常多,增强监督实效的压力非常大。如何抓住当前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总体要求密切相关的几个“要害”工作领域,聚焦监督重点、强化监督调研,注重跟踪监督,有助于推进我们增强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