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行政征收征用制度有缺失。本文研究、总结了行政征收征用的概念,客观分析行政征收征用与行政补偿的联系,建议完善我国行政征收征用补偿立法内容,构建我国行政征收征用补偿原则。从而实现行政执法的目的,推动法治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行政征用是一种高现实操作频度的具体行政行为,关涉不同利益主体的平衡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以及和谐稳定的发展大局。我国目前对行政征用的研究亟待深化。在立法层面上,有关行政征用的法律规范分散于各单行法律法规之中,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不明确,缺乏征用的正当程序,缺乏明确公平的补偿标准,继而诱发行政征用在实践操作中出现诸多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行政征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物权法》中规定的征收、征用是公益征收、公共征用。该公益征收、征用是具体行政行为,应由行政程序法来规范,不宜由物权法来调整。欲在私人财产权与公共利益之间求得平衡,规范公益征收、征用行为,专门的公益征收、征用立法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崔海龙 《政法学刊》2012,(4):101-104
警察优先使用权也是行政征用权的一种,可以从行政征用的角度,对应然意义上的警察优先使用权进行界定,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地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柯梅森 《政法学刊》2003,20(4):13-15
行政征用是指国家行政主体依法对非国家所有的财物进行强制征购使用以及对有关劳务进行征用的法律行为。对行政征用作不同的划分有利于行政征用的正确实施。行政征用的程序目前立法尚未完善,应坚持符合公共利益原则、减少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损害和合理、适当补偿原则。  相似文献   

6.
军事征用立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军事征用作为国防动员的一项重要内容 ,已成为国防动员资源保障的主要手段。文中从军事征用的概念入手 ,阐释军事征用立法的法理依据 ,并针对我国军事征用立法的缺失 ,提出了完善我国军事征用法律制度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我国目前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出发,从监督、法制、征地补偿等方面分析原因,并在立法、监督、"公共利益"的明确界定、土地征用中"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的例外原则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行政征用——我国土地征用制度之我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征用属于行政征用范畴。行政征用应该是指行政主体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按照严格程序要求,以强制方式取得行政相对人财产所有权或其他物权(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并给予公平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我国的行政征用制度(仅限于土地征用),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难以适应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其主要缺陷是:征用对象过于单一;没有等价补偿原则的规定;何为“公共目的”尚无统一界定;征用权的行使主体过于分散。因此,完善我国的行政征用制度,进一步规范土地征用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国防动员离不开民用资源的征用,有征用就有补偿,因而补偿法律制度建设直接关系到国防动员的效果。我国现行法律在征用补偿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文章主要从征用补偿原则立法完善、征用补偿范围立法完善和征用补偿方式立法完善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民用资源征用法律制度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梁韬 《法制与社会》2011,(3):173-174
行政征用补偿则是指行政主体的合法行政征用行为使被征用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遭受特别损害,由国家承担的补偿责任的制度。本文试通过从行政征用补偿制度的发轫入手,浅析我国目前的行政征用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1.
行政征用权与公民财产权的界限——公共利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行政征用必须限定在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的范围内。必须明确公共利益的含义 ,从受益对象数量、征用效益等几个方面来构建行政征用中衡量公共利益的标准 ,反思行政征用中的一些界线问题 ,完善我国的行政征用制度  相似文献   

12.
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行政征用补偿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雷 《法治研究》2010,(2):65-69
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行政征用补偿制度发生于突发事件的预防、监测、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过程.是突发事件应对中单位和个人财产权克减与保障的集中体现。本文着重分析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行政征用补偿制度的特征,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关于行政征用补偿制度的规定及不足,提出应当理顺行政征用与征收的关系,制定统一的行政征用(征收)法,调整征用补偿原则,明确行政征用补偿标准,完善行政征用补偿法律程序,将行政征用补偿纠纷纳入司法审查范围。  相似文献   

13.
伴随经济转型期的发展,拆迁、征地等众多行政征用补偿纠纷将公权与私权之间的博弈演绎的淋漓尽致,当公权触及私权,如何进行合理的行政征用补偿制度设计以实现公权控制和私权保护之间的价值平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阐释了行政征用补偿的理论基础,由实证引出我国现行行政征用补偿制度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了行政征用补偿的制度设想。  相似文献   

14.
一、土地征用的概念 土地征用属于行政征用,行政征用是行政主体因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公民财产使用权或劳务的强制征用并给予补偿的行为:行政征收是行政主体因公共利益需要强制无偿取得公民财产所有权的行为。关于土地征用的概念,新《土地管理法》和原《土地管理法》对此的定义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试论我国现行的行政征用制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董佩林 《法学论坛》2001,16(3):12-19
本文就我国行政征用制度的现实发展状况以理性的分析,结合"控权--平衡论"之理论思想,指出了其法律制度的缺陷和不足的根结之所在,并提出了建立、健全我国行政征用法律制度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论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界定及相关制度重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现状与问题着手,对我国土地征用制度进行了相关制度评价。同时,笔者对公共利益进行了一般解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国(地区)的立法规定,对我国目前土地征用中的公共利益进行了界定。进而,试图在这一指引下,对我国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进行相应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刘华俊 《行政与法》2010,(10):95-99
按照行为发生时所处的社会事态不同,行政征用行为可分为一般行政征用行为、限时行政征用行为和紧急行政征用行为。不同种类的行政征用行为应适用不同的行政征用程序,笔者以三种行为的不同特征为基础创造性的构建了不同种类行政征用行为所对应的行政征用程序。  相似文献   

18.
阚英 《政法论丛》2006,(1):30-34
由于我国目前整体的规范化行政补偿制度尚未建立,大量的行政补偿问题尚无法可依,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公共利益遭受到的损失得不到适当补偿,甚至完全得不到任何补偿,我国现行宪法第四次修改虽然增加了征收、征用的补偿条款,但对补偿的标准没有提及,应当说还有待于其他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否则,依然难免会存在国家机关滥用自由裁量权侵害私有财产权的现象,不利于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因此,参照国外补偿标准立法,根据我国行政补偿标准的现状来完善相应的立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我国法律理论对行政征收征用的研究比较简单和薄弱,本文从行政征收征用的含义、特点、实施内容方面进行深入的法律理论分析和总结,强调行政征收征用的实施前提是符合公众利益、贯彻补偿计算原则的两大内容。  相似文献   

20.
李集合 《政法学刊》2008,25(4):87-91
2004年我国宪法修订后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实行财产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这些规定引起了学界对公共利益的追问,财产征收征用的必须是为了公共利益目的的提法是否符合我国国情,公共利益到底是什么,公共利益如何认定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争论各方.在实践中也引起了混乱,至今未成定论。在宪法层面重新审视征收征用之公共利益目的,结合世界各国立法例,相应立法,从而合理构建我国征收征用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