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韩霄 《求索》2011,(11):185-187
在古典小说史上,《三国志玉玺传》出现在《红楼梦》之前,似乎有着特殊的意义。《三国志玉玺传》与《红楼梦》在叙事艺术结构上以及悲剧意蕴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三国志玉玺传》的“玉玺”叙事结构艺术与《红楼梦》的“通灵宝玉”叙事结构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玉玺”与“通灵宝玉”的悲剧意蕴统领了对众女子带有悲剧命运色彩的动态过程,共同关注了众多不幸女性的心灵世界。从二者在某种程度上的相似以及时代背景看来,《三国志玉玺传》可能对《红楼梦》的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炬之光 通体皆明──论高鹗笔下贾宝玉的中举与出家虞江芙一自从《红楼梦》问世以来,几乎每个时代的批评家都根据自己对小说中人物命运的理解,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对它进行了不同的评价。然而,“崇曹眨高”,否定高续后四十回则是“红学界”的一种主要倾...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义务与权利对等原则的深切体认,激进女性在民国初创时要求女子参政权.由于《申报》、《大公报》、《民立报》等十多家报纸合力报道与推动,女子参政运动被打造成舆论热点,轰动一时.男性作为操笔的主体,对女子参政运动者的视觉再现渗透着男权立场和性别偏见,或将她们再现为“暴徒”,或渲染其“情绪化”,或将其行为“道德化”,使女性沦为被凝视的“他者”.对此,她们没有缄默,而是奋起反击,或笔战,或向报刊投书,或自办女报,不仅消解了报人言说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为女性由“被看者”转变为主动“发声者”开辟了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4.
“来厦门度假,在这里休憩心灵。”这是2012年9月上线的专题片《我的厦门一一市长带你游》中,“导游”厦门市副市长国桂荣向世界发出的诚挚邀请。片子以副市长的视角,用第一人称的自述方式,通过叙事散文诗的内心独自,把厦门不同特色的旅游资源融人到市长的感悟中,呈现出一个既有滨海风光、  相似文献   

5.
赵畅 《观察与思考》2009,(24):56-57
11月23日,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病逝,他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那就是《红楼梦》英语全本翻译的时代。杨宪益最伟大的翻译成就是和夫人戴乃迭合译《红楼梦》120回,他们还翻译了屈原的《离骚》,并且是屈原作品英文翻译的第一人。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对鲁迅作品的海外推介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他们翻译了鲁迅的《野草》、  相似文献   

6.
王烈霞 《前沿》2013,(16):132-133
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作家托妮·莫里森的文学作品,因为其丰富的想象以及真挚的情感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托妮一莫里森的文学作品《宠儿》在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问世后就引起了文学界的轰动,作者在文学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创作手法来构建美国黑人的历史以及文化价值的提升,通过其《宠儿》这部文学作品展示出了美国黑人在过去所遭受到的奴役、歧视,这种有效的手段就形成了她自己所独特的叙事风格,本文拟从“中心叙事”与“边缘叙事”的内在关系进行研究和解读托妮·莫里森的文学作品《宠儿》。  相似文献   

7.
“’97武汉市第八届《红楼梦》学术交流会”于1997年12月在武汉市召开。与会者就“红学”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纪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对目前红学研究的现状深感不安,一致认为下世纪《红楼梦》研究的主流,应重在对《红楼梦》文本的研究,要把对《红楼梦》的研究与传统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结合起来进行。近几年来,《红楼梦》的研究,正如姚雪垠先生所指出的,许多的努力,“使一部伟大古典小说的研究工作脱离了小说美学本身的探讨,长期钻人牛角尖中。”①研究问题过于碎细,如考察曹雪芹祖籍,主张“靠我们的细心爬梳穿穴,曲折以求”…  相似文献   

8.
邹自振 《政协天地》2008,(11):53-53
戏称自己为"红学界第一票友"的高级工程师杜春耕先生,业余时间倾尽全力搜集有关《红楼梦》的版本和资料,研究《红楼梦》,现"供职"于北京农工党《红楼梦》研究小组。去年六七月间,作为"有心人"的杜君,竟然于坊间意外购得清末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林则徐题写的扇面,上面题写的12首诗全部是咏《红楼梦》的。杜君复印此扇面广赠红学文友。笔者经反复把玩,仔细辨认,  相似文献   

9.
罗屿 《小康》2010,(5):98-101
《红楼梦》里,曹雪芹“安排”贾宝玉梦中游览了太虚幻境。而在《红楼梦》成书200余年后,另一位清代作家吴趼人在其小说《新石头记》中让贾宝玉再次入梦。只是,这次的宝玉未见警幻仙子,也未看“金陵十二钗”判词。  相似文献   

10.
由我国红学界知名学者杨光汉先生撰写的一部近四十万字的红学专著《红楼梦:一次历史的轮回》(以下简称《轮回》)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在海内外读者中获得好评,一些红学家赞誉它是“1990年出版的红学专著中最有份量的一部书”。透过此书,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细微的客观分析中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冷静反思及其在治学方法上的独到之处。这里面,有对我国传统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的深刻批判,有对儒释道等传统美学思想的弃取,有对古代音韵、训诂学的吸收,有对传统治学方法的扬弃……而所有这一切,则是由作者在深刻的历史唯物观指导下,以本书的首篇《一次历史的轮回——论<红楼梦>的历史容量》为理论核心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1.
毛灿月 《前沿》2008,(7):188-190
作为学术专论的序言,《〈红楼梦魇〉自序》以写实的态度,表述了张爱玲与《红楼梦》及作者的精神与情感渊源,这为我们研究张爱玲与曹雪芹的精神特质共性提供了重要依据。张爱玲对《红楼梦》及研究的“疯狂”,是其学术专论《红楼梦魇》的非学术隐义的表征。她与曹雪芹文人品格的共性,源于他们共同的“末世”之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猛增成了交通管理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如何科学地依法处理交通事故,减少和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目前我国交通事故现状、交通事故再现在事故处理中的作用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交通事故再现分析系统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并对该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及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廖夏璇  黄波 《当代广西》2011,(16):58-58
“夜里的星星多又多,没有大瑶山里的这盏灯明亮。世上好人多又多,好医生是山里人的幸福和希望!夜灯长明,心灯长明,守护着乡亲们的生命与健康……”当《瑶山长明灯》的主题歌深情响起,蓝云用一腔热血服务山区人民的奉献精神在优美的旋律中诉诸观众。在2011年中国首个“医师节”到来之际,全区卫生系统庆祝建党90周年主题晚会在广西艺术学院大礼堂举行。  相似文献   

14.
王媛 《求索》2005,(5):149-150
自《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来,续作之多,不胜枚举。有八十回后续的、九十六回后续的、百二十回后续的;书名亦有“圆梦”、“补梦”、“翻梦”、“绮梦”、“复梦”,多达四十多种。《后红楼梦》是印本《红楼梦》问世后的第一部续书,有一定市场,在民间影响也很大,故对其作番剖析。一“程甲本”是《红楼梦》版本史上的第一部印本,采用木活字排印。刊印时间为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题《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据嘉庆三年(1798)仲振奎的《红楼梦传奇跋》所记:“丙辰(嘉庆元年,1796)客扬州司马李春舟先生幕中,更得《后红楼梦》而读之,大可为黛玉…  相似文献   

15.
高兴兰 《前沿》2014,(15):235-237
《甘露》作为吉本芭娜娜第一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在修辞艺术方面体现出如下特征:小说采取了第一人称内视点的叙事方式,在叙事时间上巧妙安排,穿插运用倒叙、插叙、预叙等手段,象征手法的大量使用为小说增添了隽永深刻的内涵,获得了良好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6.
“犯罪现场再现是一种对犯罪行为再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再现与重复是不同的。再现是一种模拟,一个实验的过程,因而有着许多方法、手段,这些方法、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对再现提供了条件。”“在侦查中,犯罪现场再现是侦查主体对业已发生的犯罪案件,为侦破案件的需要,通过对犯罪现场的勘查和必要的调查研究,借助假设、推理、求证的思维方法,对犯罪现场的构成要素和犯罪现场形成过程等,  相似文献   

17.
尚继武 《前沿》2008,(1):225-228
反讽是小说艺术中常见的叙事修辞辞格泛。《聊斋志异》中的反讽叙事,机制灵活,方式多样,中的“孤愤之情”抒写得更加深沉厚重。明清之际以《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使用最为广丰富了文言小说的叙事功能,使蒲松龄寄寓在作品  相似文献   

18.
《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出版后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再版次数达十余次,被翻译为希腊、意大利、德、丹麦、目文、土耳其、西班牙等十种文字,成为亚文化研究的经典作品。《亚文化:风格的意义》成为文化研究中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它获得的成功令大多数学术著作望尘莫及,它是英国文化研究中读者最多、最为流行的一本专著。  相似文献   

19.
质检总局关于发布《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信息和争议处理技术咨询人员管理办法》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简称“汽车三包规定”),我局制定了《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信息和争议处理技术咨询人员管理办法》,现予公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0.
从符号学看《红楼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试图通过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行为语义学家查尔斯·莫里斯 (CharlesMorris)在《符号学理论基础》(FoundationsoftheTheoryofSigns)一书中提出的符号学理论 ,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扬宪益夫妇的ADreamofRedMansions和大卫·霍克斯的TheStoryofTheStone中相关的文化问题翻译处理手段作一个描述性的比较研究 ,从语言符号的指称意义、实用意义以及语言的内部意义的角度来探讨文化差异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