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预防和治理腐败必须在综合治理上下功夫,从源头上预防。其有效途径主要是:一、领导廉洁是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关键。领导干部所处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领导干部带头廉洁自律是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关键。因此,要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更好地发挥其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表率作用。领导干部必须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现实意义,身体力行,严格自律,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到严治家,慎交友,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诱,不为人情所扰,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都能经得住考验。领导干部必须严格…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不仅是党性、作风、道德的反映,又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现,进行小康社会建设的保证。在新形势下如何“筑牢拒腐防变堤防”,永葆思想上的纯洁性、原则性、坚定性,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本文以为,领导干部应该做到十慎,即慎初、慎微、慎言、慎软、慎馋、慎瞬、慎护、慎欲、慎独、慎终。  相似文献   

3.
正慎,即"慎独"。"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更是一种极高的道德境界。慎独就是"不自欺"(陆九渊)、"处世当无愧于心"(袁采)、"暗室不欺"(康熙)。这里从"六慎",即慎权、慎欲、慎交、慎微、慎嗜好、慎言行的角度,谈谈民主党派干部道德治理。慎权。关键是端正权力观。民主党派干部应牢  相似文献   

4.
"慎刑"观在中国法律史上源远流长,体现了传统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是古代先民博大精深人文情怀在法律生活中的一个生动体现。"慎刑"观与现代社会的政治文明在精神诉求上具有暗合性的一面。梳理、挖掘古代法律中的"慎刑"观对当代法治社会、政治文明社会具有重要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重德行是中国吏治文化的精髓。我国自古以来就极为重视官吏的道德修养,这方面的古训浩如烟海,构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吏治文化。传统的道德修养,在道德自律上的结晶,主要在于"慎微"、"慎独"、"慎染"、"慎始"、"慎终",我们总称其为"五慎"。"五慎"对于提高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增强领导干部道德自律,至今仍不乏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化,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滋生了"官不聊生"与"为官不易"的负面思想,出现了"为官不为"的问题。"为官不为"问题在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中渐渐扩散,这种危险思想的蔓延将会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危害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已成为全党、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要治理"为官不为"问题,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用先进的政党精神重塑和武装中国共产党,保持党的先进性;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由外而内""眼睛向内"四个向度重构动力机制;着力加强党的执行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自己·别人     
<正>人,可分为我、你、他,我就是"自己",你、他就是"别人"。自己与别人应该是怎样定位、怎样相处呢?自己是自己:首先要管住自己、管好自己;要学会豁达、宽容和忍耐;要维护自己的形象,维护自己正当的权益;要善于区分大处与小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有主见,善于克服习惯势力,别听信那么多闲言碎语;要奋发图强、报效社会,立  相似文献   

8.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每一位领导干部,能否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关键在于能否做到廉洁自律。  相似文献   

9.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要想有效地遏制治理腐败,关键要建立起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具体从"防"和"治"上下功夫,"防"是从源头上、制度上让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宗旨意识,实现不想腐;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逐步形成不能腐的制度体系,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治"是从惩处上让领导干部不敢腐,就是要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加强对腐败分子的惩处力度,谁要敢顶风违纪,谁就要付出代价。只有三管齐下,才能让领导干部真正做到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  相似文献   

10.
慎刑是我国古代社会世轻世重刑事政策的重要内容,它的推行受了多重政治思想的影响。正是由于秦朝法家重刑主义思想的惨败、西汉初期黄老道家思想的推行、汉代以后儒家政治思想的一以贯之,统治者在刑罚的适用中才秉承了慎刑思想,进而建立起了容隐、怜老恤幼、死刑审核等慎刑制度。  相似文献   

11.
刘颖 《海南人大》2006,(10):34-37
面对权势的压力,面对金钱的诱惑,面对犯罪分子的恐吓,面对弱势群体的诉求,他凭着对检察事业的满腔热情与赤胆忠诚,不为名所动,不为利所诱,不为情所困,一丝不苟追求公平正义,全力以赴捍卫法律尊严,生动诠释了人民检察官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2.
<正>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黄冈市国土资源局党组、纪检组不断构建和完善"三个机制",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努力形成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得到市纪委的充分肯定,受到了省国土资源厅的通报表扬。一,抓教育,筑牢思想之"堤",着力构建"不想腐"的自律机制,增强拒腐定力建立理想信念教育自律机制,坚定理想信念,拧紧防变  相似文献   

13.
人是所有资源中最具活力的因素。要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就要夯实基层党建的人才基础,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活力、定力和能力。为此,要认真探索新形势下教育、管理、服务党员的规律,形成与时俱进的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增强党员干部队伍活力。要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增强政治定力和担当意识,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要以建设高素质的带头人队伍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层优秀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领导干部提出了增强政治定力的政治要求,以防止领导干部的政治人格在利益和矛盾面前的异化现象。从政治心理过程而言,政治定力需要经过情感认同、信仰导向、制度自律三个心理阶段,才能生成和内化为领导干部的政治人格。政治定力作为领导干部的心理动机,影响着政治行为和政策范式,因而必然要在领导干部的政治实践中将其转化为战略定力。新时期领导干部要按照党的要求,通过学习理论筑牢政治定力,通过群众路线检验政治定力,通过建设实践锤炼政治定力,自觉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问题,强调保持政治定力,才能经受住各种政治风险和政治考验,才能做到信念不动摇、思想不松懈、斗志不衰退、作风不涣散,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军队党员干部作为建军治军的中坚力量,是强军兴军征程上的"领跑者""赶考者",培养和增强政治定力成为面临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6.
深入学习"三严三实",努力践行"三严三实",做知行合一、实干兴院的社院人、学报人,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精神,以习近平同志当年讲话精神与题词为指导,办好社会主义学院这所高等政治学院。具体到学报工作上,要把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放在首位,坚定"三个自信",增强政治定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注重理论创新,坚持正面宣传,培育深厚的学术内涵。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习近平指出,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全党同志和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我们党严肃查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严重违纪问题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向全党全社会表明,我们所说的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是一句空话.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相似文献   

18.
在行政行为诸效力中,学界对公定力的争议最大。不但对公定力应否存在具有重大分歧,甚至在有限公定力说的阵营内部也存在诸多争论。沈岿教授曾撰文指出了使公定力理论走出困境所必须解决的六大问题,除了最后两个涉及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问题外,前四个问题可一一作出回应,以拨开长久以来笼罩在公定力之上的浓雾,帮助公定力走出所面临的困境,进而推动行政行为效力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南昌市城区派出所工作座谈会围绕着"当前派出所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建议"这个会议主题,认为当前派出所工作主要面临着经费困难、警力缺乏、派出所防范工作受到冲击削弱、有些社会服务和承诺难以做到、社会治安还没有真正综合治理等问题和困难.对此,所长们做出如下建议:各级领导要重视社区警务;应保证足够的警力用于社区警务,并发挥群众力量;应协调好派出所与刑侦中队的关系;要关爱民警.  相似文献   

20.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是中共中央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败模式的突破性创新。本文基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从激励和约束的动态平衡视角展开讨论,建议在继续完善"三不腐"机制的同时,着力构建"不必腐"的激励保障机制。在剖析当前公职人员四个现实困惑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不必腐"机制的五条具体路径:强化薪酬激励,保障公职人员合理的工资福利收入;强化工作激励,增强公职人员自信心和成就感;强化职业发展激励,让公职人员对职业前景充满希望;强化考核奖惩激励,让公职人员"不待扬鞭自奋蹄";突出差异化激励,让不同类型的公职人员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