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存的秘诀: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把复杂的事情搞简单。头脑简单的人会崇拜你前一种能力;头脑复杂的人佩服你后一种能力。简单便于施行,复杂为了思考。能思能行,可成大业。(吴嫁祥)为了我们最方便有利,我们必须留出某种余地。(伍尔夫)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吴稼祥)占据一个你不能胜任的职位,是一切不道德的事情中最不道德的事情。(王玉北)康笑宇读书漫画(十二)  相似文献   

2.
檀国柱 《台声》2013,(7):46-48
“假如拥有三天的光明,会如何利用好自己的眼睛?当然,在我设想这一点的时候,你不妨也随着思考一下,假如你也仅剩三天光明,你最渴望用眼睛看些什么?什么是最能够吸引你眼球的东西呢?”这是盲人志愿者董丽娜在第五届海峡论坛·两岸公益论坛闭幕晚宴上朗诵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那一刻200多人的宴会厅一下子陷入了沉寂,仿佛每一个人都在沉思这个简单而又深邃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能力的真谛     
王培佐 《政策》2006,(11):59-59
能力,就是做事的本事。什么样的人最有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善于思考的人最有能力。为什么相似的工作条件,相当的智力状况,有的人能出类拔萃,创出骄人的业绩,有的则工作平平,见不到特色和浪花?绝大多数人看待优秀者,往往只关注他们工作的成果和辉煌的业绩,很少去跟踪分析他们的行为习惯。换句话说,就是只羡慕别人篮子里的苹果多了,但没有留心是怎么多起来的。其实,每个人都有能力把本职工作干好,只不过有人还没有真正把握能力的真谛,而优秀者已经在思考的小路上踏出了闪光的足迹。他们依靠过人的思维和审时度势的能力,不断抢抓机遇,不断创造…  相似文献   

4.
我一直在把“嫉妒”和“羡慕”进行比较和链接,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嫉妒是与生俱来的吗,它是孤立的吗?在思索这个问题时,我想到这样一句“气人有,笑人无”的老话。人们的气从何来,我想最朴素的想法是“你有我没有”、“你好我不好”等等类推,归根溯源,  相似文献   

5.
觉得自己是个没创意的人?这么想可就大错特错了。不是你没有创意,而是你还没有找到方法释放你的创意。心理学家认为,创意思考是每个人原本就具备的能力,有些人只是缺乏正确的做法去开发这项潜能。如何唤起沉睡已久的创意能力?关键在于多元知识以及无压力的环境这两大要素。创意  相似文献   

6.
柴静 《今日浙江》2008,(15):61-61
我走了10天,仍然没有弄明白我最想知道的事情。赤手空拳,坐在人的对面。他浑身全是破绽,他满嘴谎言,他可能会毁了自己全部的声誉。但你还是没有权力让他说出那一点最要命的真相。你只是一个记者,没有他的允许,你不能掀开他家里的帘子去看看后面有没有人。你不能使用超常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最信任的人     
最信任的人万学干当你第一次来到一个都市,置身于熙熙攘攘的人潮中忽然迷失了方向,忘记了路线,你该怎么办7到哪儿找一个你信任的人?“你千万别问人。”有一位在报社当编辑的朋友告诉我。“不,问问人还是可以的,当作参考,但千万不要让人当向导.尤其对女孩子来说。...  相似文献   

8.
以下内容摘录自1963年马丁·路德·金发表的著名演讲。读后想象一下,如果那时你也身处千万人之中.聆听了那次演讲,你当时会有什么样的所思所感?接下来,再思考一下:为什么听过演讲的我们会有血脉贲张的感觉?马丁·路德·金创造的这种奇迹,对于急于展示领导力的我们,有何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性最致命的弱点,莫非就是在最痛苦最软弱最失意最无助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去伤害身边那个最爱你的人,谁离你最近,受到的伤害就最大。  相似文献   

10.
张玉波 《人事管理》2001,(12):10-11
你对自己了解吗?你能做什么,又不能做什么?这些问题直指人的内心深处——我到底是准?在这个不进则退的职业社会里.如果你对自己都认识模糊的话.叉何谈认识社会,认识别人及施展自我才华呢?人耍有自知之明,得掂量出自己的半斤八两来——明确自己的能力大小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个人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11.
什么地方最拘谨最古板 ?你可能会想到政府机关;什么地方办事手续最复杂最繁琐 ?你可能仍会想到政府机关;什么地方的公款吃喝最严重 ?很可能你的答案还是政府机关。那么,我要告诉你,你已经落伍了,因为你还在用老眼光看待我们的政府机关。 其实,你要是一个真正经常和机关打交道的人,你就会发现,一股来势强劲的“简约”之风,正势不可挡地刮进政府机关。 首先,我们不妨来看看基层的政府机关的日常工作是如何由“繁”趋“简”的: 办事:美国华侨高老先生打算回家乡浙江杭州投资办厂,但他听说我们的政府机关办事手续多效率低,便有…  相似文献   

12.
巡警在你身边──郑州市巡警一瞥米向东夜深人静,当你一个人走在静寂的龟上时,你最渴望见到的是什么人?一份专项调查表明:90%以上的回答是:警察!暴徒肆虐,孤立无援,当你面临绝境时,你最渴望见到的是什么人?100%的回答是:警察!然而,警察却难以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3.
在某些方面,难相处的上司是最难对付的一类人。而因为他们有能力影响到你的职业,于是你不得不担惊受怕,并且不论做什么你都不想让他们感到心烦。你需要通过努力的工作来取悦他们,同时从他们身上得到你所需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1.请介绍一下你自己。 这是外企常问的问题。一般人回答这个问题过于平常。只说姓名、年龄、爱好、工作经验,这些在简历上都有,其实.外企最希望知道的是求职者能否胜任工作,包括:最强的技能、最深入研究的知识领域、个性中最积极的部分、做过的最成功的事,主要的成就等。这些都可以和学习无关,也可以和学习有关,但要突出积极的个性和做事的能力,说得合情合理外企才会相信。外企很重视一个人的礼貌,求职者要尊重考官,在回答每个问题之后都说一句“谢谢”。外企喜欢有礼貌的求职者.  相似文献   

15.
食欲的科学     
每个人的大脑深处都有一个食欲的开关,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每天都可以感受到它。有时它让你毫无食欲,哪怕最美味的食物也变得没有任何诱惑力,也有时它突然一发不可收拾让你多目的节食努力毁于一旦。食欲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回想起来,每个人婴儿时代吮吸的第一口甜美乳汁,  相似文献   

16.
享受思考     
生活如旅行。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更好地品味生命的美好,觅得怡心的美景。 享受思考,就要让思想绕过一道弯,多角度观赏那难得一见的关景。多角度思考,方能观察事物之全貌,品难见之美景。关于人生,我们也不妨多角度地去思考一番:我们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可以是最可爱的;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可以是最勤奋的;  相似文献   

17.
《时事报告》2012,(11):76-77
现实社会中,有些人每天都会担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为了帮助这些人解决此问题,美国著名的脑健康医生丹尼尔·亚蒙就提出了“18/40/60规则”:当你18岁时,你会觉得每个人都在关注你;当你40岁时,你会不完全介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当你60岁时,你会意识到没有人关心你的私事。人们每天都在担心和思考他们自己的事,而不是你的事情。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通常是那些患有社交恐惧症或者会对社交情境感到害怕的人的普遍特点。这些人常常觉得别人在评价自己:评价自己的外貌、服装、谈吐等。  相似文献   

18.
开始策划一个成功的面试,有不少事情是需要留意的,但最首要的是了解自己。这一点非常重要,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如果明知自己有迟到的恶习,尽管约见时间在10点半,也要在记事薄上写下10时15分,别小视15分钟,因为它能令你面试更从容,避免留给人不好印象。第二件事是要谨慎。虽然有一份你梦寐以求的工作约你面试,也不要过于张扬,首先要决定什么人是值得告诉的,什么人是不值得告诉的,不然,你的耳边会整天响起几句话:“你的面试怎么样了?找到工作了么?”到头来只落得精神崩溃。  相似文献   

19.
工作狂姚龙———访陕县党外副县长姚龙□本刊记者常红晓在陕县,一提起党外副县长姚龙,许多人准会说:“姚县长有能耐,最平易近人。”今年四十有四的姚龙站到你面前,稍胖的身材,满脸红光,炯炯的眼神,直盯着你,他对你说:“我这个人,没活干着急,有活干更着急。我...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7,(31)
正"幸福,是每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最真实的自己。也正因为如此,幸福不是瞬间的美好,而是一种生活的沉淀,需要你不断地思考与自我认识。"这是民营企业家吴俊的幸福观,带着思考,他直面生活与事业中的种种挑战。你觉得能让自己幸福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你觉得自己正处于幸福之中吗?对于五年后再次接受《小康》记者采访的吴俊而言,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