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 本文对107具已知生前确切年龄的中国汉族男性干燥肋骨进行了研究。样本的年龄范围为17—76岁。主要观察了肋骨的胸骨端、脊柱端及骨体表面的形态改变,然后对肋骨的形态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肋软骨横切面的大体形态学变化与年龄的相关性及其法医学意义。方法通过对86例实际案例尸体(尸块)的解剖检验,对肋软骨进行横行切断,并对其横切面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检验。结果肋软骨横切面的大体形态学特征在颜色、结构和质地等方面随年龄的增长出现规律性的改变,这种变化受性别的影响较小。结论肋软骨横切面的大体形态变化与年龄具有很好相关性,可用于现场快速分析推断死者的年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寻找适合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年龄推断方法。方法 收集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法医室2000—2020年鉴定的91例未知名尸体的肋软骨、胸骨和耻骨联合3种检材,分别采用肋软骨推断法、胸骨推断法、耻骨联合推断法推断年龄,并将推断结果与尸体实际生理年龄进行一致性检验。比较不同检材推断年龄的准确性及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 使用肋软骨法,40岁以下的男性、女性、整体人群的推断误差分别为(0.608±2.298)、(0.429±1.867)、(0.493±2.040)岁,40岁以上的为(-1.707±3.770)、(-3.286±4.078)、(-2.625±4.029)岁,3组人群在2个年龄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胸骨法,40岁以下的男性、女性的推断误差分别为(0.921±3.019)、(0.452±1.451)岁,40岁以上的为(-5.903±5.088)、(-1.429±2.227)岁,3组人群在2个年龄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耻骨联合法,40岁以下的男性、女性的推断误差分别为(-0.204±1.876)、(0.238±2.477)岁...  相似文献   

4.
根据肋骨推断年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肋骨和全身其他骨一样,其形态一生都在变化.Kerley发现,青春期的肋骨胸骨端呈波浪状;中年期的呈杯状,有锐利的边缘;老年期的呈不规则状.最近,Iscan等根据Kerley的初步观察,把肋骨胸骨端作为测定年龄的又一可以实践的部位,先后用两种方法对其形态改变进行了分析.他们最初用的是成分分析法(component analysis),后来用的是阶段分析法(Phase analysis).iscan等认为,阶段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ATRFTIR)光谱技术分析长白猪死后肋软骨和肋骨组织随死亡时间推移的化学降解过程,为死后较长时间段内推断死亡时间提供可行的新途径和方法。方法猪放血处死后取肋软骨和肋骨离体置于20℃环境,后每72 h提取部分组织样本,进行ATR-FTIR光谱分析,并与对应死亡时间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肋软骨与肋骨FTIR的主要吸收峰峰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而其部分峰强比出现了不同时序性的变化趋势,并与死亡时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肋软骨较肋骨组织有更好的时序性。结论应用ATRFTIR光谱技术发现死后猪肋软骨和肋骨组织光谱学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有望成为基于光谱学推断死亡时间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胸骨在发育和退化的过程中,随年龄增长发生着规律性形态改变.国内外学者对胸骨形态变化与年龄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积累了一些宝贵资料,这些成果为研究胸骨三维重建影像的形态变化奠定了基础.三维重组技术的引入,有望引起利用胸骨推断活体年龄方法的突破性发展.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评估锁骨胸骨端骨龄对于推断青少年是否已满18周岁法定责任年龄具有实用价值,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基于X线检查,但由于锁骨胸骨端与相邻的肺、支气管、胸骨、肋骨及胸椎横突等解剖结构相互重叠,通过X线观察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时,较易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阅片结果,直接影响骨龄鉴定意见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学者运用薄层CT扫描技术评估锁骨胸骨端骨龄,并通过联合CT二维、三维图像重组技术,使骨骺形状、大小及位置得以清晰显示,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据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薄层CT扫描技术在锁骨胸骨端骨龄评估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分析薄层CT扫描技术运用于锁骨胸骨端骨龄研究的优势以及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我国青少年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变化规律,探讨CT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数据与生物学年龄的相关性,并建立推断骨龄的数学模型。方法通过对我国华东、华南地区684名15~25周岁青少年双侧锁骨胸骨端进行CT薄层扫描并VR三维图像重组,测量并计算双侧锁骨胸骨端骨骺最长径、干骺端最长径及其长度比、骨骺面积、干骺端面积及其面积比等数据,并建立骨龄推断的数学模型。再将50例训练样本代入数学模型,检验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左、右两侧骨骺与干骺端长度比、面积比在同一年龄组男女性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的数学模型表明锁骨胸骨端骨骼的发育规律与生物学年龄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所有模型的准确率都高于70.5%(±1.0岁)和82.5%(±1.5岁)。结论建立的骨龄数学模型的可操作性强、准确性较高。这不仅可与图谱法相互印证和支持,提高骨龄推断的准确性;同时,该方法对未来研究其他单一部位骨龄推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8岁年龄推断的法医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8周岁年龄节点在司法审判、移民、竞技体育中均有重大意义,18岁年龄推断是法医实践工作的难点之一,也是法医基础研究应面对的问题。目前常用的指标包括锁骨胸骨端、髂嵴、第三磨牙、四肢骨近关节端。18岁年龄推断的常用影像方法多样,包括平片、CT、超声、MRI,薄层CT是目前主要研究手段,但逐渐向无辐射的MRI发展。统计方法多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但其统计效能低,因此逐渐有作者提出应用ROC、数据挖掘技术等高功效的统计方法推断年龄。既往研究显示上述指标的完全发育成熟在18岁年龄推断中有一定意义,可用于18岁年龄推断,多指标的联合应用及高功效的统计方法将会提高18岁年龄推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薄层胸部CT图像,观察锁骨胸骨端继发骨化中心随年龄增长的时序性变化,推测我国北方地区汉族青少年锁骨内侧骨骺发育程度在年龄增长过程中的分布特点。方法评估1369例11~27周岁的北方汉族青少年锁骨胸骨端二次骨化中心的发育情况,并将其进行分期。结果在所观察的数据中锁骨内侧骨化中心最早出现的年龄是12岁,开始融合的最小年龄是15岁,达到完全融合的最小年龄是19岁。在所有分期中,发展到Ⅱa和Ⅱb期时,两性间锁骨内侧骨化中心发育程度有差异,女性发育要早于男性。结论作为最晚愈合的骨化中心,锁骨内侧骨化中心对于法医学年龄的推断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夏文涛  范利华  程亦斌  朱广友 《法医学杂志》2006,22(5):398-400,F0003
1胸部损伤的检验1.1胸部的骨性标志1.1.1胸骨角又称Louis角。系胸骨柄、胸骨体交接处,为一向前隆起结构,其临床意义为:计数肋骨顺序的标志,因此角恰与第二肋软骨相连接,故只需触及此角,其外即为第二肋骨,依次计数其他肋骨;标志左、右支气管分叉、心房上缘、上下纵隔交界部;其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Kellinghaus分级法对锁骨胸骨端薄层CT进行人工阅片分级,运用多种传统统计学方法以及机器学习方法构建青少年及成人早期年龄推断模型,探索机器学习技术在四川汉族人群年龄推断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491例10~30岁个体的胸部薄层CT影像,参照Kellinghaus分级法对所收集样本进行阅片分级赋分。随机选取10%的数据作为测试集,其余数据作为训练集,综合构建多种青少年及成人早期年龄推断的传统统计学回归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值(Mean Absolute Error,MAE)对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统计回归模型中效能最好的模型为三次回归模型,男性MAE值为1.34,女性MAE值为1.57;三种机器学习模型中,随机森林模型对男性的预测效能最好,MAE值为1.39;支持向量模型对女性的预测效能最好,MAE值为1.51。结论在锁骨胸骨端年龄推断模型的构建中,机器学习模型在年龄推断中的准确性有一定提升,但与传统统计学回归模型相比并无明显优势,机器学习方法在锁骨胸骨端年龄推断中的应用价值仍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对第1~7对成人肋软骨CT重建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实现成人肋软骨骨龄的自动化推断。方法 回顾性收集年龄在20岁~70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样本各625例,并通过容积再现技术(VRT)得到对应的VRT图像。通过图像预处理和数据增强之后,将其中的500例作为训练集,125例作为测试集,运用5折交叉验证的方法分别评估Res Net、Res Ne Xt、Dense Net及Google Net网络模型的性能,并将5折交叉验证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推断结果。结果 Res Net50网络模型在男性和女性数据集中都取得了最佳实验结果,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4.56岁和3.91岁,±5.0岁范围内预测准确率分别达到64.00%和70.88%,±10.0岁范围内预测准确率分别达到88.96%和94.40%。结论 与传统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相比,深度学习方法能够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并且大大提高了成人肋软骨骨龄推断的准确率、降低了预测年龄与真实年龄之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 1 简要案情某男,40岁,因合同纠纷案被强制执行过程中服毒(有机磷农药),即送医院,经洗胃和注射阿托品、肾上腺素等治疗,次日抢救无效死亡。尸长170cm,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6cm,口唇、指趾甲紫绀。胸部皮肤未见损伤,左侧第2~7肋骨,右侧第2、3、5、6肋骨,均在肋软骨外侧呈横断骨折,断端形态不规则,骨折处肌内出血,胸膜完整,双肺下叶浆膜下充血,支气管腔内和肺泡内见白色泡沫状液体,胃内容物为咖啡色液体,无刺激性气味,胃粘膜充血并有点状出血点。气相色  相似文献   

15.
18周岁作为从轻或减轻刑事责任甚至免于死刑的年龄节点,在我国司法审判中具有重要意义。人体四肢长骨骨骺、第二性征等在18周岁时已基本发育完成,而锁骨胸骨端骨骺是人体各大关节干骺端骨骺闭合较晚的骨骼。近年应用多元影像技术探讨锁骨胸骨端骨骺闭合规律的研究显示,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在18周岁年龄推断中有一定价值。X线、超声存在一定弊端,并影响结果的准确性。CT特别是薄层CT目前应用较广,但薄层CT扫描辐射较大,非诊疗目的的影像辐射不符合当今医学伦理。MRI是无辐射的断层影像,易于评估,是锁骨胸骨端发育推断骨龄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总结了锁骨胸骨端骨骺闭合规律在骨龄评估中的研究进展,分析并总结应用锁骨胸骨端骨骺闭合规律进行骨龄评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正> 某年8月14日下午在某村西南地机并内发现尸骨。通过现场勘查及尸骨检验,认定系一起凶杀案。我们采用江西省公安厅刑科所关于《根据胸骨形态变化推算年龄的研究》(《刑事技术》1988年第6期)材料提供的方法,对死者年龄进行了推断,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锁骨内侧端和肩峰端随年龄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尤其是内侧端骨骺愈合程度,对于30岁以下的年龄推断具有重要价值。国内外法医人类学家对锁骨大体解剖及影像特点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科研和应用基础。CT和MRI等影像新技术的应用将有望提高锁骨年龄推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对女性肋骨进行组织形态测量推断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人类密质骨的年龄变化规律 ,为法医学、人类学利用骨骼推断年龄提供新方法。收集 6 7例中国北方汉族女性右侧第六肋骨的中 1/3段 ,制作脱钙骨切片 ,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上测量 9项组织形态学参数 ,并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得到一个推断年龄的多元回归方程 :^Y =31 2 6 4+0 86 8X2 +2 86 6 93X4 +0 6 89X7-778 874X8-0 0 0 6X9,复相关系数和标准误分别是 0 92 3和 4 0 8。经 2 5例已知年龄的标本检验 ,预测年龄的误差在± 5岁以内的可达 84% ,误差在± 8岁以内的可达 10 0 %。结果表明 :应用肋骨的组织结构特征可准确推断死者年龄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74例成人汉族男性胸骨(19~48岁)的形态变化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胸骨上选定的7个形态变化标志点,依其各自的形态变化规律,制定出相应的等级评分标准。根据此标准对74例胸骨标本进行了观察评分。然后将所得原始数据和年龄一起输入电子计算机,求出由胸骨形态变化,计算年龄的多元回归方程: =10.78+0.82X_1+0.85X_2+0.80X_3+0.38X_4+2.51X_5+0.64X_6+3.02X_7±2.45 经方差分析表明P<0.01,回归高度显著。本文提出的胸骨判定年龄的方法,在无名尸骨的法医学鉴定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利用胸部正位CR片影像学变化判定年龄的方程,并评价其法医学意义。方法收集381例汉族成年人胸部正位CR片样本,其中男性208例,女性173例。选取胸部右侧第一肋胸骨端、左侧第一肋胸骨端、右侧第五肋胸骨端、左侧锁骨骨小梁和左侧锁骨松质骨网眼5项特征性指标,对351例样本进行描述评分,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条件的基本论证,建立回归方程。并使用30例样本对方程的准确性进行盲测。结果本文所选取的5项胸部正位CR片特征性指标与年龄的关系可以使用线性回归模型(P0.05);建立了1组全指标回归方程和2组分组逐步回归方程,全指标回归方程估计值的标准误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83岁和3.41岁,低年龄组(18~35岁)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47岁和2.79岁,高年龄组(36~50岁)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39岁和2.55岁;随机选取30例样本的盲测结果,误差在3岁以内的,全指标回归方程男性和女性分别为80.0%和73.3%,分组回归方程男性和女性分别为86.7%和80.0%。结论利用胸部正位CR片影像学特征变化可判定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