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中源 《求索》2008,(11):83-85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在与时俱进地开发党的执政资源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地探索,集中体现为:解放思想,创新执政的理论资源;科学发展,丰富执政的绩效资源;务实为民,增强执政的合法性资源;保持先进性,拓展党的组织资源。  相似文献   

2.
谷宇 《岭南学刊》2009,(6):12-16
执政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增强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保护与开发执政资源的总体思路是:实现我们党长期执政的目的,必须牢牢抓住我们党的权力资源,不断创新我们党的智力资源,不断维护与开发我们党的人力资源,不断努力积聚我们党的物力资源。  相似文献   

3.
建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开发的阶段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适时地进行党执政资源的转换与开发.分别经历了重点突出意识形态资源的开发、经济绩效资源的开发、更加注重群众资源的开发和社会资源的开发.从而使党执政资源得到不断的拓展,党的执政地位得到不断巩固.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个党在夺取政权以后,都必须广泛地开发执政资源,为从事执政并且能够长期执政创建深厚的坚实的基础.我们在加强党的建设中,面对新世纪的形势与任务的要求,应该从政治、经济、组织、文化以及人民群众的拥护等方面,全面开发党的执政资源,切实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阶段党的执政资源流失、执政能力弱化主要表现在:合法性资源受到侵蚀,民众利益资源的获得出现障碍,主流意识形态资源的权威性明显弱化,开发和运用执政资源的经验不足。现阶段执政资源流失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自主性缺失,执政理念缺失,执政资源的再生和扩充机制没有形成,执政资源的流向缺乏全程监控。以执政资源的开发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必须明确执政的历史方位,强化合法性基础,构建利益表达机制,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赵中源 《岭南学刊》2009,(4):24-27,23
在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中,党的执政资源问题研究是一个前沿性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党的执政资源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相关观点、党的执政资源研究需要突破的问题等两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和述评。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自1949年取得执政地位以来,执掌全国政权已有65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执政地位并长期执政,是历史的选择,源自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来自党出色的执政成效。党执政地位的持续巩固,同样需要通过不断提高执政成效获得人民的认同。当前,党提高执政成效就要切实做到:合理利用和开发执政资源,提高党的执政效益;加强官德建设,提高党的软实力;坚持人民群众的最终评价权,从事实和价值两个方面考量党的执政成效。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剧烈而深刻的变迁,使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出现了一定程度上执政资源流失的现象.如何重新整合党的执政资源,使其能够适应新的执政环境,成为构建新的执政理念的重要基础.在新的形势下.要整合并遏制执政资源的流失.必须从理论资源、组织资源和权力资源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蔡雄杰 《前进》2006,(9):19-20
一、执政成本的内涵 政党的执政成本,通常是指执政党维持执政地位和政权运行,为推行自己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而耗费的执政资源的总和。执政的过程是对执政党已有资源的利用和耗费,同时也是积累、开发新的资源的过程。执政成本的内涵,从一般意义上说,有一定的物质消耗,可以叫做“显性成本”;又有政党本身的权威性、合法性、社会影响力等等,与之相对可称为“隐性成本”。“显性成本”通常足指党为维护执政活动即整个曰家机器运转,所付出的各级各类官员和公务人员的工资、福利支出和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的业务费和办公费支出,执政党推行改革而耗费的资源,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等。“隐性成本”主要指政党自身具有的组织、人才、作风等方面的优势程度,公众埘政党及其政治纲领认同度、支持力以及政党具有的对公众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等等。  相似文献   

10.
任春晓 《桂海论丛》2005,21(3):18-20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政治理论角度说,还可以从提升执政理念、扩大执政资源、改进执政方式和明确执政目的四个方面加以拓展。  相似文献   

11.
陕甘宁边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党的民族政策对于党团结少数民族,发展民族经济,巩固边区,扩大政治影响,开发执政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开发了党的民族民心资源、党的民族制度资源和党的民族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2.
地方党组织承担着整合社会和引导社会的功能,营造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党的基层组织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协调能力、引导能力结构性增长的过程,也是党的执政与社会生长的互动过程。对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要建立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必须根据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从民主训练和政治合作两个方面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使党能够充分代表和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转型,我们党执政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是民众对原有的政权系统的绝对服从度下降;二是党和国家原有整合组织资源方式被削弱;乒是民间组织日益发展,民主意识的增强,加大了党和政府对社会调控的难度;四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导致公共权力的腐败,使民众对党和政府权威认同度降低。要积极应对社会转型出现新问题的挑战,必须从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加强制度法规建设、加强政绩建设等方面入手,提升我们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我们党执政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根本性建设,始终重视从各方面提高执政能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依靠全党共同努力,有力地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同党所担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执政能力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特别是在领导社会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成效。  相似文献   

15.
执政合法性资源的获取就是执政合法性的建立过程,任何政党要想长久地保持执政地位,都必须不断积累执政合法性资源。从建国到今天,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执政合法性资源以意识形态为主导、以经济绩效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导的三个历史时期。新时期面对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社会矛盾和党风建设的挑战,应当贯彻科学发展和民生绩效的执政理念,巩固党执政合法性的群众基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积累党执政合法性的思想资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党执政合法性的制度资源。  相似文献   

16.
李东峰 《前进》2008,(7):26-2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二十次统战工作会议提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能最广泛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我们党执政兴国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充足的力量支持,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丰富党的执政资源、维护党的执政环境、  相似文献   

17.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统一战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这个命题的指出,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经验的新总结,对当前任务的新认识,对政党执政规律的新探索,而且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的新创举。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一部分,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统一战线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一)统一战线在整合党的政治资源中的功能和作用。政治资源是诸多执政资源中的一种,开发…  相似文献   

18.
司甜 《淮海论坛》2012,(2):12-13,11
所谓执政能力,是执政党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完成自己的执政任务。实现自己的执政目标所具有的素质、能量和水平。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能力。近年来,随着党的执政环境、执政条件、肩负任务的巨大变化,党的执政能力问题更加突出。而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体制和机制的科学性。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健全和完善党的各方面的制度,并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样才能使党不断地巩固和发展,提高党的战斗力。”^[1]  相似文献   

19.
200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从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基础、执政资源、执政环境和执政方式等六个方面系统地勾勒出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架构。提高执政能力,全党6600万党员人人有责,特别是担当一定执政责任的领导干部更是使命如天。  相似文献   

20.
党的执政资源,是指党在革命时期以及以往的执政过程中积累的、可以在继续执政中发挥有利作用的各种条件。党的执政资源既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既有内在的,也有外部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执政业绩,实现长期执政。除了具有先进性和执政能力较强等自身素质方面的因素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