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清代刑事技术对州县犯罪侦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如超 《政法学刊》2008,25(3):65-69
中国清代州县司法举足轻重,然而刑事技术发展水平及法律的统一规定造就了案件犯罪侦查方式的固化:并且刑事技术承担主体的分工产生了州县官与仵作的权力冲突与博弈;加之刑事技术发掘犯罪信息的有限很大程度阐释了州县官对口供的需求。由此可以理解,清代州县官案件认知水平的偏低导致人们把事实认知的问题转化为道德评判的问题,尽管中国很早废除了神判,然而把清官神圣化的心理意识贯彻历史始终。  相似文献   

2.
神判作为一种借助神灵的意志来介入人类行为之间的是非判断与纠纷处理的方式,其产生符合了当时人们的集体理性,并且在人们对公正性的追求上要比血亲复仇等形式更前进了一步。神判对现代审判制度有着一定的启示性,即应当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树立法律在法官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且现代审判制度应当在程序公正上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3.
神判是一种法文化现象,在世界许多民族和地区都曾普遍存在过.神判的方式多样,内容丰富,原始社会的宗教巫术仪式和原始生活习俗是神判的重要来源.神判实质上是一种纠纷解决机制,程序公开、审罚合一、野蛮与文明融为一体、无公诉与私诉之分、标准的不确定性与结果的确定性并存以及原始宗教色彩浓厚是神判的基本特征.神判对审判制度、诉讼制度以及西方国家诉讼的程序至上和宣誓证据有重要的影响,在法律的形成和发展方面,神判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中国虽然也有神明裁判的遗迹,但其影响却远不及西方.  相似文献   

4.
本刊和静讯和静县人民法院在民商事审判工作中突出辩法析理及判后答疑工作,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注重案件质量,提升案件服判息率,使案件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有机结合,做到案结事了,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法院组织法》也作了“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的规定。但是在我们的现实审判活动中,却存在一些无视法律严肃性的不正常现象。有的基层法院为了避免上诉审法院改判他们所判的案件,采取“打内堂”方式,把一些案件要定什么罪判什么刑的意见事先拿上去,要二审法院表态。个别二审法院在  相似文献   

6.
从古代至近代,神判为世界上许多不同地区的民族所使用,主要是在穷尽其他证明方法无法证明案件事实、法官对事实存在与否不能达到确信状态时,作为最后的救济。巴特莱特的《中世纪神判》一书是迄今有关神判的第一部系统的专著,该书描述了神判在欧洲自最早出现于蛮族法典时、经基督教社会、至近代欧美国家捉巫时期一千多年的历史。作者对中世纪欧洲的神判洞察深刻,分析到位,对于神判的起源、传播、运作、功能、规则、类型、终结以及替代性制度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论述,尤其讨论了13世纪前后神判的终结及其原因,批判了史学界有关神判运作及衰落的理论,提出了新的见解。但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从三方面作了批评。  相似文献   

7.
环境信访是人民群众通过信访方式求助于政府解决某项或某些环境污染问题的一种方式。2008年,安徽省合肥市环保局经开分局共受理环境信访投诉178件,平均周受理4.2件,环境投诉案件呈现数量大、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我们结合实践,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不宣而判”的做法应当纠正编辑同志:目前,个别基层法院对一些民事案件开庭审理后宣布另定日期宣判,过后却不经宣判直接将判决书发给当事人。笔者认为这种“不宣而判”的做法是违背法律规定的。宣判,即宣告判决,系指人民法院向当事人宣告对案件的处理决定。宣判的方...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不断提高我市公诉案件的质量,笔者对2000年至2002年10月底全市所有法院判无罪的案件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无罪案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以期给以后的公诉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山虎  肖丽 《法治纵横》2013,(20):47-47
乌鲁术齐市天山区法院的法官9月5日开庭审理一起行政诉讼案件时,感到非常棘手。判司机胜诉,容易导致一些驾驶员即便违章也不服从管理,使交警很难开展工作。判交警胜诉,也容易纵容个别交警肆意处罚,侵犯驾驶员的合法权益。进行调解,又违背了行政诉讼法的精神,根据这部法律的规定,除行政赔偿案件外,任何行政诉讼案件,都不能进行调鸺,这真叫法官不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11.
司法社会学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布莱克是现今世界法律社会学领域中颇有影响的人物。他的《法律的运作行为》一书为他赢得了卓著声誉。本文译自他的另一部著作《司法社会学》。文中从微观法律社会学的视角,着重探究“案件的社会结构”对案件处理结果的影响,指出在每起案件中,法律深受当事人、律师、法官以及警察社会特征和证人的讲话方式的影响,从而证明这样一个命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过是一个神话。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经济案件审判中,合同纠纷案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近年来,随着经济审判方式的改革与深化,合同纠纷案件的审判模式和审判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但合同纠纷案件裁判文书的质量确令人担扰。具体而言,合同纠纷案件的判决书尚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为事实与证据表述时联系得不紧密,判理部分说理性不强,文书用语不规范,这与人民法院的地位不相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法院的案件质量和社会形象,应进行必要的改革,提高叙事叙证的清晰度,说理的透彻性,用语的规范性,切实体现人民法院的司法公正,维护法律的尊严,以更好地为经济…  相似文献   

13.
处理刑事自诉案件的五字工作法殷树檀,穆成柏审理刑事自诉案件,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办事,同时,又要针对自诉案件的特点,从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出发,正确、及时、稳妥地处理好刑事自诉案件。结合审判实践,运用“收、查、调、捕、判”五字工...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曾经盛行过一些荒谬而野蛮的刑案“神判”法,如强迫嫌疑人将手伸入热油锅或沸水,将嫌疑人捆绑抛入水中或猛兽笼中,要求当事双方决斗等等,如果嫌疑人在这些过程中受到伤害,人们就认为这是神证实了他的罪行。以这样的方式来处理刑事案件,当然用不着绞尽脑汁去开展什么侦查、勘验活动了,但从相反的方面来说,侦查和勘验能力的不足本身也是除迷信以外“神判”盛行的重要肇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判后释法就是在裁判文书送达时或送达后的一定时间内法官就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采信、裁判理由、法律适用的含义及程序等进行答疑释理,使当事人明白案件涉及的法理和情理,消除疑问。判后答疑有利于提高当事人服判息诉率和自动履行率,达到民事诉讼案结事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一司法实践中,由于知识产权诉讼案件中的待证事实多涉及专业性、技术性问题,法官大多又不懂技术,对待证事实难以识别或认定,故往往需求助于各专业或行业的专家或技术人员。这些待证的专业性、技术性法律事实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专利侵权纠纷案中,将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与原告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利特征比较,判断二者的技术特征是否相同、是否等同,即被控侵权物中的技术特征与案件所涉专利权利要求中的相应技术特征相比是否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产生了基本相同的效果;判断被控侵权产品是否与原告外观设计…  相似文献   

17.
晏楚兴 《法制与社会》2011,(13):146-146
姚建龙博士《超越刑事司法》一书对少年司法的历史和本质进行了详细探究:社会发展延长了人们的少年时期,少年司法得以产生,成人社会控制少年的需要是少年司法起源与变迁的真正动力。同时,该书启迪了现实的少年司法实践,那就是在扬弃中改进少年司法,在设计少年案件与成年人案件分案处理机制、特殊审理机制以及判前判后的帮教等等制度时,需要一种特别的关切。  相似文献   

18.
贪贿案件有罪判决率低或处理偏轻是惩处此类犯罪存在的突出问题。据笔者调查,某区检察院1998年共立案侦查贪贿案件13件,法院作有罪判决的仅2件。贪贿案件诉不出、判不了、判无罪严重影响了办案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是办案质量不高的体现。本文拟结合工作实践,就贪贿案件有罪判决率低的主要原因及如何提高有罪判决率谈些粗浅看法。一、贪贿案件有罪判决率低的主要原因(-)收集、固定、运用证据方面存在不少问题1.收集证据不合法、不全面、不及时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收集贪贿案件证据,要求合法、全面、及时、准确。否则…  相似文献   

19.
检察实务工作中,捕后判轻刑率存在偏高的现象.捕后判轻刑一方面说明审查逮捕案件质量有缺陷,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不到位.本文以某基层检察院近五年来捕后判轻刑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捕后判轻刑案件的特点、规律及原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检察机关在办理自侦案件中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时进行录音、录像、其作为证据在具体运用中有不少值得研究的地方。如该种证据属刑诉法规定的七种证据中的哪一种;如证明力如何刑判,其制作时应遵循哪些法定程序等等,结合办案实践,笔者试对其中若干法律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