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名人代言广告日益成为广告营销的重要模式,因名人代言广告的虚假性而产生的纠纷也逐渐增多。但就名人代言虚假广告中名人的法律责任问题,我国相关法律却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基于此,本文以对名人代言虚假广告进行司法规制的法理基础,实战操作为切入点,就司法机关在立法缺位的情况下规范名人代言行为的必要性、具体路径以及实践中需重点把握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名人做虚假广告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关于名人做广告的话题,近些年来一直是新闻传播界讨论的热点。名人做虚假广告已屡见不鲜,由此引发的潜在社会危害性不可低估,众多消费者因名人效应而屡屡上当受骗,司法实践中也曾出现状告名人的现象,但名人对此是否应负法律责任众说不一,该问题还未引起法学界足够的关注。文章旨在通过对名人做虚假广告的虚假性识别、承担法律责任的理论基础及对消费者的救济途径等相关法律问题的探讨,以期能引起法学界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请名人做产品广告或出任企业形象代言人之风盛行。但是,在名人代言的产品或服务广告中存在着违法、虚假内容,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名人在虚假广告中的责任。应通过建立名人代言广告的审查及禁止准入制度;明确其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推进公益诉讼等来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基于明显不实之虚假广告而购买商品,广告代言人无需承担责任;在真假难辨的虚假广告中,广告主和广告代言人均需承担责任。代言人基于信赖责任和获得利益而需要对其行为承担责任。代言人明知或者应当知道广告存在虚假内容时,其与广告主承担直接连带责任;在其不知情时只承担补充连带责任。代言人对其是否知情承担举证责任。广告主与广告代言人之间就责任承担的约定不得对抗消费者。  相似文献   

5.
关于名人代言虚假广告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也给消费者权益带来较大损害。名人代言虚假广告,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和信用制度的缺失以及监管部门执法不力有密切关系。应严格规定名人在虚假广告中的法律责任,在加大执法部门的打击力度和建立信用环境的基础上规范广告市场,杜绝虚假广告,维护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6.
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现象在当今社会屡见不鲜,而我国现行法律对于虚假广告给消费者造成损害后果是否应当追究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代言人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名人利用消费者对其的信赖,向其传达虚假、夸大的产品或服务信息,误导并侵害消费者的利益,违背了民法的诚信原则,其行为构成侵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对名人侵权责任的认定,采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为宜.代言人在广告中的虚假宣传是和其他行为主体勾结而共同实施的行为,应同其他行为主体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7.
名人广告优劣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人广告是一种有效的广告诉求策略:可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可信度,喜爱度,传播企业形象。但目前国内名人广告也存在许多问题:名人与产品、品牌缺乏内在关联性;名人广告缺乏创意;名人广告有虚假违法广告。名人广告在创意水准上尚需提升。  相似文献   

8.
虚假广告屡禁不止,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被查处的虚假广告案件中,广告发布者承担责任的情形却很少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们对于广告事前审查的注意义务;另外在明星代言的虚假广告中,明星们很少去承担法律责任。这些权利和义务不一致的状况是不符合法律要求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名人效应对产品进行宣传,已成为厂家广开销路的首选策略。而名人也从中获得丰厚的回馈,广大消费者亦可省去麻烦,这本是一个良性循环系统。然而,由于诸多原因致使名人代言虚假广告日益猖獗,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对个人及社会都造成了极大危害。文章在学界尚未取得一致观.最、立法尚未取得完善规定的情形下,初步讨论名人的法律责任问题,以期为使名人承担法律责任而寻找根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名人代言商品或服务虚假广告引起社会相当的关注.名人代言广告属于证言式广告的一种特殊形式.然而,名人是否应当对其不实荐证信息承担法律责任,社会各界却存在重大争议.本文从克服消费信息不对称,践行诚实信用原则为基本法理依据,提出我国迫切需要借鉴美国丰富的立法及执法经验,完善现行法律,确立名人在不实证言广告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1.
传统形式的虚假广告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当前层出不穷的网络虚假广告更是严重阻碍和制约了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地发展。网络虚假广告犯罪具有情报信息不易收集、管辖权难以确定、犯罪认定标准不明确、电子证据不易收集和保全等特点,使得针对此类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受到极大的挑战。目前,我国尚无专门针对网络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定。所以,研究网络虚假广告犯罪并寻求此类犯罪案件的侦查对策显得颇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虚假广告违法犯罪频发,社会危害极大,严重侵犯了国家对广告的管理制度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现行刑法对虚假广告犯罪的规制存在诸多缺陷,应从虚假广告罪的客观方面、主体、法定刑三个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广告业的发展参差不齐,虚假广告尤为明显,由虚假广告致害的个体逐渐增多。此类问题的解决需要首先从虚假广告致害与侵权行为致害的不同入手分析,再分析虚假广告的严重性,然后提出虚假广告所侵犯的是消费者的信赖利益及信赖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虚假广告的泛滥严重侵害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经营者的正当竞争。我国相关法律对虚假广告的监管作用还未完全发挥出来,文章就虚假广告的界定及其屡禁不止的原因粗作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进入激烈竞争的发展阶段,整版篇幅的旅游公司或旅行社广告随处可见,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公众选择旅游产品及服务.与此同时,市场上旅游广告良莠不齐,尤其是大量虚假广告的出现,造成了旅游业的市场混乱,也给部分旅游消费者带来不小的损失.建议国家根据《广告法》、《广告管理条例》和《广告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的相关规定,修改完善广告法律法规,明确旅游广告的各种规范,突出诚实信用原则的重要地位,引导旅游企业加强自律,创新对虚假旅游广告的监管手段,构建规范的违法广告公众举报制度和赔偿制度,建立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6.
虚假广告罪和诈骗罪在行为方式上都有欺骗行为,只是欺骗的程度不同。当虚假广告罪中的欺骗或者说是宣传的虚假程度达到诈骗罪的欺诈程度时,便产生了虚假广告罪和诈骗罪的想象竞合。在这种情形下应当遵循想象竞合犯的处理原则,从一重罪处罚,认定为诈骗罪。  相似文献   

17.
对虚假广告的界定是认定虚假广告罪的关键.现实生活中的虚假广告多从静态意义理解,刑法中的虚假广告则侧重指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要求必须具备主客观两方面要件.根据行为人的目的和广告内容不同,具体分为三类,但并非一律以虚假广告罪定性处理.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警察机关“四难”现象的公共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难”现象即指“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警察机关“四难”现象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不能简单归因于警察素质偏低。“四难”现象有助于警察获得权力寻租,有利于警察减轻工作负担,是警察体力透支与心理压力的外在反映,是行政机关和垄断行业的通病,而向上负责,无需向下负责的体制也促使“四难”现象的产生。对此,“四难”产生的公共管理根源可概括为:警察严重短缺是人力原因,警察服务训练匮乏与服务内容宽泛的矛盾是技术原因,公众对警察服务的需求无限性与警察资源的供给有限性是资源原因,服务型公安行政模式的未建立是制度原因,缺乏市场竞争是动力原因。所以,必须运用公共管理的手段来解决“四难”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