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家制定法和民族习惯法的特点在于前者具有统一性、规范性、普遍性、强制性,后者具有多样性、特殊性、伦理性、自觉性等。透视西部乡村少数民族婚姻现象,可以感受到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在婚姻领域有四个方面的冲突:1.普遍正义与特殊正义的冲突;2.现代法律文化与传统法律文化的冲突;3.“移植法律”与本地民族特点的冲突;4.国家意志与地方权力的冲突。应当化解冲突,实现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积极融合。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客观存在是不容回避的。作为主要在民族地区适用、调节其社会关系的秩序规则.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民族地区源远流长,影响深厚,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从习惯以及习惯法是法制的基础以及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的积极特性角度看,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与国家制定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然而,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同时存在较多的冲突。在国家法治推进、二者冲突难以避免的现实情况下,一个实现二者对话的制度安排是绝对必要的。文章以维吾尔族继承习惯法为例对于民族地区的习惯法文化与国家法的关系问题进行浅谈,认为应该通过民族立法解决二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羌族有着灿烂独特的民族文化,尤其在民族习惯法方面卓有建树.羌族民事习惯法和国家制定法是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如何处理国家制定法与羌族民事习惯法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历史上,两个文化系统不断地交流碰撞,产生了各种冲突,需要寻求解决之道.笔者认为应当在此问题上正本清源,回溯历史,分析两者的冲突,提出和合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4.
文化认同的相关原理,包括文化认同的内涵、意义、形成的特性、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瑶族习惯法与国家刑事制定法存在的差异、冲突,包括文化、制裁的规定、争议处理的程序、制裁的方式,两者各具特点,各有优势与不足.瑶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良好融合的路径,包括: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优化国家法治体系并提升综合治理能力,改良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民族文化引入乡规民约中,习惯法的善良成分进入国家法的资源库;加强民族、国家法文化的宣传力度;适当借鉴国外、其他地区、其他少数民族的经验,完善相关立法、执法、司法.这些举措是保护民族法文化资源,传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巩固民族平等、团结、和谐的关系,实现我国现代法治建设的多元进路.  相似文献   

5.
文化、信仰和理性:民族环境习惯法重生的三个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在国家制定法边缘的民族环境习惯法是我国民间习惯法文化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法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现实表达。消弭国家制定法与民族环境习惯法之间的紧张和挤压关系,使民族环境习惯法在现代法律体系中获得重生,是回归自然秩序和谐的法文化传统、重塑法律信仰精神和重归法律对价值理性关切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6.
羌族有着灿烂独特的民族文化,尤其在民族习惯法方面卓有建树。羌族民事习惯法和国家制定法是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如何处理国家制定法与羌族民事习惯法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历史上,两个文化系统不断地交流碰撞,产生了各种冲突,需要寻求解决之道。笔者认为应当在此问题上正本清源,回溯历史,分析两者的冲突,提出和合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7.
“法律多元主义”的风靡使我们理性对待民间法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法律多元的具体操作却无法趋一,当下中国依然面对着如何处理民族习惯法文化与主流法文化的冲突。通过对彝族习惯法及习惯法在彝族社会适用的透析,能为我们在看待民族习惯法文化与主流法文化的冲突中找寻到理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笔者首先从法规范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法律二元格局存在的现实性,这是本研究的前置性问题;其次,笔者论述了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制定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之间的冲突以及国家和市民社会应对这一冲突的所采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国家统一法的变通和法律规避;最后,基于前述研究,笔者以为,无论以何种方式解决法律冲突,国家法与民族法的妥协与合作不失为处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法律冲突之良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凉山彝族的婚姻习惯法也在不断的蜕变当中,全面掌握彝族婚姻习惯法现状对彝区法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彝族婚姻习惯法的主要原则包括:同族内婚、家支外婚、等级内婚.其许多方面都与我国的法律原则相背离.我们应就凉山彝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调适和司法实践的合理性运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习惯法作为内化于少数民族内心深处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民间规则,具有深厚的历史传承、文化根系和生存土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可轻视。黎族在长期生存繁衍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习惯法,而这与现存的国家法之间存在许多冲突和矛盾。通过列举其在纠纷冲突中的表现,探寻其中缘由,分析国家法与习惯法失范与衔接,以求促进黎族习惯法与华夏法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11.
论广西少数民族习惯法文献收集与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少数民族习惯法,文献和史料是不可或缺的考证支撑.然而,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广西少数民族习惯法缺乏完整而系统的文献记载,需要研究者从各种途径和渠道进行一点一滴的发掘和搜集.笔者从自己收集和整理文献的经验出发,认为收集和整理广西少数民族习惯法文献,主要有以下四个渠道:一、直接到少数民族聚居区收集和整理习惯法文献;二、从史书中收集和整理广西少数民族习惯法文献;三、从古代文人的笔记、杂著、游记、见闻录、地理方志中收集和整理;四、从地方通志中收集和整理少数民族文献.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区际法律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各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应属于区际法律冲突,结合其特点,用实体法规则方法与冲突法规则方法解决中国区际法律冲突各有其利弊和可能性,但中国目前应由各个法域自行制定各自的区际冲突法规则。  相似文献   

13.
20年的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保障我国少数民族自治权利实现,解决我国多民族族际关系问题、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和国家统一问题的行之有效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但也面临着不断发展和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本文就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现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新建议、新对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是其自治权的最重要体现,但这项极其重要的权利,却未能得到充分行使。只有深入分析民族地方自治法规与一般地方性法规的关系,才能对自治法规的性质和地位有准确的定位,更好地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与进步。  相似文献   

15.
危机一缓和一发展是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运行的基本规律 ,中美之间综合国力对比悬殊及美国的称霸战略和冷战思维 ,是美国在对华关系上不断制造麻烦、危机的根源 ,中美两国利益上共同点大于分歧点 ,决定了两国关系冲突而不对抗 ,危机而不破裂。  相似文献   

16.
WTO法律适用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必然会产生WTO法的国内适用问题。依据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一般原理 ,WTO法具有优先于我国国内法的效力 ,国内法不得与之相抵触。因此必须排除当前国际法适用中的某些障碍 ,从立法、行政和司法角度积极创造条件 ,为我国在WTO法构建的“游戏规则”中成为真正的赢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试论经济全球化的矛盾性法律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TO作为各成员国或地区之间贸易自由化政策与贸易保护政策的矛盾结合体,对我国"入世"后的法律需求呈现出矛盾性.我国应当从矛盾的两个方面,就自由与干预、接轨与对抗、趋利与避害的法律需求,研究符合我国国情和利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简谈限制外国法适用的一项制度--外国法的查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对外国法的查明这一制度的探讨 ,来了解限制外国法适用的一种制度 ,并对外国法查明制度的概念 ,方法以及无法查明的情况作出论述。  相似文献   

19.
党内法规如何与国家法律相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就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相协调论述克服的办法及对策,以求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相互辅助,从而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在西部开发中保护民族传统知识是实现人文与自然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由于民族传统知识本身面临着生存危险、西方“生物海盗”掠用的危险,而西部开发可能使其雪上加霜,我国中央及西部地方政府已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现代财产法、民族习惯法、有关国际法是西部开发中我国民族传统知识保护的基本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