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农行是为农业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主体,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不仅有利于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巩固,提高信贷资产经营的社会效益,也有利于提高农行自身的经营效益,实现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但是,农行向商行转换后信贷支农仍存在若干困难和问题。 1.农村资金向非农业流动日益严重,农行信贷资金来源萎缩,制约了农村经济信贷投入的增加。目前在农村,由农行、信用社经营农村金融业务的一统天下被打破,邮电部门已将储蓄代办同点伸向了大部分行政村。邮政储蓄吸收的资金上交当地人民银行,建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农村存贷差、存贷比、资金净流出、资金外流率和信贷投入的产出效应等指标及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利用2001—2008年浙江省农村增加值与农村信贷数据及1985—2009年浙江省农民纯收入与农村信贷投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从业人员就业结构等指标,对农村信贷资源的支农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信贷资源投入的农村地区产出效应高于非农村地区,乡镇企业的产出效应高于农业,农民增收效果明显且时间差异不显著;但农村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农村资金外流严重。本文意图为我国金融支农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经验证据与政策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资金投入。农业信贷投入是农业投入的重要主体。近年来,农业信贷规模不断扩大,银行信贷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加。但由于种种原因,农业贷款在国家信贷总规模中的比重却不断下降。本文拟就农业金融体制对农业信贷投入的影响和改革问题略陈己见。 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对农业信贷投入的影响 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使中国农业在1979年~1984年间取得了连续5年的超常增长,这期间,农业金融体制改革功不可没。1995年以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主体是国家农业银行。从1949年到1…  相似文献   

4.
小额信贷商业化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信贷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服务产品,以中低收入及贫困人口为目标客户,在客户无力提供担保或抵押品的情况下,以不同于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技术,为其提供小额度的金融服务。小额信贷是发展中国家缓解贫困,促进就业的一种新型的金融方式。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减少农村和城市的贫富差距,正确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前提。本文对小额信贷及其商业化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了我国小额信贷的现状及发展,并结合国情,研究了我国小额信贷商业化问题所在,并对小额信贷商业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金融支持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现有的投融资体制已出现了许多与农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新形势下,如何构建更符合宁夏实际的投融资体制,将直接影响宁夏农业及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先进的经营组织形式,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黑龙江的实践表明,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对于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全局性、方向性和根本性意义。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必须从维护和保持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必须有利于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加快农民致富。要在总结典型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强化服务,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地把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工作引向深入。继续抓好产业化经营。产业化经营为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是产业化经营的延伸、补充和细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7.
张红宇 《前线》2008,(11):22-24
我国的改革起步于农村,发端于农村经营体制变革。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奠定了农业持续发展、农村稳定繁荣的制度基础,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发展,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微观基础和宏观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创新完善农村经营体制,开辟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蜀事     
<正>四川启动18项农业农村改革据省委农工委消息,我省已启动落实农业农村全面深化改革事项。涉及农业农村改革专项主要涵盖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用地制度改革、完善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完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6个方面。18项农业农村改革事项将按照近期推开、先行试点、深入研究3个层次分类推进。  相似文献   

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制定了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方针,明确指出了要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探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对进一步解放农民思想,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是农村人民公社的理念倡导者、体制维护者和问题纠正者。针对公社运转中出现的问题,毛泽东在肯定公社基本体制的前提下,不断对公社具体制度进行调整,形成以《农业六十条》(修正草案)为基本内容的体制框架。这些调整对取消平均主义、稳定农村秩序、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恢复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效果明显,但也存在种种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性。总结毛泽东对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调整及其经验,对当前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长春市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到结构转型、体制转轨、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对深化农村的各项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深化长春市农村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尽快建立起以京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并从长春市的实际出发,从七个方面提出了深化农村改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世纪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对策措施,即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改革农村产权制度、经营机制、科技教育体制、流通体制和投融资体制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随着农业技术进步、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农业和农村内部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弱,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会越来越突出。贯彻落实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促进中部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应从切实加强农业生产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加强农村公用事业的建设;加强农村卫生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改革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机制;制定相关的土地管理制度;支持创办高新科技农业园区和发展县域经济;完善农业优惠信贷和保险补贴等政策方面,促进中部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滁州是农业大包干的发源地。大包干突破了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20年来,滁州人民始终坚持在稳定和完善大包干责任制的基础上,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一、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大力构筑以实施“三大致富工程”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的大格局。一是实施粮食集约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贵州省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贵州省农发行始终以服务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聚焦贵州省脱贫攻坚和"三农"发展薄弱环节,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农业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信贷投入,有效助推贵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改革的原始起点是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但其逻辑演化过程却是通过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再造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使亿万农户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通过农村政治体制的改革,再造基层社会的民主权威,使亿万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然而,由于受到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缺乏应有的发展,一再拖延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乡村社会也出现了“治理危机”。下一步,我国应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思路,重点推进农地产权制度、民间融资机制、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为核心的综合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部活力,不断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7.
郑诗岩 《奋斗》2012,(1):52-54
近年来,我省涉农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推进,各地根据农村经济特点和农户实际需求,创造了多种符合“三农”特点的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农村金融供给持续增加,为促进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发挥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当代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我国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和增强农业和农产品的竞争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的体制,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和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个运行良好的农村信贷市场是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围绕我国农村信贷市场的健全与发展,学者提出了许多对策建议,但农村信贷市场的运行绩效仍不乐观。因此,深入探究我国农村信贷市场深化的困境,考证以村民委员会为中心的化解方案,对合理配置农村信贷资源,切实满足农村发展的金融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希望所在。作为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农业银行,更有责任关心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大业,应把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推进实现“两个转变”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采取以下对策:(一)思想认识到位。农业银行坚持转轨不转支农方向,讲支农不忘效益的经营总原则,但提高自身经营效益和支农效益的最佳切入点在哪里呢?我们认为,就是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发展观点看,加大农业产业化信贷支持力度和提高信贷营运效益、推进农行实现“两个转变”进程目标是一致的。以前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