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政府所倡导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反映了我国对国家安全问题的全新理论和战略思考。对"中国新安全观研究"的研究主要从专著、博士毕业论文和期刊文章三个方面反映,就有关安全的概念、中国新安全观的特点、中国新安全观的形成、中国新安全观的实践及有关对新安全观的质疑五个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要进一步深化中国新安全观研究,就要从对"中国新安全观"所涉及概念的明确和进一步界定,搞清楚"新安全观"研究与"中国新安全观"研究的关系和构建"中国新安全观"理论体系三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1997年3月 ,中国在同菲律宾共同主办东盟地区论坛信任措施会议上 ,首次提出适应冷战后亚太地区各国维护安全的新安全观。中国认为 ,维护国家安全 ,必须彻底摒弃冷战思维 ,积极探索维护和平与安全的新途径。1999年3月26日的日内瓦裁军会议上 ,江泽民主席明确提出 ,必须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安全观 ,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合作”。经济全球化是中国新安全观形成的背景 ,经济全球化的一体化、分散化、开放化、两重化和政治化的特点使中国的新安全观具有普遍性、复杂性、相互性、共同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经济全球化的一体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新安全观的研究已使人们对安全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人们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研究。安全的对象到底是国家还是包含更广泛的主体等一系列问题相继被提出,主张扩大安全概念范畴和用建构主义进行安全分析的哥本哈根学派①应运而生。我国新疆恐怖主义活动使中国也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现实的恐怖主义威胁,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对策是保持国家稳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与邻国的争议,建立国际安全新模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国际维和与救援行动,加强军备控制与裁军及扩大对外军事交流与合作,是新安全观理论的具体实践.我国新安全观理论对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与地区的和平与安全,进一步开拓我国外交活动的空间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后冷战时代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形成了关于国际安全合作的新安全观,即抛弃冷战思维,进行真正的以缓解安全困境为目的安全合作.安全合作必然涉及到行为体的意图和认知因素,防御现实主义通过研究发现了可以通过合作避免不必要冲突的可能空间.但是在高风险的安全领域,使合作可能变为现实则需要特定的互动模式,在中国新安全观所指导下的安全对话可能是一种可行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中国官方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关注和重视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先是以"新安全观"的名义,在国际场合提出一种非传统的国际安全观,后又以"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提法,在中国国家安全实践中表达了一种非传统的安全威胁观,最终在2002年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非传统安全观。此后,中国的非传统安全观不断发展和丰富,在理论内在逻辑上既有对安全构成要素的非传统认知,又有对安全影响因素和安全威胁因素的非传统认知,还有对安全保障问题的非传统认知,而且在这些方面又都包括了国际安全与国家安全两个领域以及国家安全中的对外安全与对内安全两个方面,因而成为一种比较全面系统的非传统安全观。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展开的国家安全论述,再次从安全构成要素、安全影响因素和威胁因素、特别是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彰显了中国这种既包容非传统安全问题又包容传统安全问题的综合性非传统安全观,其中最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开创了一条国家安全保障顶层设计的新思路,在法治尚不健全的中国具有强烈的非传统安全保障色彩。  相似文献   

7.
简论和谐世界观与新安全观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安全观形成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对新安全观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这体现了执政党国际理念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8.
大国崛起进程中往往面临安全压力增强的挑战,结盟成为缓解或化解安全压力的一种战略选择.近年来,中国崛起的安全压力有所加大,结盟与否也引发了热议.审视当前中国的不结盟政策,其原因并非政策失调或伙伴关系事实构建结盟,而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具有内在合理性.冷战后大国结盟已经不再,中国适时推出新安全观以摒弃结盟顺应了时代潮流.未来中国是否需要结盟必须基于国家利益的全盘考量,切忌因损失厌恶或基于未来的恐惧而盲目结盟.  相似文献   

9.
新安全观形成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时期。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在对新安全观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这体现了执政党国际理念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国家安全专章中强调“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对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国家安全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从逻辑起点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由“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原创性论断发展而来,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进程中对发展和安全辩证关系的准确把握;从内涵意蕴看,这一重要论述经历由“大安全格局”到“新安全格局”的一字之别,其背后呈现出新安全格局的系统性变革同新发展的契合;从实践路径看,应重点从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引领、运用系统思维与法治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基层基础等方面着力,把“新安全格局和新发展格局”一体推进、共同建设。  相似文献   

11.
2002年7月31日在斯里巴加湾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向大会提交了中国政府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该文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国政府关于国家和国际安全的立场和政策,指出了以行使武力和武力威胁为基础的旧安全观被以对话与合作为特征的新安全观代替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安全的涵义已演变成为一个综合概念,其内容由军事和政治扩展到经济、科技、环境、文化等领域”。自民族国家形成以来,维护国家安全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的最高利益和目标。以往的国际体系是一个弱肉强食,谁也…  相似文献   

12.
从学理视角对国际恐怖链条与安全问题进行理性分析,是国际反恐研究和国际战略研究的重要课题.安全是一个立体式的集约式的国际政治学概念;建立新安全观的逻辑前提是当今国际社会出现的国际旧秩序、帝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和极端宗教主义、非传统安全威胁等造成了一系列的恐怖安全困境.国际社会应当建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为其基本逻辑框架的新安全观,积极进行国际反恐工作.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把世界带入一场深重的全面经济危机之中,2009年之后全球经济放缓,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尽管国际安全格局与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没有发生转折性变化,但是从国际安全结构的视角来看,维持现有国际安全格局的因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深刻影响着目前国际安全态势。国际安全结构是指不同地区层次的各个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国际安全领域内形成的生存与发展状态,是一个融合了地区结构、内容结构与主体结构的三维复合体。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安全结构发生新的变化,表现在:国际安全地区结构多元,多种力量角逐世界格局;国际安全内容结构多样,传统安全势头加剧发展;非传统安全日益复杂,更加依赖国内政治保障;金融安全问题形成溢出效应,经济政治领域不稳定局面加剧;国际安全主体结构多层,行为体之间相互制约性增强。国际安全结构的这些变化表明,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地区性安全与全球性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等问题结合得日益紧密。严峻的国际安全格局发展态势需要中国准确定位国家安全战略,有效地处理与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安全关系,为国家和人民创造安全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培育应对安全威胁的国家结构性安全能力,更好地处理国际安全事务;广泛参与国际安全战略合作,尊重国际公约与国际规则,坚持国家利益,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安全局势的变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以维护国家主权、免受军事入侵为主导的传统安全视阈下的国家安全战略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新时期的国家安全战略应具备"价值理念的共存性"、"关注领域的广阔性"、"战略重心的多元化"和"战略举措的多样化"特征;新时期的国家安全战略措施应建立在对国情与世情、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综合考量的基础之上,明确国家安全战略目标与任务,注重国际合作,着重提升国家安全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国际安全研究》改版已经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的这份杂志得到作者的倾力支持和读者的无比厚爱,刊载论文的总体质量、刊物的学术声望都有大的提升,占据了国际安全研究领域的制高点,我们"办一份顶尖杂志"的梦想变得不那么遥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以便统筹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两个大局,更好地"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对于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来说,这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对于深刻变化中的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来说,也是一件具有长远影响的大事。可以预见,与维护和拓展中国国家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将被牢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发生后,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参加到一个国际反恐统一战线之中,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在这个国际反恐统一战线之中,国际反恐合作和各国的打恐力度都大大加强,使国际恐怖主义势力遭受重创。然而,由于导致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并没有消除,国际恐怖主义团伙依然十分猖獗。同时,由于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国际反恐统一战线又出现了裂痕。中国的反恐斗争和国际反恐合作在新安全观的指导下也取得了巨大成绩,但面临的反恐任务仍十分艰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恐怖主义和反恐怖主义的斗争将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存在,有时甚至还会相当激烈。因而,进一步加强国际反恐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恐合作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建设是新一代中国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外交举措,也是为世界协同发展贡献的新思路。从"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视角出发,为"一带一路"建设谋划安全的周边环境意义重大。综合地缘政治和民族宗教演变历史等因素,对"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将会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进行评估。总结既往国际警务合作经验,在突出"一带一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开展反恐警务国际合作四项原则。结合"四位一体"反恐警务工作模式,建议采取策略性的先应急、再情报、强侦查、重防范的工作思路,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军事、政治安全为主的传统安全观。传统安全观指导下的中国军事外交的对象较为有限,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军事援助的计划性不强,军事安全环境不容乐观,展示军队形象的窗口较为有限。冷战结束后,中国提出要摒弃带有冷战思维的旧安全观,树立新型安全观。新安全观自提出后,对中国军事外交的指导性作用日益加深。同时,军事外交也不断丰富着新安全观的内涵,成为践行新安全观的重要方式。回顾新中国军事外交的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成就辉煌。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军事外交不断突破,逐渐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9.
徐能武 《外交评论》2007,43(3):59-63
随着世界各国竞相进入太空拓展自身的国家利益,亟须有效的外交努力进行调适,以保证人类对太空的真正和平利用。但在太空安全的外交努力方面,目前存在着共同利益基础薄弱、外部强制力不足、基本理念和道义准则存异,以及权力分配结构失衡等困境。所有这些决定了摆脱困境只能走维护现有太空国际法框架、支持有关各方积极努力、倡导新安全观和抑制太空武器化的外交努力优先的渐进性路径,以求在注意太空技术特点的基础上,营造共存共赢的合作局面。  相似文献   

20.
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对美国的安全战略逐步做出调整,主要包括重视国际制度、修复联盟体系、重新评估大国关系、重视外交手段的使用、提倡无核安全等方面,其根本目的在于恢复美国实力,重振美国霸权。奥巴马政府的安全战略调整具有内在矛盾性,如在加强对话的同时强化美国价值观;在重视外交手段的同时为武力使用留下很大空间;在尊重国际组织的同时坚持保留美国自由行动的权力。奥巴马政府的新安全战略给中国带来了机遇,中国可以利用美国重估大国关系的机会发展更为友善的中美关系。但从现实中来看,由于美国始终坚持全球霸权战略,特别是美国重返亚太所带来的安全效应仍未完全显现出来,使中美关系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