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绘画作品中的意境,是作品的灵魂。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传统形式,历来讲究景与情的有机结合。画家借景抒情,情由景生。中国山水画的意境需要画作者凝情聚感,笔墨外显,虚实结合。意境产生于画家的创造,完成丰富于欣赏者的想象,构成了绘画作品最深层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王夫之作为有着深厚诗学理论造诣的大儒,其诗学创作论存在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主要体现在情景关系的内外性问题和艺术想象的合法性问题两个方面。作为儒家诗学集大成的形态,船山诗学进一步凸显了儒家诗学天然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意境本质论     
意境具有双层结构 :情——景层、境界层 ,二者在作品中呈现出显隐的关系。其中 ,境界是意境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员的语言交际和应用能力是公安院校警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语言能力培养是一个学习、模仿加实践的综合过程。情景教学法的特色是言、行、情融为一体,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景教学法兼顾了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较贴近实战的对抗性教学训练方法,是实现"教、训、战"实战综合演练教学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也是科学利用师资的最佳途径。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特色是言、行、情融为一体,其核心是激发受训学员的参与意识。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以学员为中心,鼓励学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协作式或合作式教学方法。无论是从学员学习训练的规律特点,公安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要求,还是从提高实训教学效果的角度看,实训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都有其必要性。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增强实训的逼真性,提高学员的参与程度与学习兴趣,有效提升警察学习训练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李清照为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以辛弃疾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就作词的艺术风格及表现手法来比较分析他们的作品,包括作品的结构和用词,探讨和欣赏作品中所描绘的情与景,感悟作者的心与志.  相似文献   

7.
心理咨询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咨询技术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学校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共情、情感激励、倾听和情景设计以及团体活动和暗示等心理咨询技术的巧妙运用,将会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积累了丰富的遗产,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最具生命力的世界性理论,应该利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中国古代文论.但我们反对墨守陈规,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教条来硬套中国古代文论.本文具体从奇与真,奇与正,情与景,意象和意境几方面论证了这一观点.并主张实事求是地利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研究中国古代文论.  相似文献   

9.
90年代散文创作早已突破了"形散神不散"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人(事)--景--情"、"景-人(事)--理"的特定反应模式,而散文教学却自成一个"与世隔绝"的封闭体系,无论是选择篇目还是知识点都仍停留在20年前的格局.教学的这种滞后的状态,严重损伤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导致散文教学目的难以实现.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只有解放思想,破除对权威的迷信,才能使散文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进而使散文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0.
禁毒问题事关民族兴衰,针对毒瘾无法戒断、吸毒危害严重,笔者运用市场犯罪理论,评析了我国的禁毒措施,指出禁吸失败是毒情日趋严峻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保护性隔离吸毒人员的禁毒方法,并分析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与管理往往贯通着相同的哲理,学管理不仅要在课堂上,也应该从生活中领悟。一位普通出租车司机从自身实践中形成的时间成本意识、换位思考方式和强调主观态度的观点恰恰也是管理者所需要的,远远超出了行业领域的界线,上升到了管理哲学的高度,给各级管理者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研究家在对唐代祖述陶渊明诗作之辈的评析中,忽略了一位极不应忽略的人物。他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从祖王绩。从其创作的诗文看,王氏乃将陶渊明引为同调,并将其作为效法榜样。他不独明言“尝爱陶渊明”,更以“渊明对酒,非礼义能拘”自况,并亦步亦趋地仿效陶渊明的诸种之为。其诗作,情感之真挚,语言之质朴,与陶渊明“真率自然”之风显系一脉相承。他将陶诗的意境,生动表现于五绝的寥寥二十字之中,对田园诗发展做出了贡献。特别是用五律反映田园生活,王绩更属唐代第一人。他以自己的创作,架起了从陶渊明到王维、孟浩然间的一座桥梁,今后在评述唐代山水田园诗时,对此应予以足够注意。  相似文献   

13.
徐斌教授新著《旷古书圣——王羲之传》是一部值得注意的思想评传,它没有停留于对王羲之书法造诣和名士风度的渲染,而是直探传主思想与人生的诸多矛盾,在现实与理想、选择与承担、当下与永恒的尖锐冲突中展开一个知识分子的真实境遇,从而体现出人生之为人生、文化之为文化的深度,这是一部传记获得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人权",而"人道"的核心就是捍卫每个人的人权."人的宝贵与尊严"对于所有的人都是相同的,当一个人强调自己生命的宝贵与人格尊严的时候,他同时应当尊重他人的生命与尊严.法律追求公正与正义,它保护某个人的生命与尊严同时,对其他所有的人施以同样的保护.一个人如果为追求自己的不当利益,公然践踏法律的明文禁令、残酷剥夺他人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那他就同社会准则、道德和秩序格格不入,法律就不能再偏袒他的生命.否则,法律的天平就会失衡,法律的不公就会造成社会的混乱.人们不能在口口声声追求法律公正的同时,却以杀人犯受到法律制裁时的心理感受而决定法律的取舍!  相似文献   

15.
以其不同凡响的代表作《红楼梦评论》与《人间词话》的推出,王国维堪称中国现代美学的创始者和奠基人.这一点之所以成为可能,离不开王国维对叔本华哲学的借鉴以及随之开出的中西哲学之贯通.然而,在认识到叔本华哲学成为王氏思想的他山之石的同时,人们往往忽视了叔本华哲学自身内含的二重性,也即经验论意义上的叔本华哲学与现象学意义上的叔...  相似文献   

16.
人文精神和美学精神整合的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是一种自由与超越性结构,既通过对自身精神形象的塑造展示对自身的现实关怀,更以创造性的价值品质作为自身动态生命的构成部分和终极追求,从而使每个生命个体时时发散着生命精神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对王羲之的晚年归隐,过去从书法家的角度解读居多。其实,王羲之生前最主要的角色在于集东晋名士领袖、政坛显要和王家代表于一身。由此观之,他的退隐便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乃是数十年“出处两可”心路历程的凝结,其背后蕴含了厚重的思想文化内容,值得探寻、玩味。  相似文献   

18.
梅洛-庞蒂主体间性理论的关键性问题在于对他人的存在论阐释,而这一问题与他本人的现象学观念及其对现象学本质精神的理解有着直接的、内在的逻辑关系.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洋溢、透露着深厚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精神.基于此,他确立了主体间性理论的重要性,并对各种主体性哲学进行深刻的批判.但是,梅洛-庞蒂无论是对主体性,还是对主体间性都没有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仍然停留于一般的、原则性的结论上,这根源于他没有对人的社会实践和生活世界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西方现代审美启蒙观念的奠基人,康德和王国维关于人类情性教化的具体思路却未尝相同。在晚年康德笔下,“黏液质情性”的地位超过了“黑胆汁质”情性,其中体现出其以禁欲主义的无功利化审美方案疗治忧郁情性的动机。相比起康德的方案,王国维在相信“不可爱”的人性论现实的同时,更渴望保留“可爱”的人生理想和生命激情。出于这一动机,王国维借助叔本华的学说,提出关于“势力之欲”的生存本体论,从中发展出一套用良性嗜好取代恶性嗜好的务实的情性疗治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当代美学形态中,王星拱可算独特的一支。梁启超、蔡元培、王国维属于人文色彩比较重的一支;朱光潜、宗白华属于人文和科学结合的形态;王星拱则属于坚定的科学派。并且是这派美学的始作俑者,可惜这派美学的贡献至今学术界研究很不够。王星拱认为美学就是研究艺术的科学;美严格地限定在感性和情感范围,因此,他讲的美学是拿科学的态度研究美感。从王星拱详加讨论的这些客观性的材料(雄健、阔大、悠久、众多、流动、秩序、连轴关系)来看,他对美的看法应该属于主客体统一的观点,他既肯定这些“外在客体”作为审美材料的先决条件,又主张人的主观对材料的加工的结果——艺术=美。王星拱的美学思想太局限于经验领域,他虽然也讲美感需上升到理性层面。但他讲的“理性”是在经验范围内的。王星拱美学突出了逻辑和科学,而对精神科学的形而上有所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