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名孕妇到医院做产前常规检查。医院B超检查结论为“胎儿未见异常”。可到分娩时,却生下了一个右手只有3根指头,左手肘关节以上部分全无。左脚只有2根脚指头,右脚膝盖以上部分缺失的肢体严重缺失的孩子。为此,这名产妇怒不可遏,以生育选择权被剥夺为由,将给自己做B超检查的医院告上法院。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成都市一名已有数月身孕的妇女到当地的两家医院先后共作了4次B超、彩超检查,4次的检查结果均为“双胞胎”。然而,当她来到第三家医院进行分娩时,医院只给了她一个婴儿。明明说是“双胞胎”,怎么突然变成了一个?是前两家医院“指鹿为马”,还是第三家医院另有隐情?2003年3月26日,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法院对这起离奇的“双胞胎”案件进行了公开审理。“B超”加“彩超”,小两口为“双胞胎”上保险方德刚与邓玉英是2000年年底在老家成都市新都区龙桥村结的婚。当时,方德刚24岁,在新都区一家颇有知名度的家具公司搞设计,而刚满20岁的邓…  相似文献   

3.
三家医院的三次B超诊断都说孕妇吴玉娥怀的是双胞胎。 然而,等到医院实施剖腹产手术后,却只接生出一个孩子。另一个孩子哪去了?是B超出错,还是另有原因?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准父母们”更加关注新生儿的健康,也更希望真正地能做到“优生”;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也为“准父母们”做到优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B超检查就是医院采用的较为普遍的检查胎儿是否正常发育和基本健康的诊断方法。但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在为一怀孕母亲作出了B超的检查报告单后,却引发了一场令人深思的官司。B超检查胎儿“未见异常”2001年初,刚满20岁的江津女子吴秀秀和綦江县小伙何宝贵经人介绍相识了,两人经过交往,迅速确立了恋爱关系。当年8月,热恋中的两人按照当地的习俗…  相似文献   

5.
2005年7月初,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组织全体干警和离退休干部到华山医院进行一年一度的健康检查。7月2日,是健康检查的第一天。上午,医生在为32岁的检察干部陈曦做B超检查时,发现他患有“巨脾症”。医院为了进一步确诊病情,立即通知验血的医务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将陈曦的验血报告做出  相似文献   

6.
妻子马艳丽一胞添了五个“福娃”,可没想到,五个“福娃”让父亲刘永旗深感生存之艰。见到记者,刘永旗大倒苦水。期望:想生出个“保障”我今年30岁,河南省杞县板木乡洼刘村人。有个女儿,多年期望生个儿子。2004年,我花2800元钱办来个二胎准生证。2005年,妻子怀孕了。这期间,我仍在浙江台州开车挣钱。妻子怀孕三个月到医院去做“B超”时,吓了一大跳:是三胞胎!害怕不准,她又到一家大医院去做“B超”,“确认”结果又让她目瞪口呆:是四胞胎!四胞胎可怎么养啊!别说四个,就一个已是困难。我母亲直摇头:养不成叫饿死还不如不要呢,干脆流产算了。岳…  相似文献   

7.
广西南宁市两个家庭,在养育了孩子14年之后,突然间发现孩子不是自己的亲生儿,而是在医院抱错了。这犹如在两个家庭投下了“原子弹”。为了让孩子“认亲”,他们做了种种努力,然而一直未能让亲生孩子回到身边。为此他们共同将医院告上法庭,索赔精神损失费等90万元。  相似文献   

8.
焦点     
《江淮法治》2009,(24):4-4
“尘肺门”事件 河南小伙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余波未平,经济特区深圳再现“尘肺门”。100多名来自湖南的农民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深圳的建筑工地从事孔洞爆破工作,由于长期吸人大量粉尘,多人经医院检查被疑患有尘肺病。但这些农民工没有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给他们出具职业病检查委托书,他们的职业病诊断因此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9.
案情简介陈某,男,2 0 0 0年8月1日生。其母王某(1975年9月生)于1999年10月底怀孕后(末次月经1999年10月3 1日,预产期2 0 0 0年8月7日) ,从2 0 0 0年5月11日孕2 8+ 起至2 0 0 0年7月2 6日孕3 8+ ,先后12次到杭州市某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其中于5月11日、7月5日、7月2 6日进行了胎儿B超检查,B超检查均报告未见胎儿有异常情况。2 0 0 0年7月2 7日王某因“停经3 8+ 、浮肿1月,血压增高半天”入住杭州某妇产科医院待产。入院后,一般情况可,胎儿B超检查提示:ROA ,活胎,胎儿后颅窝积液、宽约1.0cm。2 0 0 0年8月1日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下陈某,手…  相似文献   

10.
1 案例 1.1案例11.1.1简要案情李某,女,44岁,某年6月7日因“发现子宫肌瘤3月余”至某市人民医院就诊,医院于6月10日为其施行“子宫全切+右侧卵巢囊肿剥离术”。术后出现“右腰部隐痛不适”等症状,并逐渐加重,半年余后行B超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示“右肾积水,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  相似文献   

11.
在开始本期的话题前,我们先做一个自我测试,看看你对孩子的溺爱指数有多高?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回答下面的题目,每道题目都是单选. 1.您同意这样的态度吗:“给孩子足够好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是家长应该做的”? A.是 B.基本是 C.否 2.孩子提出要养一条蛇做宠物,坚持了好几个月,用各种方式哀求您,您会同意吗? A.会B.有条件的同意 C.不会 3.有人认为“不能强迫孩子,要跟孩子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见”,您的态度是: A.同意B.基本同意C.不同意 4.您是否喜欢把好吃的菜、孩子爱吃的菜都放在孩子面前? A.是 B.基本是 C.否 5.您对孩子非常严肃地下命令,您需要反复重复多次,孩子才会执行吗? A.需要B.不确定 C.不需要 评分标准:每题10分为满分.  相似文献   

12.
一名有妻室的男子,正当壮年,却因偏信“男人没有睾丸会更长寿”这一无稽之谈,瞒着家人,到一家医院请求医生为自己做了双侧睾丸摘除手术。“患者”的父亲认为儿子的精神不正常,医院不能擅自为像他这样一名睾丸没病的人做这种手术。为此将这家医院投诉到当地卫生局,并准备对这家医院提起诉讼。 这个手术到底该不该做、对“患者”施行这一手术的医院到底有没有过错?不仅“患者”的父亲及当事医生各有说法,卫生管理部门、法律界人士、医学专家对此也各有说法。请看新近发生在河北省衡水地区的这一给当前医疗及法律界出了一道“偏题”的新鲜事。  相似文献   

13.
南非女教师阿曼达在数年间,先后养育了数百名孤残幼儿,为其中的70多名孩子做了上百次手术,被孩子们唤为“南非妈妈”。  相似文献   

14.
雷思明 《中国律师》2009,(11):15-17
A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近年来由于学校在教改方面搞得有声有色。国内一些教育媒体先后对其先进经验做了广泛报道。学校因此小有名气,全国各地慕名前来参观“取经”的教育工作者络绎不绝。初二学生B是一名寄宿生。2006年某日中午,B因感觉身体有些不舒服,便跟班主任说想回家休息一会儿。考虑到B家离学校并不远(步行约15分钟),班主任准许了。在回家途中,B突然一头栽倒在地不省人事,路人发现后打电话报“120”。经医院紧急抢救,B最终还是未能活过来。事发后,B的家长找到学校,要求校方赔偿40万元。  相似文献   

15.
案例资料某女,36岁、自称某年1月23日晚被其丈夫打伤。28日早,以上腹部疼痛急诊入院。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腹式呼吸存在,全腹软,无肌紧张。上腹及友季肋部压痛,尤以左季胁下明显。无反跳痛。肝脾未扣及。左肾区压叩痛存在,肠鸣音减弱。血常规检查无异常。左下腹穿刺,抽出淡红色血水约0.stnl。B超检查提示;“脾大,牌破裂不能排除”,其住院期间病情稳定。4次B超检查均提示:脾破裂不能排除。但多次血常规检查无进行性贫血。经保守治疗79天,“痊愈”出院。同年3月6日,对该女的伤情进行法医学鉴定。依据其自述,数次B超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6.
韩水芳  张幼平 《证据科学》2007,14(4):269-270
案件情况 患者汪某,女,33岁。于2005年8月3日因“停经40天”就诊于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B超提示早孕,并于当日在该服务中心行人流术,刮出组织约2g。术后患者因仍有恶心等早孕反应,于9月5日到某乡镇卫生院就诊,查B超提示“宫内妊娠约70天大小”,遂返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查B超,与乡卫生院结果相符,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工作人员陪同下赴某三级医院妇产科就诊。  相似文献   

17.
<正> 男,25岁,1990年12月19日下午被多人用拳脚击伤腹部等处,当时觉中上腹疼痛。当地医院对症治疗。10天后患者因中上腹持续隐痛就诊县医院。体检发现皮肤、巩膜黄染,肝功能检查:黄疸指数30u、GPT200U、HBsAg阳性,诊断为“黄疸性肝炎”给予保肝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黄疸进行性加重,曾有陶土色大便2次。次年1月26日B超检查提示:肝内胆管及胆总管扩张,胰头探得4.3×3.0cm实质性肿块,疑  相似文献   

18.
王小艳 《江淮法治》2009,(19):54-54
我是一名在北京打工的“留守儿童”的母亲,不是我狠心,农村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为了能让孩子读得起书,我只好抛家舍子到城里打工,可离开家又不能很好地照顾和教育孩子。由于工作不稳定,带孩子过来读书不是折腾吗?我也知道这样和孩子缺乏有效的沟通,但如果不是为了生计,谁愿意这样做呢?  相似文献   

19.
与医源性相关的输卵管妊娠破裂死亡法医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破裂死亡的特点。方法对1990—2005年10月间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14例输卵管妊娠破裂死亡尸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死亡病例以31 ̄34岁之间居多,职业以农民、个体户、待业多见。孕次和流产的关系分析表明,其妊娠破裂以生育过、怀孕2 ̄4次、流产2 ̄4次居多。危险因素以宫内安置节育环、不育症为主。输卵管妊娠死亡多发生在区级医院及个体卫生所,以菌痢治疗多见。尸解所见均为腹腔积血,病理观察见绒毛组织结构,且符合失血性休克的病理改变。结论孕龄期妇女应注意月经期,出现闭经及腹部不适症状应急时到医院做检查,医院同时应做HCG检查及B超检查以便做出正确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刚做妈妈的年轻妇女。去年十月,我在医院生产时,医院未经我本人同意,把我生产下来的胎盘拿走。当时我丈夫要求医院把胎盘还回我们。但医院却以“把胎盘拿去做胃药,不需产妇同意”是其贯例为由,拒绝归还。请问,医院这样做是否合法?读者海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