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现象学的诞生与洛克以后经验心理学的发展有着不解之缘。胡塞尔在晚期曾将通向先验现象学之途归纳为二:或者通过对既予的生存世界的反思、或者从对经验心理学的批判出发步入先验现象学(参阅《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因此,对经验心理学的研究和批判是现象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梅洛-庞蒂早期本身理论的形成正是从对格式塔心理学的现象学研究和批判开始的。《行为的构成》是梅洛-庞蒂的第一部著作。在该书中,他从行为(Comportement)  相似文献   

2.
空间的概念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哲学家们对于空间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梅洛-庞蒂则指出,应当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考察空间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一种视听格式塔:论梅洛-庞蒂的电影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45年,梅洛-庞蒂的基本哲学思想框架已经形成。在此背景下,他的思想开始向美学领域延伸。同年,他在法国高等电影学院的演讲《电影与新心理学》代表了他有关电影美学的基本思想,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一种在格式塔心理学眼光审视下的电影美学。这篇演讲稿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格式塔心理学的一般思想及其在知觉现象中的应用。第二部分讨论电影的视听语言能够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来解释。第三部分将电影、格式塔心理学同"当代哲学"(即现象学)联系起来,认为三者面临和探讨共同的问题。他的电影美学思想影响了诸如戈达尔这样的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对电影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关群德 《法国研究》2002,(1):102-107
作为哲学家的梅洛 庞蒂在哲学史上占有一个独特的地位。虽然他自称其哲学思想许多来自胡塞尔的启示 ,但是他对胡塞尔的理解对许多人来说却是一个故意的误解 ,也许胡塞尔本人也会这么认为。作为萨特的同事和朋友 ,他的哲学常常和萨特的哲学被认作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 ,然而 ,他在不同的地方或明或暗地批评了萨特的哲学观点。在其一生中 ,他对哲学的看法也有许多改变。前期他的哲学思想以《知觉现象学》一书为标志。按照一些人的看法 ,这就是他最重要的一部哲学著作 ,甚至也许是可以改变西方思想的一部哲学著作。在此书中 ,他大量引用心理学…  相似文献   

5.
张颖 《法国研究》2011,(2):10-19
梅洛-庞蒂将波伏娃的《女宾》解读为一部关于与他人共存的主体经验的哲理小说。这场形而上学剧的最大教益在于告诉我们,存在者不能是一个孤零零的意识,存在是“在世界之中存在”,这意味着他者将作为比我们自身更加基本的东西伴随着我们的世界经验的始终,于是,差异与冲突——更根本地说,相异性——将恒久地为人生带来不安。以对象化的方式来消除他者存在所带来的不安必然以取消主体的存在经验为代价,而主体对于自我的认识正是在自身与他者的差异和冲突之中逐渐得以确立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地缘政治学与战略心理学进行交叉研究文章发现,面对海陆复合型崛起大国,海权霸主更多表现出"知觉警觉"的特征,而其周边陆权邻国则更多表现出"知觉防御"的特征。前者倾向于根据权力的结构性对崛起大国采取积极制衡,而后者倾向于根据权力的关系性对崛起大国采取融合威胁的合作或推责。因此,只有当海陆复合型崛起大国对周边陆权邻国明显构成安全威胁时,才会促使它们同海权霸主结成制衡同盟。"腓力陷阱"可以被视为海陆复合型崛起大国因未能认清和利用海权霸主的"知觉警觉"与陆权国的"知觉防御"之间的战略分歧所引发的后果。更确切地说,失败的崛起大国不仅没有理解"知觉防御"的大陆原理本应是其分化战略中的有效支撑,反而因其周边外交的战略冒进帮助了海权霸主建立反制性同盟。对于已获得陆权支配地位的大国来讲,避免追求绝对陆上霸权的战略冒进,转而追求在"不平衡的多边均势"中保持相对优势,则会在"知觉防御"的大陆原理作用下促成周边国家争相推责,从而使海权霸主因无法在陆上找到足够有效的战略盟友而难以推行战略遏制。  相似文献   

7.
史乃兴 《德国研究》2004,19(2):71-75
期待可能性理论首先产生于德国,是指根据具体情况,有可能期待行为人不实施违法行为而实施其它适法行为.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根据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缺乏期待可能性的行为应减免处罚;通过对主观罪过的影响进而影响刑事责任的有无或轻重.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合理因素可为我国刑法借鉴.  相似文献   

8.
罗兰·巴尔特的《明室:摄影札记》一直被学界视为探讨摄影的当代经典文本之一。然而,不同于以图像修辞学或以媒介符号学为主导的影像批评理论,巴尔特在《明室》中将论述逻辑建基于对摄影这一行为本质的探讨。通过将摄影的本质确立为“这个存在过”,巴尔特不仅就真实的维度对摄影进行了现象学还原,他还就其过去的维度深入到潜意识的领域,将欲望主体对不可企及的实在界的哀悼呈现为摄影的第一个刺点,同时,摄影的第二个刺点即时间的显现则提示了摄影对象作为此在自身的必死性。《明室》对于摄影本质的动态揭示所彰显的,正是巴尔特后期思想中的哲学转向,特别是他从法兰西学院时期开始就已渗透于其整个写作当中的现象学-存在论立场,巴尔特的写作理论特别是“中性写作”观念的形成与这一哲学立场的确立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致读者朋友     
《新民周刊》2022,(12):F0003-F0003
(2022年第11期)亲爱的《新民周刊》读者朋友:感谢您多年来对《新民周刊》的厚爱!上海正处于抗击疫情最艰难的时刻,3月28日起上海开展新一轮核酸筛查,由于社区封闭管理,杂志可能无法及时送到您的手中,对此我们深表歉意。待各区域投递条件允许,我们将尽快补投递。您期待的《新民周刊》可能会迟到,但我们对您的牵挂一直都在。  相似文献   

10.
<正>2月的省人代会,新风扑面来。会风简朴-内容务实、高效。代表审议用心,提的建议精准;"一府两院"部门负责人认真回答代表提问,仔细记录代表建议。改革创新不仅在于顶层设计,也在于人大代表履职细节-在于民主法治的稳中求进-更需要有凝聚形成法治氛围的合力。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人代会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群众对民主政治进步有着新期待。  相似文献   

11.
马纶鹏 《新民周刊》2022,(34):66-69
须拥抱新技术,尝试新路径,坚持好作品,因为中国影视行业的长期价值预期从未改变。影视、娱乐、休闲消费肯定是未来稳定强健增长点。我们永远期待黑暗中的那缕光。  相似文献   

12.
网络空间大国合作不仅面临利益上的分歧,还面临更深层次的困境。网络空间作为一个新领域、新议题在认知层面对国家造成了挑战。只有在消除错误知觉、建立互信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合作和治理机制才能构建起良性的网络空间大国关系,维护网络空间稳定、和平与发展。本文以中欧在网络空间的互动为例,首先分析了大国网络空间安全困境的现状,随后深入分析了合作困境背后的错误知觉,最后提出了中欧在网络领域合作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张涛甫 《新民周刊》2012,(16):10-10
今年,正值邓小平南方讲话20周年,社会舆论热议改革,表达出对新一轮改革的高度期待。新华社16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在相当程度上迎合了社会的改革期待。但知易行难。事业单位改革。  相似文献   

14.
应琛 《新民周刊》2012,(21):35-37
理论上说,医患纠纷不是没有合法的解决途径:卫生系统,司法系统……但这些渠道往往被患者一方拒绝:"我们不信"。如今,人民调解的方式受到"重用"。不管是医院还是患者,都期待一个说话公正的裁判者。  相似文献   

15.
李剑鸣 《美国研究》2001,15(2):124-134
在<原则与妥协>的"前言"中,作者王希教授在简要回顾了国内关于美国宪法的介绍和研究以后,笔锋一转,言辞恳切地写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仍将继续期待一部由中国人写的、结构完整、史料翔实、分析深入、结论中肯的美国宪法史";因为"研究上的滞后势必影响我们对美国宪法乃至对美国整体的全面而中肯的认识".①在读过王希教授自己的这部美国宪法史以后,我们可以欣慰地说,他所怀有的"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化为了现实.这部著作是中文世界为数不多的几部美国宪法史之一,和此前出版的同类著作相比,其篇幅更宏大,内容更丰富,体例更完整;在学术理念、史实梳理、理论思辨和语言表述各个方面,可圈可点之处尤多.虽然其编印质量和译名规范并非无可挑剔,而材料取舍和某些观点也或容商榷,不过都无损于它作为一部上乘之作的光泽.  相似文献   

16.
《新民周刊》2012,(50):55-59
关于世界末日的传说在2012年下半年愈演愈烈,尽管大多数人都没有把真的把传说当回事,但对末日情结的着迷仍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多的认识。人们期待庸俗平淡或者严酷的生活有个终点,然后一切可以从头再来。2012年初,严寒袭击了欧洲。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一名妇女透过结霜的公共汽车玻璃窗向外眺望。她的眼神给2012的末日传说一...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3月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开局之年的人大行程、政治宣示、能动履职,蕴含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推进的新趋势,表达着对今后的政治要求和期待愿景,让人民更加自信人大制度。"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是人大主要任务"行程之一:履新讲话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刚刚履新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发表讲话:"坚持依  相似文献   

18.
张微 《法国研究》2000,(1):59-69
胡塞尔所创建的现象学,无疑是二十世纪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潮之一,但他显然无暇顾及美学,正如英国著名学者爱德华.S.凯西所说,胡塞尔“犯有忽视审美现象学的错误”。1他的这一缺陷,是由杜夫海纳和罗曼·英伽登予以弥补的。杜夫海纳在构建他的现象学美学理论体系时,提出了许多极富创造性的见解,而“情感先验”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这一命题丰富和发展了康德的先验哲学,对审美认识先验性条件的性质、功能和运行机制,作出了新颖而深刻的论述。虽然其局限性不可避免,但它在当代西方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却是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在北极自然环境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俄罗斯地缘类属身份从陆权国家向陆海复合型国家转变,这是北极地缘政治的关键因素。北极地缘政治的本质特征,则是俄罗斯发展区域海权与美国护持全球海洋霸权的结构性矛盾在北冰洋的具象化。本文为地缘政治理论和地缘战略心理学的交叉研究,以新的理论视角审视北极地缘政治态势,尝试构建由地缘类属身份、地缘战略心理和地缘战略行为构成的互动模型,分析北极地缘政治行为体的认知和动机。本文认为,海洋霸权国、陆海复合强国及其陆海邻国,基于知觉警觉、知觉审慎和知觉防御等地缘战略心理认知,表现出不同的地缘战略行为特征。海洋霸权国对陆海复合强国发展区域海权奉行实力威慑和同盟制衡的遏制战略;后者则奉行战略适度原则,为分化海权同盟实施防御性楔子战略,为平衡力量对比实施建设性稀释战略;陆海邻国对陆海复合强国发展区域海权倾向于合作和推责,但如果威胁感知加剧,陆海邻国将选择追随和投靠海洋霸权国。这进而导致陆海复合强国的战略适度转向战略集中,对海权同盟实施进攻性楔子战略,加强与域外国家合作以实施重构性稀释战略。  相似文献   

20.
一抹青     
姚谦 《新民周刊》2020,(1):90-90
2019年10月,与久违的罗大佑老师,有了第二次的合作,由好妹妹组合演唱的《一抹青》。一个月后,美国潘通pantone公布2020年的颜色——经典蓝。在他们官方的说法:经典蓝是一种稳固可靠的色彩,给人确信感,抚慰着每一个期待稳定者的心灵。这应该是巧合。当时和大佑老师讨论这首歌的方向时,我们就莫名地对于这虚实缤纷、荧光溢彩的世界,有着另一个方向的期待:穿越虚拟和真实交会的迷惑彷徨,说出一种醒悟,向开阔真实的期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