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比往年显得更为严峻,这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而言,更是难上加难.长期以来,国家、社会和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援助工作主要是在"帮助完成学业"和"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被迫辍学"上,而对其就业困难关注不够,这成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援助工作在理念和目标上的一个重要缺陷.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指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发生根本性改革,许多高校毕业生往往由于缺乏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设计,在择业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最终造成就业的困难.因此,高等院校应尽快开展针对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指导,使学生一进大学校门就开始接受全程式就业指导,从而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目标,提高求职技巧,提升职业品质,为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并引用了新木桶理论的内容与论点,采用SWOT分析方法进一步阐述了地方二本高校大学生在求职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揭示新木桶理论对大学生求职的启示,并就提高地方二本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出了策略。  相似文献   

4.
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已成为高校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可以预计,近年我国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而相当部分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难保会因为幼稚的冲动、盲目的激情、过分的自信或自卑而与就业良机失之交臂。针对高校中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笔者从求职择业心理的视角对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形成的主观原因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对如何帮助毕业生进行就业困难的自我救赎做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民办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缺失现象十分突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诸多,而缺少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是其最重要的原因。本文试图从民办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作为一个切入点,探析现状,分析原因,以期找到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目标的就业援助体系之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曾经就业而目前又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个案访谈,我们了解到,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很多毕业生已明显感到了工作的压力、就业的困难和困惑,有的同学还遭遇了不规范公司的陷阱.无论是造假账、"假按揭"、拖欠工资,还是无限制的加班加点、超负荷的劳动、不提供晋升的机会、使用廉价的劳动力,这些都是不规范的市场、不规范的公司的运作方式.这是因为,比起有工作经历的人,他们缺乏工作经验;比起往届学生或有过求职经历的人,他们缺少求职经验.工作经历的缺乏使他们缺少竞争力,常常不得不低就.求职经验的缺乏,使他们不懂得如何选择理想的职业和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他们往往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容易掉进别人设下的陷阱.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规模日益增大,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本论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对于自身能力的过高估计、工作过分的依赖于父母、面对就业困难出现焦躁等心理问题.并从制度的不健全、教育体制的落后、个人的过度放松三个方面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也提出要加强就业工作的法制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态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基于职业规划的就业核心竞争素质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就业体制变革和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以外,企业注重人力资源的职业发展观对大学生竞聘提出新要求。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职业意识淡薄及就业竞争力欠缺是导致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应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明确求职于该职业应具备的素质,有的放矢地利用校内锻炼和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竞争力,为将来顺利就业和胜任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在校生中已占相当的比例,如何保证这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推动他们成材并找到适当的就业岗位成为各高校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议题。要妥善的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转变工作思路,变简单的经济扶助为全方位的困难生个人成长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诸多困境。  相似文献   

10.
浅析高校就业与职业类社团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近年采,各高校涌现出一批与就业、职业相关的学生社团,这类社团由于采取“朋辈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就业”的方式,在发挥学生就业的主动性、增强职业规划意识、提高就业竞争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该类社团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不少困难,需从外部环境、内部机制、专业指导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公安院校法学本科毕业生深受高校法学就业形势的影响,面临一定的困难。影响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学生缺乏法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意识、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知识结构不合理、能力不完善和缺乏实践经验等几方面。公安院校法学毕业生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人事天地》2009,(18):2-2
为推动各地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教育部办公厅日前专门下发《关于当前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四项工作举措,力促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这四项工作举措是:  相似文献   

13.
《人事天地》2009,(6):2-2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008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辽宁省考察工作,并专程来到沈阳人力资源市场考察。考察过程中,胡锦涛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这关系到千家万户。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针对这个情况,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希望各类就业服务机构急求职人员所急,解求职人员所难,努力帮助更多的求职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高校毕业生中的困难群体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政府、社会、高校、学生本人、家长应形成合力,应将特殊困难学生的就业当做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重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与指导。以人为本,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服务;掌握困难毕业生第一手资料,建立就业档案,与家长配合完成就业指导工作;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与课程设置;建立就业绿色通道,积极落实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政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大学生规模的扩大和教育制度改革,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呈现,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焦点问题。本文应用"冰山模型"理论从学校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提出相应措施,力图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增加就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解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今社会一个严峻的现实,但这并不表明我国培养的大学生已经过剩.其深层原因在于: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同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不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的转变;社会以及高校为大学毕业生求职提供的就业咨询信息服务等就业指导体系尚不健全.化解就业难,从根本上讲,是要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使得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以寻求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南京大学2008届和2009届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就业能力、实习经历、求职成本和就业辅导等因素能有效促进就业和提高起薪,男性和父母社会阶层高的毕业生起薪更高,人文社科类毕业生的就业概率和起薪更高.构建符合我国人才培养规律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完善和提高就业辅导与服务工作,将是未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高校要将培养学生干部就业竞争力作为整个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并有意识地融合到学生干部的日常培养中,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就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业市场越发严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在求职过程中,应注重大学生的求职形象,从大学生的服装、化妆及发型入手,外塑形象、内修气质。大学生在求职面试时,应该注重求职面试时的礼仪规范,特别要重视面试前、面试中及面试后的礼仪。引导大学生求职时进行形象设计,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形象意识和审美理念,是提升大学毕业生未来职场竞争力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400万大关,达到413万人,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在供求失衡、就业缺口增大、社会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的情况下,如何寻找有效的对策,克服目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种种误区,转变就业指导观念,引导学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提高其职业业素质,提高竞争力,是目前各高校现阶段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