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家韵 《传承》2010,(21):146-147
清末民初有桐城派"殿军"之称的马其昶所著《庄子故》,不仅深得庄生哲学之旨,同时对《庄子》文学品评也颇具特色。而《庄子故》对《庄子》的文学品评偏重于文章结构的梳理,这一特色的形成主要与马其昶的桐城派作家身份以及当时的八股科举取士制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要想弄清所谓的庄子的"自由"概念的具体内涵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庄子究竟要摆脱什么样的束缚、不受什么限制,就应当从对庄子用来表达"自由"概念与"自由"概念有关的那些词语分析入手.本文从"游"、"化"、"解"、"放"等概念分析了<庄子>的自由思想.  相似文献   

3.
<庄子>中含有丰富的伦理思想.庄子思想的重点放在了个人身上,从"法自然"的理论出发,将"道"作为人的本性,提出了自然人性论.认为顺从天道,并形成了在险恶的世俗环境中"逍遥游"的自由伦理观.庄子自由伦理思想中的有益成分为当代解决人的自由发展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庄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资源,这首先表现在对自然生态之生命性、有序性、联系性这三大生态美学基本属性的深刻认知上;其次又进一步体现在对主体"此在"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认知和对生态人生的践行上;再次是庄子站在具有生态意味的立场上,否定人类中心主义,批判所谓"有为"和"文明"对自然生态的危害和对纯真人性的异化,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认识的相对性出发,探讨庄子认识论的特色,认为庄子认识论具有相对性,但并非相对主义.庄子认识论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其最大特色即是凌轹百家,独标新价值.庄子并不是历史倒退论者、不可知论者,其思想也并不完全是唯心主义.<庄子·内篇>里不见庄子彻底否定文化知识的片言只语,拿外篇、杂篇来给庄子认识论定位并不十分可靠.  相似文献   

6.
<逍遥游>中"鲲",包含有小(鱼卵)和大(鲸鲧)的双重含义,这对矛盾的含义在庄子思想的观照下,具有代表了阴阳的生命力,并在鲲意象中如阴阳两极一般互相涵化、包蕴一体,以无形之小(阴)和无形之大(阳),总括宇宙、周流不息,从而使鲲成为道和万物之原的象征.同时<庄子>以"鲲"发端,以这一意象对道的完美阐释内涵,消解了整部<庄子>的言说,构成了一个庄子语言观下的终极反讽.  相似文献   

7.
庄子是先秦时期唯一关注生死问题并且对之进行了深入思考的思想家.在庄子的生死智慧中,以<齐物论>中"生死一如"的同一哲学为基础,把生死问题放在自然大化中来理解,生死被看成气之聚散的气化过程.正是在这一自然天命观的主导下,一方面实现了"善始善终"、"安时处顺"的死亡超越,另一方面完成了达生适性的本性回归;并在此基础上对儒家生死观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哲学元典的魅力就在于其诠释的无限可能性.<庄子>哲学博大精深,对其解读也是见仁见智.到了近代,章太炎用"平等"观解读<庄子>,认为<庄子>是一种关于自由平等的救世哲学.这个认识的出现,是章氏针对近代历史所开的一剂救世的药方,同时也开了一个先河,即以现代思想去解读古代经典.  相似文献   

9.
刘生良 《思想战线》2011,37(5):73-78
《庄子》文学思想的基本观点主要有天地大美、"虚静"养神、"以天合天"、"言意"之辩、遗形取神、"法天贵真"以及文艺否定论的"正"与"反"等。庄子在《寓言》、《天下》两篇中对自己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更是现成的、别具一格的文学创作论,也是我国最早的象征、浪漫文学创作论。  相似文献   

10.
王青松 《传承》2008,(14):98-99
要想弄清所谓的庄子的"自由"概念的具体内涵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庄子究竟要摆脱什么样的束缚、不受什么限制,就应当从对庄子用来表达"自由"概念与"自由"概念有关的那些词语分析入手。本文从"游"、"化"、"解"、"放"等概念分析了《庄子》的自由思想。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佛道。庄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庄子虽然生活在两千多年前,但其哲学思想却历久弥新,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可以说,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献中,《庄子》一书无愧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尽管关于庄子思想的研究文献早已汗牛充栋,但在新的时代和新的语境中,如何理解两千多年前庄子的思  相似文献   

12.
庄子养生论中曾多次谈到了读书、创作对养生的作用和意义,文学活动成为庄子静养延寿的一种重要手段。庄子静蓄厚养的养生观念与文学活动中特别注重凝练人的内在生命力在一定程度上相契合,文学养生逐渐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鲜明特色和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3.
在《庄子》内篇之"命"的思想谱系里,具有使命、命运、命名、生命等多重含义,相应地,庄子正是试图从拒绝使命之"命"、安顺命运之"命"、悬置命名之"命"、保全生命之"命"等几个方面来实现生命的安顿。无疑,这些安顿生命的实现路径,构成了庄子的一套独具特色的安"命"哲学。  相似文献   

14.
《松州》2014,(1)
<正>一、"大鹏之境"不逍遥于丹教授在她的《〈庄子〉心得》(自序)中说:但愿千心万心,有感有悟,性情所至,以庄子之名给自己一些华丽豪迈的梦想,让生命境界摆脱"有用"事功,化为鲲鹏,畅意一回天地遨游……显然,于丹教授是把鲲鹏之境,看作"逍遥"之境了。台湾大学哲学系傅佩荣教授说:在"大鹏南飞"寓言中,庄子提到一些小东西对  相似文献   

15.
以西方诠释学为参照系和对话者,中国哲学呈现为以经典为基础的哲学之思,以经典为依据,是哲学之思的主要形式,"天人之际"是其所指向的主要对象。在诠释者与文本之间,不同的视域相激相荡,意义不断生成,郭象注《庄子》作为哲学事件,代表着一种成熟,它不仅表现在郭象注《庄子》时对诠释者与文本愿意之间矛盾的解决思路中,更表现在郭象《庄子注》中所表达思想内容即"游于羿之彀中与独化于玄冥之境"中,儒与道,名教与自然,人的现实关怀与精神超越在此得到了安顿。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徐复观从艺术化的哲学角度对《庄子》进行“再发现”,他对《庄子》艺术精神的揭示与对《庄子》美学的深度发掘,对启发思考《庄子》具有审美倾向的人生态度多有裨益.文章以徐复观对《庄子》艺术精神的阐释为研究对象,旨在厘清徐复观所诠释的庄子艺术精神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相似文献   

17.
作为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徐复观从艺术化的哲学角度对《庄子》进行"再发现",他对《庄子》艺术精神的揭示与对《庄子》美学的深度发掘,对启发思考《庄子》具有审美倾向的人生态度多有裨益。文章以徐复观对《庄子》艺术精神的阐释为研究对象,旨在厘清徐复观所诠释的庄子艺术精神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相似文献   

18.
乔海东 《传承》2009,(20):140-141
《庄子》中含有丰富的伦理思想。庄子思想的重点放在了个人身上,从"法自然"的理论出发,将"道"作为人的本性,提出了自然人性论。认为顺从天道,并形成了在险恶的世俗环境中"逍遥游"的自由伦理观。庄子自由伦理思想中的有益成分为当代解决人的自由发展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调元《〈庄子阙误〉跋》认为焦竑《庄子翼》卷末所附《庄子阙误》为杨慎所著,焦竑不题杨慎,是想"据为己有"。实际上,焦竑《庄子翼》卷末所附之书是宋代陈景元《南华真经章句·阙误》,并非杨慎《庄子阙误》。杨慎《庄子阙误》是在改写陈景元《南华真经章句·阙误》基础上,即把陈景元"校语"放入《庄子》原文中,并将陈书所引《庄子》原文改作"校语",再加上《庄子难字》中的部分"音切"内容而成。  相似文献   

20.
《庄子》梦寓言──中国梦文学的开山鼻祖蒋振华中国的梦文学(以文学形式写梦的叙述性作品),在整个中国文学的庞大家族里,是常常被人们冷淡和忽略的一个旁系。其实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庄子》之前,许多作品就有关于梦的记载,如《论语》中有“不复梦见周公”的条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