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事评点     
《江淮法治》2010,(17):5-5
刑法修正案草案拟取消13个死刑罪名 日前,刑法修正案(八)草案首次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此次刑法修改的重点之一是适当减少死刑罪名,草案拟取消近年来较少适用或基本未适用的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草案还对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的减刑作出严格限制,将死缓的减刑幅度修改限定为“20年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2.
杜立聪 《法制与社会》2012,(15):288-289
《刑法修正案(八)》中取消了13个经济性非暴力性犯罪死刑,这是我国刑法的一大进步,它反应了刑法轻缓化并最终废除死刑的趋势,彰显了刑法所蕴含的人道主义、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了我国尊重与保障人权的法律精神.  相似文献   

3.
2011年5月1日起,我国新制定或修改的一批法律法规开始施行,包括刑法修正案(八)、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两部法律以及四部法规。其中,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近年来较少适用或基本未适用的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还将醉酒驾车、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规定为犯罪。为了与刑法相衔接,  相似文献   

4.
田斐 《法制与社会》2011,(14):245-246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明确取消13项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对严重非暴力犯罪处以死刑不具有报应功能无威慑力并且由于当今中国民意具有可改变性、可引导性,对非暴力犯罪死刑的废除是否真具有影响力值得商榷。总言之不论是从理论方面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论是从政治角度还是从法律角度,现阶段全面废除非暴力犯罪的死刑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下午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此次刑法修改的重点之一是取消了近年来较少适用或基本未适用的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分别是: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票据诈骗罪,  相似文献   

6.
法治动态     
《中国审判》2011,(6):4-5
要闻刑法修正案(八)等一批法律法规5月1日起施行2011年5月1日起,我国新制定或修改的一批法律法规开始施行,包括刑法修正案(八)、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两部法律以及四部法规。其中,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近年来较少适用或基本未适用的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还将醉酒驾车、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规定为犯罪。为了与刑法相衔接,道路交通安全法也作了相  相似文献   

7.
《法庭内外》2010,(10):F0002-F0002
刑法大修8月2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首次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修定案将有期徒刑上限拟提高到25年,取消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对死缓减刑作出严格限制,"恶意欠薪"及"醉酒驾驶"等入罪,规定对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对此存在不同的意见,有委员认为有利于社会和谐。也有委员认为这可能起到负面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全宝 《政府法制》2014,(34):34-35
10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对该草案进行“一读”. 现行刑法从1979颁布至今已有35年时问.前30年时间,死刑罪名一直在做“加法”,到1997年刑法全面修订时,死刑罪名已经增加到了68个.  相似文献   

9.
1997年《刑法》规定了68个适用死刑的罪名。之后,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减少了13个死刑适用罪名,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又减少了9个死刑适用罪名。至今,《刑法》共有46个死刑适用罪名目前,我国的基本死刑政策总体上是保留死刑但严格限制其适用之所以现阶段要保留死刑,一方面是由于现实中还存在极其严重的犯罪;另一方面是死刑制度的存在既有利于预防犯罪目的的实现,也符合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价值观念,能够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和支持,具有满足人民群众安全心理需要的功能。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是指坚持少杀、防止错杀。  相似文献   

10.
《政府法制》2010,(22):11-11
总结这次《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准备取消死刑的13个经济犯罪的经验,我们发现,这些罪名都是近年来发案率得到有效控制、司法实践中已经很少适用死刑的罪名。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贪腐犯罪作为一种目前发案率还很高、社会公众反应强烈的犯罪。  相似文献   

11.
陈科宏 《法制与社会》2013,(23):291-292
在新颁布的《刑法修正案(八)》废除了13个经济性非暴力死亡罪名,使公众的视线再次聚焦在死刑的废除问题上。本文将结合贝卡利亚在《犯罪与刑罚》一书中关于废除死刑的观点,对当下中国关于死刑存废的争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周道鸾 《法学杂志》2012,33(10):29-34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重要原则。生命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取消13个非暴力性经济犯罪的死刑,彰显了生命至上的价值,充分体现了严格控制和慎用死刑的刑事政策和《宪法》规定的人权保障原则,标志着《刑法》修正向取消死刑罪名的方向发展。应当在刑事法治领域继续大力贯彻人权保障原则,从立法上进一步减少死刑的适用,从司法上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13.
《法学》2011,(4)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以139票赞成、7票反对、11票弃权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至此,从2010年8月23日正式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讨论开始,长达近半年关于《刑法修正案(八)》内容的争论画上了一个休止符。《刑法修正案(八)》之所以引起激烈的讨论、争论,是因为这是1997年以来最重大的一次修改。说其重大,首先在于其修改条文最多。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戴玉忠告诉记者:此次刑法修改的规模最大,相当于前7次修改的总和,一共修改了50个条款,涉及49个问题。其次,此次修改的内容开始涉足众多的刑法总则领域。总则涉及的都是刑法的基本问题,此次修改的主要是其中的刑罚制度部分,修改了包括死刑缓期2年执行期满后改判有期徒刑,75周岁老人一般案件免除死刑,未成年人免除前科报告义务等19个问题。其三,这一修正案取消了包括盗窃罪在内的13个罪名的死刑。这13个罪名的死刑,主要是经济性、非暴力犯罪,占我国刑法死刑19%多,将近五分之一。应该说……我们迈出的步子是很大的。对75周岁犯罪的死刑也作出了极大限制。其四,增设了危险驾驶罪、恶意欠薪罪等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  相似文献   

14.
《刑法修正案(九)》在《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削减13个罪名的死刑基础上,进—步削减了9个罪名的死刑,且不像《刑法修正案(八)》那样仅限于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罪名,而是扩大到军职罪和不严重的暴力犯罪.同时,《刑法修正案(九)》还提高了死缓执行死刑的门槛,增设了死缓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制度;并将绑架罪、贪污罪和受贿罪的绝对确定死刑修改为相对确定死刑.这些修改拓展了中国死刑改革的视野,为下一步继续推进死刑改革提供了积极信号.  相似文献   

15.
雷娜 《法制与社会》2013,(20):257-259
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获得表决通过,在一次性取消13种非暴力犯罪的壮举之下唯独留有一丝遗憾——保留了金融犯罪中集资诈骗罪的死刑设置。本文拟通过其立法演变过程来弄清其来龙去脉、重点分析对其的立法质疑,从而得出集资诈骗罪死刑设置应予以立法废除并提出若干替代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11年2月25日下午,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取消13个死刑罪名《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13个死刑罪名,其中包括:盗窃罪,传授犯罪方法罪,虚  相似文献   

17.
全国人大常委会8月23日开始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比起以往七个修正案,此次刑法新修可谓动作较大,减少死刑罪名、75岁以上老人犯罪从宽处罚等诸多亮点亦相当引人注目。一国法律体系之中,刑法和民法数量之比,往往被视为社会关系松紧度的一个指标。而就刑法本身而言,死刑在刑罚中所占比例,则更直接地反映出社会关系的紧绷度。此番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启动修法程序,减少死刑罪名,无疑体现了对原有法定社会关系的某种舒缓,  相似文献   

18.
新法解读     
《法律与生活》2011,(6):64-64
《刑法修正案(八)》通过 取消13个死刑罪名 《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13个死刑罪名,其中包括:盗窃罪,传授犯罪方法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等。  相似文献   

19.
8月23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在1997年颁布新刑法以来首次出现了削减死刑的立法例,而且此次削减死刑的幅度还不小,一次就准备取消13个死刑罪名,此举自然引起国内外关注,被认为是中国进一步走向严格限制死刑的标志性步骤。  相似文献   

20.
杨俊 《法学杂志》2012,33(4):162-167
《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因为与以往历次《刑法》修正案相比,本次《刑法》修改可以说是幅度和力度最大的一次。《刑法修正案(八)》的亮点之一就是削减了死刑罪名,由于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因其严厉性、残酷性、非人道性和不可纠正性而长期为人所诟病,死刑之存废也是学界一直关注和争论的焦点问题,然而,就我国现阶段而言,对死刑依然保持现状或轻言完全废除都不可取,更重要的应当是在刑事立法和司法适用上对死刑进行有步骤地、渐进式地改革。从此意义上说,《刑法修正案(八)》充分表明我国已进入对死刑的实质性改革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