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贾新民 《今日浙江》2008,(12):55-55
21世纪被称为“创业的时代”,我们不仅需要“草根创业”,更需要以高新技术和知识资源为支撑的“精英创业”。近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许多经济社会主要指标都位居全国前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战略中,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大批创业创新人才,更需要高校引领和支撑创业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2.
陈龙 《浙江人事》2008,(6):24-25
自古以来,“开放融会”便是浙江精神的重要一环,历史上大批北人南迁,名士至浙,极大地改变了浙江的社会和文化结构。在更讲究“开放”的当今时代,外来人才的作用日益重要,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各级人事部门纷纷举办各种形式的外出人才招聘会,积极引进各类急需人才,极大地促进了我省的创业创新活动。办好一场外出招聘,需要综合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其中,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目的地是活动成功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哲学观,是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理念,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理念。公安高校担负着为公安机关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公安人才的重任。为此,公安高校学生警务化管理工作更应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管理工作中注重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等完善原有的警务化管理的体制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更加全面发展的公安人才,以服务于公安实践。  相似文献   

4.
《政策瞭望》2013,(6):4-9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是我省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抉择,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科教人才强省和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生态浙江的有力支撑,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  相似文献   

5.
浙江绍兴经济繁荣,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发展尤其快。更重要的是,近几年来绍兴企业普遍重视科技创新,许多企业依靠高新技术赢得了高速的发展,使企业从一个个小作坊一跃而成为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化大企业。因此,这里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需要和吸引的已不仅仅是普通的“打工仔”、“打工妹”,而是高层次的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管理型的人才。今年的“绍兴黄酒节”上,人才招聘成了重头戏。在这次招聘会上设置摊位招聘人才的132家单位中,70%是私营企业或乡镇企业;短短几天内有3500多人来应聘,与招聘单位达成了聘用意向的有1097…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政法类高校抬录体制改革大潮前,公安高校如何为公安机关培养出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公安人才是公安高校面临的新问题。在这个时期公安高校多年使用的“学年制”已经无法满足改革的需要,实行“学年学分制”不仅教育内容更宽泛,而且人才培养也更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一、后发地区崛起的实质是“后发赶超” 浙江的人才工作在全中国是靠前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浙江人才的效益,在全国是极为靠前的,这说明浙江的人才工作做得好,浙江人才的效益在全国做的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研究,今后我们的路该怎么走、做什么和怎么做。  相似文献   

8.
温塬  哲仁 《今日浙江》2021,(5):38-39
新入选“万人计划”“四个一批”等国家级人才工程169人次,增长15.8%;新引进海外人才2.7万人,增长12.5%;新增高技能人才23.6万人,增长6.3%……2020年以来,浙江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聚天下英才共建浙江发展的局面加快形成.  相似文献   

9.
国发[2012]2号文件指出:“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要实现“后发赶超”,创造“贵州速度”,仅仅依靠自身的艰苦奋斗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高校充分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更加全面、深入地参与。贵州高校教育资源较为丰富,有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40多所高等院校。这些高校不仪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地,而且还是高层次人才汇聚之地,人才资源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杜旭平  周剑挥  汪长江 《浙江人事》2008,(1):F0004-F0004
为深入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我省借助上海、北京两个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平台,于去年12月上句相继举办了“2007年浙江——北京高层次人才招聘会”和“2007年浙江——上海高层次人才洽谈会”。  相似文献   

11.
闯关     
王京军 《今日浙江》2011,(19):31-32
“十一五”时期,浙江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用创新的举措应对危机挑战.为浙江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注入新生机和新活力。  相似文献   

12.
<正>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浙江考察,赋予浙江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新定位新使命。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贯彻落实“4+1”的重要要求,深入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浙江倾情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关键在人、关键在队伍。人的问题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人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处于核心主体地位。浙江迫切需要进一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全面打造勇创新敢争先、  相似文献   

13.
民营经济是浙江发展的一张“金名片”。浙江要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水平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必须按照“重要窗口”的新定位,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更好发挥民营企业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扩大开放等方面的作用,把这张“金名片”擦得更亮。  相似文献   

14.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既要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战略引领作用,又要发挥领军人才集聚创新要素的“智高点”和“点石成金”的作用,这就需要构建良好的集聚环境、互通共享平台、持续发展的氛围和政府治理生态. 加快创新平台及其运行机制的构建.深入研究探索适应浙江创新发展特点和人才成长与集聚规律的人才创新创业模式.  相似文献   

15.
关乎未来的蓝图,又将再添厚重一笔——“十二五”,惠及全省5000万人民的小康社会将全面建成。这是浙江向更好生活发出的盛情邀约!这是浙江向富民强省迈出的坚实步伐!“十二五”。浙江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省、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十二五”。浙江将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十二五”,浙江将实现产业升级、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创业创新环境和保障改善民生“五个新突破”;“十二五”,浙江将科学发展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6.
杜旭平  周剑挥  汪长江 《浙江人事》2009,(1):F0002-F0002
为深入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充分发挥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2008年11月22日和12月6日,我省分别举办了2008浙江——北京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和2008浙江——上海高层次人才洽谈会。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互联网逐步成为人们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开展高效率工作的重要渠道。我国高等学校纷纷建起了校园网,实现了与全国教育科研网和全球互联网的连接,为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同时也对高校统战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创更开放、更生动、更有实效的高校统战工作新局面。一、网络条件下高校统战工作开创新局面的目标1.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创新高校统战工作。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5·31”讲话精神,是当前高校统战工作主要任务。我们要在讲话精神的鼓舞下,自觉而坚定地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是我省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抉择,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科教人才强省和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生态浙江的有力支撑,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戴锡生 《群众》2011,(12):59-60
温家宝总理近期撰文指出,“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需要大批优秀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和专业人才,需要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科技素养的劳动者,更需要具备较强科技领导力的各地各级党政干部。  相似文献   

20.
奚荣华 《群众》2020,(3):46-47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聚了一批人才“富矿”,是创新资源集聚地。地方要打造产业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必须强化与高校院所的合作,扩大人才“朋友圈”,集聚高端“智囊团”,用好“最强大脑”,实现借力发展、互惠共赢。近年来,海安市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作为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企业转型的“关键一招”,通过组织推动、载体带动、政策撬动、创新驱动,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产学研用对接,全市1100多家规模企业与12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一大批创新创业成果、项目、人才在海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海安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