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00年7月5日~7日,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在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的基础上,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和部署了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本刊从本期始,将连续发表在本次会上的部分交流文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2005年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总结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工作的基本经验,分析了面临的新形势,对如何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如何以时代的要求来审视高校德育工作,以发展的眼光来研究高校德育工作,以改革的精神来推动高校德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高校德育工作,使高校德育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家基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它标志着香港进入了过渡时期的新阶段。在九十年代的今天,加强对香港法学教育的了解和研究,增进大陆与香港法科院校的学术交流与联系,进一步扩大彼此间在法学领域里的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系统地介绍香港的法学教育并就若干重要问题作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重要谈话精神,适应新形势,努力开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吕福源同志作了大会工作报告。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探讨这次会议的主题,本刊摘编了吕福源同志这次工作报告的部分内容刊发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与国外相比却显落后。在注重理论教育的基础,加强职业教育是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我国现行课程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做出适当调整,切实突出实践性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推广案例教学法和诊所式法律教育。  相似文献   

6.
法学教育应当将法学理论教育与职业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但现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法学教育应当借鉴欧关等国的法学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创新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加强法科学生的法律实务技能训练,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试论法学的特点和法学教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法学的特点和法学教育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法学是一个庞大的、分类较细的学科,法律解释是其重要特征,并具有突出的知行统一品性。根据法学的特点、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状况,法学教育应该以培养法学通才为目的,准确解释现行法应当是其主要内容,并且实行知行统一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法律诊所教学是一种创新型的法学教育模式。法律诊所在教学中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增进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加强学生对法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而且突破了传统的法学教育教学模式,增强了法学教育的整体效果;通过法律诊所教育,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增强实践教学能力;同时使法学教育本身在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思维提升、法律信仰形成方面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面向21世纪法学类专业课程体系之研究》教改项目系列论文之一。基于对面向21世纪法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思考,本文主要从新中国法学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法学人才面向新世纪必备的素质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并以国家教育部专业调整后的“大法学”为前提,对法学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了基本框架,提出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等一些历久弥新的话题,以期对法学教育的课程建设为所帮助、启迪。  相似文献   

10.
中央深改组通过的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具体制度和措施,为法学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封闭的法学教育体系、轻视法律职业技能、忽略法律职业伦理的培养模式无法承载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赋予法学教育的重任.为此,应改革法学教育,明确法学教育机构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基础地位,加强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法律职业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河南法学教育的现状调查入手,对法学教育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法学教育经费投入、师资结构、课程开设、学制设置、招生对象、培养层次、培养渠道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法学教育的特点及实际需求,分析了河南省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重新的评价和认识,尝试用全方位的视角,对河南省法学教育进行系统的思考和制度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从而为河南省法学教育的有效改革提供有益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12.
在依法治国由理论探讨转向实践选择历史过程中,湖南法学教育抓住这一契机获得了蓬勃发展,它无论在法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还是在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更新方面都获得了重大发展,这是湖南法制建设史上一个巨大成果。然在依法治国背景下兴起的湖南法学教育却缺乏面对入世后应采取的决策研究。其实,入世不仅会对湖南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同样会对教育尤其是法学教育产生重大影响。WTO就是为世界贸易自由化提供国际市场竞争统一规范的框架体系和国际通行规则的国际经济组织。从本质上看,WTO是一系列法律规则组织起来的并用这些  相似文献   

13.
学生违纪的根本原因是学生个体发展中的心理和认识问题,当然和学校的德育工作也是密切相关的。近年来,高校学生违纪、违法现象的日趋严重已引起广大德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和重视。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违纪现状、违纪心理,并进一步阐明对违纪学生的教育对策,以期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使得高等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高等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所面临的挑战,论述了能够适应这种挑战的法学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提升法学教育层次、拓宽专业方向、提高人才素质及面向基层汲取活力等具体设计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和举措  相似文献   

15.
由国家检察官学院主办、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检察院和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民检察院共同承办的“法律方法与检察官思维研讨会暨首届《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笔会”,于2008年4月19日-20日在张家港市成功召开。国内著名学者、法律实务界权威及知名法学期刊的资深编辑近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法学研究方法、法学论文写作方法、法学期刊编辑方法、检察理论与实务研究方法及张家港市检察院取保候审实证研究、《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的定位、回顾与发展等五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次会议为法学界与检察实务界、编辑与作者提供了多角度的交流平台,在拓展法学研究方法、推动检察理论研究创新、改进法学论文写作方法及规范法学期刊编辑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课程项目化是法学教育本质的遵循,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载体,学生和教师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但从目前看,法学课程项目化教学存在教师传统学科式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具有形式化倾向、体系性不足、有效教学监控体系欠缺以及师资队伍与项目化教学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应促进法学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合理设计法学课程项目化教学体系并加强项目化教学实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带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较低等问题已经引起了法学教育界的高度关注。虽然人们已经对“法律毕竟是一门实践的学科”这一理念基本达成了共识,但如何使这一理念转化为现实仍然是值得探讨的热点。在分析当前法学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两方面积极探寻解决方法,将是公安院校法学教育走出困境、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面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改进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对探讨高校德育有效性有着重要启迪意义。当前,要加强高校德育有效性一是要正视现实,走出困境。其中重点是要把德育列入高校党政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树立高校德育新观念、德育工作要有创新、加强高校德育队伍建设等;二是要开动脑筋,抓出实效。即通过加强行为规范训练、宣传典型、树榜样、参观党史展览爱国主义教育等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高校德育工作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做好德育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德育首位”,真正把德育作为高校的首位工作来抓;必须充分发挥“两课”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坚定不移地突出爱国主义教育;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增强育人意识,大力开展“三育人”;双管齐下,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重视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意内容、形式、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法学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学高等教育培养的应是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型法律人才 ,各教育机构法学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教育资源本身的共享性 ,决定了建立法学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成为法学高等教育急需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注重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实践的同时更要加强对法学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从校内、高校间、高校与法律职业团体间、高校与社会间、高校与国外教育资源间等几个途径着手 ,实现全社会的教育人力资源共享 ,以便取长补短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型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