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已见端倪,科学技术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今天,认真学习和运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学说的全新的论述。这个论述是对生产力诸要素进行分析对比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它向我们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以成为第一生产力。在当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状况下,生产力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即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而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这是对科学技术的科学估价,更是对发现发明科学技术的人和科学技术主体的知识分子的高度肯定。对科学技术和人的因素在生产力中的作用,进一步的细化量化,这是一个重大突…  相似文献   

3.
“第一生产力”马力不足———一个不争的事实科技投入偏少。早在10多年前,“教育是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路”的观点就已经被提出来了,但时至今日,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仍然面临着投入偏少的现实。有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87%的科研机构科研经费不...  相似文献   

4.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美籍经济学家熊彼得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并将这种组合引入生产系统。这种创新活动一般包括“创造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新的材料或供应源”和“实现一种新的组织形态”。在这里,熊彼得把发明和创新作了严格的区别。创新就是发明的第一次商品化,在发明未转化为创新之前,发明只是一个新观念、新设想,与经济上是不相干的。技术发明不经过创新就不可能对产业系统产生影响。一项科研成果只有经过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探析王启和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与邓小平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这一过程表现出邓小平同志对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的认识,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紧密联系,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6.
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从那以后,全国上下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的涵义,其科学性、真理性逐步取得了共识。然而,如果人们的认识停留在仅仅懂得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上不够。而必须研究怎样才能使科学转化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笔者认为: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科技意识,实现观念的转变,强化科技供体的再生产机能,增强科技受体的接受机能和建立有效的转换机制是实现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和条件。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不仅是邓小平新技术革命时代的最本质的概括,成为邓小平同志科技思想的精髓,更为重要的是在理论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突破,它的突破为理论界的研究注入了新鲜活力。那么如何正确地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呢?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9日,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决定性的时刻到了,500多项发明成果将在这一天决出雌雄。国际发明展览会主席郑重地开始宣布本届发明展览会的金奖名单。当“包起帆,中国”第一次在会场响起时,全场便已掌声雷动。然而,令所有与会者料想不到的是:“包起帆,中国”这一声音在颁奖仪式上竟然重复了4次!世界各地发明家的目光由羡慕变成了惊异,最后露出了敬佩,伴随着一次比一次热烈的掌声,伴随着现场“中国、中国”的欢呼,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一再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并强调:“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那么,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与劳动者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以及教育问题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深刻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绍兴聚焦打造“青年人才创业最温暖城市”品牌,为青年人才定制成长“专属套餐”,助力青年才俊在“名士之乡”绍兴挑大梁、当主角。全市累计集聚国家级领军人才470余人,省级以上领军人才970余人,近三年年均新增青年大学生近10万人,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数居全国第27位。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明确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于人们解放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988年邓小平同志又强调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无疑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一、深人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抓住两个要点为了在实践中切实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需要从理论上深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论断。这里,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明确它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事…  相似文献   

12.
科技兴市———其实质是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以达到振兴城市经济的目的。那么,如何才能使科技兴市的工作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呢?一、解放和发展“第一生产力” ,是实施科技兴市的首要前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揭示了科技进步对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在实施科技兴市的战略中,各级领导必须提高科技意识,在各项重大决策中自觉地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地位,增强历史的责任感与时代的紧…  相似文献   

13.
去年四月小平同志发表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题词,这是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的延伸和具体化。只有实现了产业化的高科技,才是现实的第一生产力,才能成为巨大的社会物质财富。然而,高科技走向产业化需要一系列中介环节,要保证每一个环节畅道就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内外环境,环境的优劣影响到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速度、规模以及性质,因此必须优化环境。  相似文献   

14.
科学泛指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一般社会知识,是精神产品成果,是一种社会劳动和社会职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作用。在知识形态上,科学是一般生产力,是间接的、潜在生产力,只有当人们把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和科学管理知识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于生产力的各要素,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的技能变革和进步时,科学技术才能由  相似文献   

15.
“科技周”上的一个家庭展位 第四届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上设立个人科技发明展位,这还是第一次。展位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有一个展位前人挤人,热闹的不得了——这是吕克健一家的展位,他们共带去了3项发明:居室热带雨林植物墙、多功能饮水机和“数字老板”的软件。  相似文献   

16.
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教育理论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发展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指针。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形成源于邓小平对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思想基础;“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思想精髓;培养“四有”新人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落脚点。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思想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思想基础。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975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把整个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将突出地显现出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取决于科技实力的竞争,而科技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人才的竞争。北京作为首都,确立了2010年前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世界一流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加速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最近,北京市科协对北京市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工作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理论上认识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是否可以从三个角度去思考和理解。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这一理论建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是提到:“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过去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他在《资本  相似文献   

19.
5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京台科技论坛上,由台湾发明家刘镇宇先生率领的高雄市发明人参观访问团一行33人成为引人注目的亮点。78岁高龄的刘先生被台湾同仁誉为“台湾发明界的推手”。刘先生说,这次组织近30位台湾发明家参加“京台科技论坛”,就是来寻找商机,将发明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这些来自台湾的发明家同与会的两岸人士交流、演示自己  相似文献   

20.
当效良材承大厦———湖南省副省长潘贵玉访谈录肖祁山她是湖南省第一位女性副省长,分管着“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天下第一难事”———计划生育等项工作。最近,在她那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我们请她谈了自己从政15年来的情况和体会。时代棋盘上的一颗“卒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