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资讯     
《中国减灾》2007,(3):58-61
青海省重大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协调会召开1月30日,青海省重大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协调会在省公安消防总队召开,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公安厅和省重大灾害应急救援总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2006年度全省重大灾害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研究部署2007年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人民安危关乎社会稳定,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证人民正常生活和各项生产活动正常进行,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应急管理局把党建共同体统筹协调作用和辐射效应拧成应急救援保障工作"一股绳",推进党务、业务、服务"三务融合",激发共同体党组织在应急救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织密应急救援保障"一张网"。本着"早部署、早行动、早储备"的原则,切实落实四项措施,全面开展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工作。  相似文献   

3.
陈力 《中国减灾》2021,(2):44-49
消防机构改革转制后,国家组建了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救援队伍除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之外,还承担着有效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是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面对从常规单一"灭火救援"向"综合性应急救援"转型升级的要求,消防救援队伍还存在诸多不足,与承担的繁重任务不相适应,本文主要从影响制约城区消防救援力量到场时...  相似文献   

4.
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大举措。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在抗击历次地震灾害中有效减轻了损失。但也存在监测预报水平较低、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抗震能力不足、应急救援体系尚不健全、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为有效应对重特大火灾事故,规范全省特别重大、重大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应急处置体系和工作机制,提高各部门协同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事故损失,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省消防救援总队会同有关单位,修订了《吉林省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2023年3月22日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吉林省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现解读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直升机在医疗救援、公共突发事件、重大灾情救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价值,对开展城市应急救援,提升北京国际大都市的影响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现代化的医疗和社会救援体系是群众最关心、距离群众最近、群众感受最直接的民生问题之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现代化的医疗救援体系。直升机应急救援是新时代城市应急救援的重要工具。具有高效快捷、机动性强、救援效果好等诸多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7—9月,巴基斯坦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巴基斯坦政府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并请求国际社会援助。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利用多颗中国卫星持续开展了重大灾害遥感应急监测服务,对洪涝灾害的范围与影响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成为我国政府专家组赴巴基斯坦现场考察和开展咨询活动的技术支撑资料,为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决策提供了有效支持。本文介绍了此次卫星遥感应急监测应用的情况,总结了我国卫星遥感应急监测在技术发展和人道主义救援方面取得的成果,并提出了在国际服务平台和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愿景。  相似文献   

8.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有力措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在重大灾害事故防范准备、抢险救援、过渡安置过程中,具有转移避险、安置受灾群众、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面对应急避难场所改革发展新要求,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以下简称"地震地质司")在制度体系、标准引领、信息化建设、宣传引导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杨亮 《中国减灾》2024,(8):50-51
<正>航空应急救援是组织救援、拯救生命最及时有效的方法 ,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发展的方向。本文就北方地区防汛救灾存在的风险和挑战,对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展开分析探讨。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发,北方地区面临的防汛救灾压力与日俱增。防汛救灾工作的复杂性和紧迫性要求救援行动必须迅速、高效,而航空应急救援以其独特优势,在这一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救灾办公室、民政局、公安局:为认真贯彻《民政部、公安部关于共同加强突发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的通知》(民发[2003]85号)和《重庆市自然灾害处置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56号)精神,进一步提高我市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能力和工作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增强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增强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在灾害即将发生或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有序组织排危抢险救灾,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我市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增强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救灾、民政部门和公安消防部队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战斗能力和工作水平的具体体现,更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全市各级救灾、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灾情信息是救灾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应急处置、救援救助、恢复重建的工作成效。及时快速、客观准确的灾情信息,是各级党委政府掌握灾情动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的前提,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是灾害频发国家,相关数据显示,20世纪发生的巨大自然灾害,中国约占据1/3,每年由于灾害和事故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十分巨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种类多、频度高、损失重的特点,导致我国现有的航空应急救援能力与灾害救援需要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汶川地震后,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随着国家应急救援力量的全面整合,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在面临严峻考验的同时,也迎来了第二次重大的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政报》2010,(8):12-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大举措。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在抗击历次地震灾害中有效减轻了损失。但也存在监测预报水平较低、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抗震能力不足、应急救援体系尚不健全、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在应急管理部针对社会应急力量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技能竞赛中,四川山岳救援队获得了绳索技能类团体第四名的优异成绩。多年来,四川山岳救援队参与了茂县泥石流山体垮塌救援、九寨沟地震救援、宜宾兴文地震救援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救援救助,以及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救援、张家界翼装飞行失踪搜救等工作。未来,他们还将在应急管理部门统一指挥下,参与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一、相关名词1.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2.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之上。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3.应急管理应急概念是对应于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所谓危险,有人的危险、物…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提高甘肃省宕昌县处置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和联动作战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甘肃省宕昌县委、县政府于2012年8月15日上午在县  相似文献   

17.
正凭借组织灵活、贴近基层、反应迅速的优势,社会应急力量配合常备应急力量开展抢险救援,是防汛救灾工作中一支重要的补充力量。据统计,截至6月27日,全国累计120余支社会应急力量、3500余名救援队员以及大量城乡社区应急志愿者,参与了广西、湖南、重庆等地暴雨洪涝灾害抢险救援和台风防御工作,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前进论坛》2011,(4):25-30
王正荣(四川省卫生厅副厅长,农工党中央常委、农工党四川省委会副主委):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次高、造成危害大。特别是灾害现场救治、空中救援、伤员的长途转运等机动救援能力严重不足,能够收治大批危重症患者的区域性应急医学救援中心建设滞后,与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实际需求还有很大距离。从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工作、  相似文献   

19.
试析应急管理中的志愿者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政府迅速响应.有效应对.获得了国内外的普遍赞誉.在地震救援的过程中.全国各地涌现出大批志愿者。志愿者的积极参与是汶川地震应急管理的一大“亮点”。从真总结汶川地震志愿者参与的经验.对于我们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开展应急社会动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9月14日,省级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许尔锋出席开班式并讲授第一课。许尔锋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自始至终贯穿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科学回答了事关应急管理工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