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精神卫生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全部精神卫生法之中,体现精神卫生立法的基本精神和根本价值,用以指导精神卫生法的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法律准则。调整的对象的特殊性和所处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决定了基本原则之于我国精神卫生法的特殊意义。精神卫生法基本原则的确定不仅要有法律依据,更应该建立在反映该法根本价值和基本矛盾的理论基础之上;不仅要正视精神卫生工作进展滞后形势堪忧的严峻现实,回应社会实践对精神卫生法的强烈需求,还应尊重精神卫生防治规律,顺应世界精神卫生立法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2.
卫生法的作用和价值是卫生法的基本问题。卫生法的建设要求卫生法既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又应当具有理性的价值目标。要实现卫生法治,首先要科学地认识卫生法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当前卫生法体系研究的进路多从体系内容建构的角度出发,论述卫生法体系中所包括的基本内容,但由于卫生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与调整方式的多样性,对卫生法的内涵与外延未有一致的认识,因而妨碍了卫生法的理论研究和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研究卫生法理论体系的建构,应当首先缕清其前提。大量的卫生立法与卫生法制活动为研究卫生法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卫生法理论体系建构的基础;卫生法学的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发展为推动卫生法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强大的助力,是卫生法理论体系建构的支撑;卫生法作为对社会变迁的回应装置,具有社会生长的属性,以对健康权的关切为核心的人文关怀作为卫生法的精神内核,也是构建卫生法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作为卫生法理论体系建构前提应该围绕着健康权核心来定义卫生法。  相似文献   

4.
《司法业务文选》2012,(37):2+51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共七章八十五条,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和管理机制、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的康复、精神卫生工作的保障措施、维护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等作了规定。解读一:解决当前精神卫生突出问题纵观精神卫生法,其在立法思路上主要体现了五点:一是立足现实,解决当前精神卫生工作的突出问题;二是  相似文献   

5.
陈绍辉 《证据科学》2005,12(2):114-118
卫生法是否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是卫生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对划分法律部门的目的、意义和标准重新构思的基础.认为卫生法在职能、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上都不足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尽管作为独立的卫生法法律部门难以成立,但完全可以形成一个以卫生法律规范和卫生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独立、综合的卫生法学学科。  相似文献   

6.
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法》已经被提上了立法日程,但立法过程中还有诸多理论问题亟待解决.相比于《基本医疗卫生法》等法名,《基本卫生法》或《卫生法》是更为科学而规范的名称.《基本医疗卫生法》的立法定位是承担着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功能的一部卫生基本法.作为我国卫生领域的基本法,《基本医疗卫生法》应当规定医疗保健基本制度、药品管理基本制度、公共卫生保障制度、卫生科技与卫生教育促进及规范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卫生法美国没有卫生法典,52个州都有不同形式的卫生法律,还有在这些法律之上的联邦法律,州和联邦的法律有时是相互替代或重叠的。卫生法包括:(1)适用于卫生保健的总的原则和规则的法律;(2)与公众和社会卫生有关的专门法律;(3)关于医疗保健机构的调整、医疗服务提供、筹措资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卫生事业特点的卫生法律体系,为实现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而努力,根据全国人大代表的提案建议,卫生部已经将《卫生法》的起草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于2000年4月9日至10日在杭州市召开了《卫生法》立法研讨会,《卫生法》起草工作正式  相似文献   

9.
卫生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它是建立在医学科学基础之上的专门调整医疗卫生活动领域内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并以保障公民的健康权为根本宗旨,其基本形态和原则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卫生法有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的特点和调节手段。卫生法律意识是卫生法制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实现是卫生法制建设最关键的基础环节,作为法律意识的一种,它不仅具有一般法律意识的共同属性,还具有自己的特殊属性。卫生法律意识问题是卫生法学基础理论的重要问题,也是卫生法制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新的课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卫生法律意识,认识卫生法律意识的形成机制及其在卫生法制建设中的作用,对于优化卫生法制实现环境,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卫生法的重要性.卫生法是一门独立的部门法,具有调整对象的特定性、法律规范的重要性和法律体系的综合性及体系性.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为基本法的卫生法律制度.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为推动卫生法学科建设,建议所有...  相似文献   

11.
李彦 《中国卫生法制》2020,(3):75-77,110
目的:为更好地推进卫生健康行政执法法治化建设,探索"良法善治"思想指引下的全新卫生健康行政处罚思维模式,以适应新时代依法治国精神的需要。方法:通过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提出的"良法善治"治国理念进行研究,结合卫生健康执法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探索建立该思想指导下的卫生健康行政处罚思维模式。结论:提出以行政法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基础,在法律规定范畴内,结合行政管理实际,多角度权衡,对拟做出的处罚决定进行价值预判的多元卫生健康行政处罚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论基本医疗卫生法的立法定位及其主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医疗就是要让国民小病看得起、医保广覆盖、医疗服务质量有保障的满足患者基本医疗需求的医疗模式。基本医疗卫生法就是围绕这一核心予以规制和保障的法律。基本医疗卫生法是公民健康保障的基本法律,是跨领域跨专业的综合性法律,是各具体职能部门共同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法律。基本医疗卫生法的立法基本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平衡各方利益的原则、厘清争议问题的原则。基本医疗卫生法立法的核心内容包括:基本医疗卫生法的基本原则、政府的基本医疗保障责任、医疗保险付费为主的多渠道医疗费用筹措机制、基层医疗机构担负国民健康守门员的职责、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对民法本位的新审思——从民法基本原则及价值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基本原则含效力贯穿于民法始终的根本准则及具有一定宣示价值的特别规则。公平原则是民法基本原则中的核心原则。近、现代民法价值取向的特征分别是安定性和妥当性,它们的主要价值取向都是公平和秩序。民法本位是民法的根本指归。近、现民法本位未变,即都是权利本位、个人本位。个人本位比权利本住更为本原,称其为民为本位,则更确切。可在广义社会法下的经济法等和其它行政法中确定社会本位乃至国家本位。民法本位是民法的出发点,民法价值是民法的归结点,均蕴含并体现在民法基本原则中。  相似文献   

14.
刘长兴 《法学论坛》2021,36(2):36-4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法治建设明确了生态化方向,习近平法治思想是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的基本指引,从中总结生态文明法治的基本原则,可以将生态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的要求与法律制度联结起来。生态文明法治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反映生态文明法治理念,另一方面为生态文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提供明确的指引。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并参考学理上总结的环境法基本原则,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法治的环境公平、绿色发展、风险防范和公众参与原则。环境公平建立在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人与人关系协调的保障;绿色发展和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最基本的两项要求,分别从发展的限定和风险的防范两个角度为人的行为提供指引;公众参与是彰显人之主体性的基本方式,可以从形式和实质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以法治理性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审视和优化警察执法环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自由秩序原则和民主法治精神构建警察执法和谐的关键所在。以自由秩序原则和民主法治精神构建警察执法和谐是法治理性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是警察执法和谐的真谛;体现法治理性的宽容精神是警察执法和谐的需要。警察执法和谐呼唤体现法治理性的积极守法精神。培养积极守法精神对于促进公民理性守法,警察理性执法,实现警察执法效益的最大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行政法基本原则应当体现行政法治的时代精神。现代民主政治对政府行政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行政公开。行政公开理应成为现代开放型政府的法律理念。行政公开原则应该视为现代行政法的要旨,即行政公开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环境法基本原则对环境法体系建设和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环境法基本原则是学者在参考和借鉴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保护立法归纳概括得出的.由于没有较高位阶的立法规定,现行环境法基本原则存在表述不一致、内容不确定、无法充分体现环境法价值理念等缺陷.纵观外国环境基本法大都有环境法基本原则的专门规定.在全球环境法形成的大趋势下,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也呈现出明显的趋同性;而不同的法律文化和环境法治背景又使得各国环境法基本原则立法技术极具个性化.目前,具有我国环境基本法地位的《环境保护法》正面临修改,利用这一契机,在学习和借鉴外国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立法明确我国环境法基本原则是环境基本法修改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There is controversy in Canada about the use of assessments by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to assist in the resolution of postseparation disputes between parents about their children. Although the principles developed by the Supreme Court of Canada to govern the admission of expert evidence in criminal law cases provides guidance for judges in family law cases, in deciding whether to order an assessment or admit expert evidence, family law judges must also take account of the child-related context.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can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that would otherwise be unavailable when making prospective decisions about children. Court-appointed assessors also have a significant institutional role in the family law cases that has no equivalent in the criminal law context. Assessors are important not only for the relatively rare cases that go to trial, but they also play a central role in helping to resolve the much larger number of cases that are settled.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基本法的制定意义重大.知识产权基本法,是指统一调整和规范知识财产的支配关系的法律规范.知识产权基本法为形式意义上的知识产权法,是各知识产权单行法的母法,性质为私法.我国知识产权基本法的立法应采取三步走的步骤:第一步是制定知识产权基本法,第二步是在民法典中制定知识产权法编,第三步是制定知识产权法典.  相似文献   

20.
和合思想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其包括了和爱、和立、和处、和达以及和生五项基本原理.这些原理都对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爱原理要求以人本主义为出发点构建刑事诉讼基本框架;和立原理要求确立和巩固刑事诉讼中各个参与者的主体性地位,创造条件保障其诉讼功能的发挥;和处原理要求平等地关注和保障不同诉讼主体的权利,形成权利互动的良性循环体系;和达原理要求刑事诉讼目的的协调:和生原理要求作为一种社会冲突表现形式,刑事诉讼法需要建立更加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