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周正 《今日海南》2012,(11):24-25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迎来史上最长的黄金周。随着大批游客涌入各大景点,不少景区在刷新游客纪录的同时,也因预计不足陷入"人海车溪"甚至出现游客大量滞留的现象。在此期间,通过微博传播的"华山景区遭遇了极为严重的游客滞留"事件则成了"十一"期间大家最关注的新闻之一,并引发一场"公关危机"。游客"爆棚"引发的危机10月2日晚,有听众通过央广新闻热线反映"华山景区遭遇了极为严重的游客滞留",据称,截至当晚8点,华山景区仍有上万名游客滞留山上,想下山只能徒步走完将近8公里的路程。很多身在华山景区的游客也纷纷通过微博向社会求助,并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江苏省17个5A级景区将进行景区"舒适度指数"发布,每天发布4次,让游客参考到底去哪些景点游玩更舒适。这样做的初衷,无非是希望为游客提供信息参考,引导游客避开拥挤景区,实现合理分流,错峰游玩。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节假日出游意愿井喷、各大景区人满为患的背景下,景区"舒适度指数"只是看上去很美,却难以真正起到削峰平谷的作用。去年国庆节前,故宫博物院就曾连发预警,提醒游客错峰参观,但前往故宫的游客人数依然居高不下,长假期间日均游客接待量高达17万人次左右。有游客抱怨,三大殿所在的故宫中轴线上,游客甚至多到看不见地面。只是,抱怨归抱怨,到了下一个节假日依旧是人山人海。显然,部分景区拥挤,可以归结为游客信息不对称,客流冷热不均的结构性矛盾,但倘若所有热门景区都爆满,就折射出节假日集中爆发的游客需求与有限的热门景区承载能力失衡的根本性矛盾。而这显然不是有关部门发布所谓景区"舒适度指数"就能解决得了的。因为,即使没有相关指数,游客也能预见到热门景区的拥挤程度,但还是"明知  相似文献   

3.
王治国 《前沿》2013,(21):97-99
基于对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旅游景区游客的问卷调查,参照已有的游客满意度评价模型,本文构建了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测评模型,并游客满意度进行了测算与评价。结果表明,三个红色旅游景区的满意水平还较低,影响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主要因素是游客的感知质量和景区形象。今后,红色旅游景区应当提高服务质量,构建景区特色,以更为合理的游览安排为游客提供更加满意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4.
正3月8日上午,九寨沟迎来了震后首批游客。经过近7个月的恢复重建,因地震关闭的四川九寨沟景区部分恢复开放。8时许,首批游客正式检票进沟,九寨沟的神奇美景再次向世人展示。九寨沟景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为确保游客安全,景区内目前开放的景点实行错峰管理,游客享受"专车专导"的包车观光待遇。从进沟到出沟,游客始终乘坐同一辆观光车,景点处新增安全员,对九环沿线地质灾害隐患点,安排42名专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5,(20)
<正>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的意义在于,不仅仅是为三省区资本、技术、人才的流动创造广阔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更重要的是为中国高铁经济带的建设积累宝贵经验。"贵州72个主要景区今年1到8月份游客增长了近50%,有些著名景区游客成倍增长,其中贵阳主要景区的游客七成来自于广东。"  相似文献   

6.
“智慧景区”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贤峰  李霞 《电子政务》2012,(9):100-106
目前中国许多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城市相继提出建设"智慧旅游"的构架和思路。由于对旅游体验、旅游信息化和智慧化等方面的理解存在差异,特别是缺乏一套"智慧景区"评价标准体系,导致建设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本文从旅游信息化、智慧化角度出发,以更加注重人性化和细节化,更能反映出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普遍心理需求,突出以游客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的思路,分别从游客体验、景区管理、旅游产品3个维度提出了建设"智慧景区"的17个二级标准和41个三级标准,可较为准确地衡量和反应"智慧景区"建设的主要进度和发展水平,以期为建设"智慧旅游"的城市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罗蔚 《公民导刊》2012,(6):48-49
调整景区门票,就能解救景区业主的经营窘况?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景区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开发更多的项目,从给游客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中获得回报,也就是说,需要通过完善服务、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从游客的第二次、第三次消费中赢得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业内人士认为。  相似文献   

8.
“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春节前夕,不少游客念着关于磁器口盛况的诗句,在这座古镇观光游览。在磁器口入口处,陈昌银麻花总店前,游客排起了长队,生意恢复了往日的红火。总经理杨学武空闲时总会在景区闲逛,每次走到标注着去年最高水位线的商铺外墙处,大红色的“192.65米”字样,总能勾起他对那场洪水的回忆。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1月",美丽南方"核心区忠良村第一座旅游厕所正式向游客开放,结束了景区没有旅游公厕的历史。"在此之前,‘美丽南方’有一定的知名度,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但景区没有旅游厕所,游客‘内急’时很难找到厕所。如今半径200米左右范围就能看到一座旅游厕所,非常方便。"作为见证者、经历者的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办忠良村委主任梁维真回忆道。  相似文献   

10.
<正>重庆时报8月23日报道,在宣布即将涨价的景区中,个别景区还入选了国家旅游局2015年5月公布的"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景区调价",每当类似新闻爆出,必能引来民众争相热议,而其中几乎清一色的"涨价"、"控价"之后仍少不了涨价,让民众对景区调价政策无言以对。一方面是景区哭着喊着维护成本高,一方面是民众强烈要求将公益性还给景区。景区涨价的嘴仗打了这么多年,难道景区和游客的需求如此不可调和?  相似文献   

11.
<正>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要求2018年以来尚未出台降价措施的政府定价管理的景区全面开展门票定价成本监审或成本调查、价格评估,以"五一"、暑期、"十一"等游客集中时间段为重要节点,切实降低偏高的景区门票价格水平。这不仅是惠及游客的举措,对于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也有现实意义。旅游景区门票降价直至免费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标志。近年,国内旅游景区门票降价或免票越来越多,特别是利用公共资源、政府财政建设的  相似文献   

12.
<正>国庆长假,杭州西湖景区人山人海,许多爬吴山、游城隍阁的游客惊喜地发现:城隍阁景区售票处旁,多了一个"健康驿站",为游客提供一些免费应急药品、驱蚊水、口袋书等,还有需要付费取用的矿泉水和手绘地图。"健康驿站"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大家的纷纷点赞。可试行一段时间下来,吴山景区管理处却遗憾地发现:基本每投放10瓶矿泉水,只能收回2瓶水的钱,免费药品不到半天就全没了。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海南》2012,(11):21
三亚大东海"垃圾门"事件让人震惊,其实不只是大东海,黄金周期间媒体不断曝出很多知名景区都在饱受垃圾困扰。面对景区堆积如山的垃圾,很多人指责游客素质低下,但一棍子把所有罪过都打在游客身上,既不公平公正,也不客观。笔者认为,类似于"垃圾门"的问题,思考如何做好景区的管理、服务、监督和引导才是关键。为此,建议海南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解决此类问题。首先海南应率先建立景区预警机制。今年是首次实行高速公路免收过路费,同时恰逢中秋、国庆双节相邻,多重因素导致  相似文献   

14.
资讯     
《精神文明导刊》2008,(6):33-33
重新修订后的《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日前正式实施。 根据《规范》,今后每逢节假日、黄金周等游客相对集中、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的旅游高峰时期,各等级旅游景区都要在地域开阔、便于疏散的区域设立景区游客安全疏导缓冲区,以控制景区内的游客数量,减少、防止挤伤踩踏和治安案件的发生。另外景区必须设置明显、规范的警示标志,随时提醒游客注意。  相似文献   

15.
正象鼻山地处桂林市中心的漓江和桃花江交汇处,以其栩栩如生的形象,被视为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徽的象征,是游客到桂林必打卡的"网红"景点。"五一"小长假期间,象山景区向全国游客免费开放,"跟随总书记的脚步打卡"火爆,来到象鼻山公园的游客超过15万人次。来自河北邯郸的游客徐鸣,10多年前曾到过桂林游玩,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象鼻山后,他立即决定重游桂林。  相似文献   

16.
钟瑜 《今日海南》2014,(11):23-23
正随着节庆旅游的热度升温,各大景区也迎来了商品购物潮,景区街道两旁,那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总让人欲罢不能。但逛遍大江南北之后,不少细心的旅客发现,一样的丝巾、一样的竹雕、一样的木梳……在南北不同景区的"地方特产"中都能看到。就如网上流行的有趣段子:一名游客在陕西的某景区花30元买了一顶帽子,然后戴到江西某景区,看到同款帽子,于是跟摊主说,"我在你这买的帽子,颜色不喜欢,换顶吧。"到了福建某景区,如法炮制,又换了一顶不同颜色的帽子。外出旅游,人们习惯带些当地特产,  相似文献   

17.
去过陕西省宝鸡市吴山景区的朋友大都看到过"土匪抢亲"游戏,你可以扮作被抢的"新媳妇",也可以扮作手持驳壳枪的"土匪"。然而,宝鸡吴山景区煞费心机推出的这个旅游项目,许多游客并不买账,"这个旅游项目宣扬‘土匪文化’,分明是把耻辱当光荣,与宝鸡创建全国文明城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今年"五一"假期和端午节假期出游的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3.8%的受访者认为景区宰客现象和以前一样,32.5%的受访者认为有所好转,76.8%的受访者表示景区内商品标价虚高问题仍普遍,74.1%的受访者表示景区宰客现象会直接影响下次的出行选择。景区商家趁着旅游高峰涨价、宰客,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有人总结出游客遭遇"宰客"时的心理:"惹不起"——人生地  相似文献   

19.
正2月20日,正月初五,天清气爽,记者驱车沿着平坦宽阔的公路来到上林县大丰镇云里村,村边云里湖景区4000平方米的停车场里已停放着不少游客的车辆,景区里的水幕喷泉伴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令人心旷神怡。经营景区的上林云里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汉林告诉我们,景区有音乐喷泉、游乐场所、农业观光长廊、水上乐园,每到节假日都有外地游客前来游玩。今年仅大年初一一天,就有10  相似文献   

20.
每到"黄金周"或节假日,由于存在群众消费潜力急遽释放、门票经济依赖等因素,部分旅游景区总会出现人满为患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游客旅行体验,也会给自然环境及环境设施带来破坏。我们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监管,改变旅游者的旅游观念,让游客不再"遭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