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兵役行政法律责任是在兵役活动中有违反兵役法行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承担的行政性质的法定不利后果,根据责任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国家工作人员承担的行政处分、军人承担的军事行政处分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承担的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三种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十一章对何种违法行为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形式做出了专门规定,但在实践操作中仍然存在内容笼统、处罚标准不清等问题。科学界定拒绝、逃避兵役义务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一步细化相关处罚内容与措施,对《兵役法》中兵役行政法律责任的相关问题做出法律解释,将有助于明确违反兵役法律规范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为促进公民自觉履行兵役义务与国家兵役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
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的损害,而提起的诉讼。1990年10月1日我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诉法》)开始实施,《行诉法》的目的之一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行诉法》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诉法”)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现在的问题军队这一大块,如果把军队排除“行诉法”之外,那么,这不等于说“行诉法”所保护的公民合法权益,在穿军衣的公民身上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吗?再者说,一旦遇有军民互涉的行政争议诉至军事法院,或诉至人民法院的时候,又该怎样处置呢?本文就军事法规、规章在行政诉讼法中的作用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好地体现国家与社会对义务兵及其家属的优待,鼓励适龄公民积极履行兵役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以及《上海市征兵工作条例》的规定,制定此办法。  相似文献   

5.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其中的第61条第2款规定:“在战时,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征召或者拒绝、逃避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比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第6条第1款的规定处罚。”鉴于司法实践的需要,本文拟就上述条款所涉及到的预备人员的刑事责任问题发表浅见,供军内外司法工作者共同探讨。根据新兵役法第61条第2款的规定,预备役人员违反兵役法而构成犯罪,需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构成要件: 第一、该类犯罪主体必须是预备役人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诉法”)规定了行政诉讼合法审查原则,同时又规定了合法审查的依据是法律、法规,也可参照规章。由此就出现这样一个问题:行政机关依一般规范性文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被诉至法院,由于这些规范性文件既不是法律、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下简称“行诉法”)之规定,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不仅是宪法原则的体现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权能,而且也是保障“行诉法”正确贯彻实施的一项自我保护措施。何为行政诉讼法律监督之“外延”?即检察机关在何时、何阶段、何方面对行政诉讼活动实施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8.
行政诉讼的界限及行政法学研究的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纪念《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诉法)颁布十周年之际,《行政复议法》得以制定颁布。该法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行政复议范围和保障机制,①但同时也在某些领域缩小了行政诉讼(以下简称行诉)的受案范围。②可以说,既有进步,又有倒退,这种现象不能不促使行政法学者深思。行诉法颁布十年来,全国各级法院都设立了行政审判庭,受案范围不断扩大,全国受理的一审行诉案件呈逐年上升的态势。③这一方面反映出行诉法深得人心,行政相对人依法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增强;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某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水平与改革开放、依法治国的大潮…  相似文献   

9.
<正>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将自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贯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使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制度化、法律化,逐步走向完善而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服兵役的法律。各国所制定的兵役法,通常根据本国的具体  相似文献   

10.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这不仅是我国宪法的规定,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可是浙江省温岭市龙门乡应征青年梁海波却因逃避服兵役义务,被温岭市人民政府课以重罚。一宗旷日持久的兵役行政官司也因此拉开了序幕,并在台州大地掀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1.
法律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两种。 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有关法律,如《国务院组织法》、《兵役法》、《行政处罚法》等。  相似文献   

12.
政府法制编辑部: 我叫严光禄,是云南省邱北县腻脚乡腻脚村村民,今去信反映腻脚乡人民政府不尊重事实,对我儿严天伟以逃避兵役为由实施行政处罚一事。我国宪法规定,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送子参军是我们一家人多年的夙愿,做一名军人是我儿子梦寐以求的理想。1995年12月9日,我儿子严天伟光荣地入伍,成为一名武警战士,实现了全家人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相似文献   

14.
公民的开业权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星 《法商研究》2004,21(2):58-60
公民的开业权是指公民依法单独或与他人共同投资设立经济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不受干涉和限制的权利。我国现行立法仍存在直接或间接限制公民开业权的规定。因此 ,尽快修订有关法律、法规 ,强化公民开业权的法律保护 ,已是当务之急。对公民开业权的法律保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修订《宪法》 ,明确保障公民的开业自由 ;完善法律 ,降低企业设立门槛 ,从根本上保障公民的开业权 ;废止《私营企业暂行条例》 ,取消对在职人员开业的不合理管制。  相似文献   

15.
申诉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对有关自身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向有关国家机关申述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行为.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以及大量的行政法规等都相继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享有广泛的申诉权.但是,由于它分别规定在各种法律、法规之中,不少人有时对申诉的主体、范围、时间、方法等难以掌握和区分,因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申诉权的行使.笔者  相似文献   

16.
当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应当由其履行的义务,而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由谁来赔偿他们的损失呢?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看,《行政诉讼法》第11条虽然规定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或者不予答复的”;“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  相似文献   

17.
对于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有关规定,法院同样有权依照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新法优于旧法和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规则拒绝适用.所谓"法院对于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有必须适用的义务而只能拒绝适用规章",不仅有悖基本法理,实际上也不可能.拒绝适用并不意味着司法审查,其本质上是司法权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规范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的管辖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有关法律和规章的规定,结合公安机关的办案实际和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的特点,制定本规定。一、偷税案、逃避追缴欠税案(刑法第2 0 1条、第2 0 3条)纳税人为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向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登记机关所在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纳税义务发生地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纳税义务发生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管辖;纳税人为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需要向税务机…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完善士兵服役制度,提高士兵队伍素质,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现役士兵按兵役性质分为义务兵役制士兵和志愿兵役制士兵。义务兵役制士兵称义务兵,志愿兵役制士兵称士官,并依照本条例授予相应军衔。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为《行诉法》)施行20多年来,不断遇到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其修改成为必须推进的课题。对于法制度改革来说,须有实务界和理论界的富有成效的意见交换,而对《行诉法》修改过程中所涉及的焦点或者难点问题进行梳理并展开系统性研究,包括对行政诉讼公共性价值的确认,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评价分析,对修法的必要性、拓展受案范围、实现诉讼类型化、设置行政公益诉讼、完善审级管辖制度等进行思考,对诉讼程序的创新与整合、司法解释的定位等进行探索,则是《行诉法》修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