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6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跨文化交际这一视角,具体探讨商标翻译的原则及方法技巧。指出在跨文化背景下商标翻译必须超越商标本身的表层文化,而应挖掘其深层的内涵。文章并结合商标翻译实践,进而对商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技巧进行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商标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化,而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准确、完整地把握商标翻译的原则,熟练掌握商标翻译的策略和技巧对于树立商标品牌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翻译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商标名的翻译同其他任何翻译一样,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形式,也涉及到价值观念、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因素。商标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翻译,更是一种文化翻译。只有跨越了译入语的文化障碍,才能翻译出符合人们审美情趣和心理的译名,从而在目标市场上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语言交际活动。由于中西文化千差万别,因此,作为跨文化语言交际活动的一种形式,翻译离不开文化差异对其产生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角度,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翻译研究中一直以译者角色和翻译标准为重点,很少涉及读者的角色.翻译的本质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由此决定了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分析交际中读者角色和译者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读者与翻译标准的关系,提出了对目标读者的几种分类办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境外游客的日益增多,旅游资料的翻译显得更加重要。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中西方人们之间出现了跨文化交际。这就要求旅游翻译人员熟悉中西两种文化,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旅游资料在翻译时进行全面阐释,准确地表达出旅游资料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让境外游客了解中国旅游景观的文化底蕴,同时尊重西方文化,促进中西方人们之间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从而创立中国自己的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  相似文献   

7.
试析汉英词汇空缺互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英文化的个别差异性造成了两种语言的词汇空缺现象,但语言具有共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归化和异化为不同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可能。通过归化和异化来弥补翻译中的词汇空缺,可以正确传递原语信息。  相似文献   

8.
翻译作为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应尽可能地体现原作的文化意象,传递其文化内涵。文中探讨了《红楼梦》的英译本的一些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及意蕴,揭示了翻译中文化意象因处理不当而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文化意象的策略,以达到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不同国度之间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民族风情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本文着重就英汉语言、审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几方面所蕴含的文化差异对翻译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旨在让翻译工作者认识到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透过语言表层结构,把握其深层含义,摆脱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翻译障碍,从而使翻译既准确又可靠,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翻译作为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应尽可能地体现原作的文化意象,传递其文化内涵。文中探讨了《红楼梦》的英译本的一些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及意蕴,揭示了翻译中文化意象因处理不当而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文化意象的策略,以达到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彭莉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6):119-119,121
文化缺省指的是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被双方作为共享而省略的文化背景知识。文化缺省的存在是妨碍跨文化言语交际顺利进行的障碍。翻译者应该意识到文化缺省,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本文探讨翻译中文化缺省及其认知图式,并提出对其翻译应以“直译加注”为主,其它翻译方法为辅。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英语习语的常用翻译法及其理论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直译、借用和意译三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英语习语的翻译法。每一种语言都具有自己的强烈的文化色彩、地域色彩、民族色彩和宗教色彩。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必须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深刻理解源语文化的内涵,明白两种文化的生存差异,了解两种文化的相容之处。合理、恰当、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法,把翻译工作做好。任何一部优秀译作,无不是多种翻译方法综合运用的完美产物。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英汉商标互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中商标的翻译对商品在本土以外的销售情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各国文化的差异增加了商标翻译的难度。本文探讨了中英商标翻译中几种常用的方法并结合实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如果处理不当,文化翻译就会“名存实亡”。本文将通过分析汉英翻译实例,深入探讨如何达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换,并论证了文化翻译中的“对等”应是深层言内意义的对等,即达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换,以避免语用失效。  相似文献   

15.
景区旅游资料英语翻译规范的调查——以沈阳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对外旅游业的长足发展,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旅游资料的英文翻译规范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以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为研究基础,通过调查沈阳市旅游景区宣传资料的英译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翻译不规范现象,并指出原因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论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与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影响并制约着语词的翻译,诸如词汇方面、习惯用语方面、遣词造句方面、谋篇布局方面、修辞方面、以及价值观与审美取向方面等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英汉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从机械派、文化派及政治派等不同的翻译观出发,跨国公司可采取的语言策略也不尽相同,这将对跨国公司开展跨文化交际和商务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跨国公司应该根据自身特点,采取适当的语言策略,以便有效地组织和控制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这不仅有利于信息交流渠道的畅通,并且还会在文化和政治层面对跨国公司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任何翻译文本都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混合文本。混合文本有助于目的语文化中新语类的形成,有助于传播源语文化知识。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根据混合文本的特点,采取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翻译的文化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19.
从机械派、文化派及政治派等不同的翻译观出发,跨国公司可采取的语言策略也不尽相同,这将对跨国公司开展跨文化交际和商务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跨国公司应该根据自身特点,采取适当的语言策略,以便有效地组织和控制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这不仅有利于信息交流渠道的畅通,并且还会在文化和政治层面对跨国公司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翻译就是交际.而语用学研究话语如何在情景中获得意义,以及人们如何使用语言进行成功的交际.显然,它们统一于交际.事实上,语用学与等值翻译在交际框架下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研究两者的关系,既能扩大语用学的适用范围,又深化了人们对等值翻译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