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阳光政府"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句要求司法公开的法谚已经广为流传,深入人心。政府信息公开与司法公开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要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只不过政府信息公开是针对行政权的,而司法公开是针对司法权的。就政府信息公开而言,这句法谚可以改写为"政府不仅要履责,而且要以公开透  相似文献   

2.
人的信息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春雨 《前沿》2002,(5):23-26
新世纪带来了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新的理解。在工业时代 ,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的思想 ,这一思想是具体的 ,处于不断发展过程 ,为我们认识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原则。在信息时代 ,信息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 ,人在实践活动上 ,其本质是对信息的掌握、分析、创新和利用。社会关系呈现出广泛性、平等性、多元性、即时性、虚拟性、平面性、选择性等特点 ,人的本质是同社会本质相一致的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发展 ,在 2 1世纪 ,中国政府要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人性的自觉复归。  相似文献   

3.
政府门户网站信息资源整合与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是建立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工作.政府拥有大量的信息,如何将政府部门产生的应公开信息,在“第一时间“让公众知晓,这就需要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并将信息集聚于政府门户网上,让公众“一网式“查阅政府应公开的信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资源整合与管理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信息公开抑制公共腐败,必须全面推进公共信息公开并且要有所侧重。凡是关涉公共权力行使、公共资金使用和公共资源配置的领域,尤其是组织人事、公共财政、土地审批、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领域,更需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形成透明的权力运作过程,以防止权力寻租和公共浪费。  相似文献   

5.
刘刚 《新东方》2005,(5):20-24
“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这是信息公开的基本要义。政务公开反映了信息公开原则的核心思想,即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有别于组织内部的沟通形式,依法向社会公众及时、准确地提供政府信息服务,其形式包括政府新闻发布会、依申请公开制度、社会公示、听证、专家咨询、决策评估以及邀请公众旁听政府有关会议等多种形式, 以保障公民对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6.
论学术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只有在管理活动中才具有意义,脱离管理活动而妄言权力是既没有理论价值更没有实践价值。学术权力,作为一种权力形态,只有放在高等学校管理活动中才能看清其本质。一方面高等学校作为一种组织,需要进行行政管理,这就导出了行政权力;另一方面高等学校是一种学术机构,它自然具有学术权力。学术性是高校的最本质的特性,它的一切活动都被烙上了学术性。因此,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都共时性地既应然地又实然地表现在高等学校管理活动具体行为中,而管理活动的学术性必然决定了学术权力是高等学校一切权力的核心成分。  相似文献   

7.
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环境信息公开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环境管理方式,是环境管理制度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它的实施将使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形成由指令性控制手段、经济手段和媒体公众监督组成的三维立体网络,使我国的环境管理走上科学化、系统化和信息化的轨道。通过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对周围环境现状有了全面的了解,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行为的监督能力就会得到加强。同时,环境信息公开也会推动各种环境组织的形成及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郭夏娟 《理论月刊》2000,(11):30-32
人性,作为行政管理的起点,使行政管理成为一种特殊的伦理活动,并具有独特的伦理特性。中国古代的“仁治”和“法治”,西方的“经济人”和“社会人”管理方式,都源于对人性善恶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评价。现实的行政管理活动,也总是从人性需要出发,注重人的现实利益。行政管理各环节都围绕着协调、整合各种利益和价值而展开。这是行政管理伦理本质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9.
“权力公开不是公开什么,群众就看什么,而是群众关注什么,就公开什么。”这显然是广大群众对县委权力公开提出的一种诚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提升政府诚信,而国际上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诚信之间关系的探讨存在肯定论、否定论和怀疑论三种。研究表明,这三种论点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且政府信息公开对政府诚信的影响呈现多样化特征,要推动政府诚信建立,就需在依法前提下倚重依服务方式实施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上海市A区信息公开三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得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五年来以及《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实施十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制约。破解之策就是改变传统思路,从信息流通这一全新角度系统改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这就要求将被动公开视为一种信息流,放在一国信息环境当中进行审视,并从主动公开、内部公开和外部公开对被动公开影响以及从被动公开本身角度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12.
系统分析了国家档案馆政府公开信息和档案信息两种信息资源横向、纵向整合集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明确主张政府信息公开超越了政府信息服务。提出国家档案馆在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同时掌管两种重要信息资源的双重职责,既是被监督评议对象,又是最有代表性的监督评议主体的双向监督特殊角色,强调国家档案馆在政府信息公开组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希冀其健全机制,促进国家档案馆提高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3.
尹玉 《中国减灾》2004,(3):45-45
减灾工作涉及众多方面的信息,信息共享一直是减灾工作者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也是至今仍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分析减灾信息共享的难度,将有助于信息共享的早日全面实现。减灾信息共享难实现,主要有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的因素。管理层面的因素重视和投入不够。减灾信息共享需要科学技术和行政管理多方面合作,研究国内外信息共享的模式和实现信息共享的最佳途径及利益分配机制等,绝非是仅仅解决通信网络就能完成的单纯技术问题。多年来,各方面专家和灾害管理工作者不断在谈论这一问题,但真正组织人力、投入资金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的项目,至今仍未…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1日,我国一部备受瞩目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开始实施。这部于去年4月颁布的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了公民的知情权和政府的信息公开义务,使我国政府迈向一个信息公开的新时代。5月12日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也让全国人民体会了这一条例的巨大威力。“这次地震,公众能够得到的信息铺天盖地。在我国,人们以前从未如此真切地看到过一个灾难这么多的场景和细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尹韵公说,  相似文献   

15.
荣晓莉 《长白学刊》2008,(5):160-160
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或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政府信息公开走向制度化、法律化的标志,信息的公开有利于提高整个政府和社会的效率。因此,这也是一个社会进步和政府工作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公共性:公共管理文化的价值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性是一种公有性、共享性和共同性 ,它一方面来源于物性 ,另一方面来源于人性。公共管理 =“公共性” “管理” ,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本质特性 ,同时也是衡量公共管理好坏优劣的价值尺度。公共管理文化是一种追求公共性的文化 ,是一种寻找公共性和实现公共性的文化。  相似文献   

17.
透明是法治的基石!信息公开是实现透明的重要制度,其兴起于瑞典,发扬光大于美国。该制度赋予“任何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权利,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不公开信息,并允许对政府机关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决定进行司法审查。看上去,其法律关系、逻辑基础如此简单,以至于当中国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后,笔者曾感叹对此问题的研究任务到此即可告一段落了——相信不少人曾有过这样的念头,因为,这项制度落实到法律文本上,也不过寥寥数十条,法律关系简单,实在没啥可以挖掘的。  相似文献   

18.
从公共危机视角看政府信息公开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智增 《理论月刊》2010,(1):147-149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尤其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尤为重要。文章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防止行政权力滥用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政府信息公开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是建立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工作.政府拥有大量的信息,如何将政府部门产生的应公开信息,在"第一时间"让公众知晓,这就需要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并将信息集聚于政府门户网上,让公众"一网式"查阅政府应公开的信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资源整合与管理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20.
隐私权刍议     
钟锐华 《广东民政》2009,(10):36-37
国际上对隐私权的一般定义是: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进步的社会是尊重个人独立人格权力的社会,所以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隐私权的保护。隐私权如此重要,但现实中往往容易受到侵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