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郭萍 《唯实》2000,(7):56-59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条件差异很大,东西部经济发展状况很不平衡。区域之间经济失衡的日益加剧,直接导致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不足,收入增长停滞,有效需求严重不足,进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制约。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非中国独有,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曾碰到过。了解东西部差距的成因,借鉴发达国家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对于加快西部大开发,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形成原因 东西部差距的扩大,既有长期积累的历史原因,也有区位因素与政策效应等客观原因;再加上中西部地区落后、低…  相似文献   

2.
刍议信息化与西部地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 ,由于各种原因 ,地区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这也是大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在以计算机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 ,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的 2 1世纪 ,以信息化带动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对于加快我国地区经济发展 ,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意义十分重大。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就最能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来看 ,1 978— 1 994年 ,东部地区人均GDP增长 1 0 5倍 …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的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很大差距。据资料载,1992年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东部占99个,中部1个,西部为零;全国365个亿元镇企业中,东部343家,中部22家,西部为零;全国592个贫困县,90%以上在中西部;8000万贫困人口中,有6500万人居住在西部。 东西部发展差距问题,是近几年来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应该承认,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现象,差距的存在和在一定时期内差距的拉大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将来发展了、富裕了,也不可能是同时、同步、同等程度的富裕。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平衡发展仍是我国区域经济的主要矛盾。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向来都不平衡,不仅省区之间不平衡,同一省区、县市之间甚至有些乡镇之间都有差异。当然,解决地区差距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已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今后15年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 从贵州情况看,这些年的发展,自己跟自己比算快的,但与全国比,特别是与沿海比,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都有很大差距,且差距越来越大。贵州1991年至1993年国民生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距的扩大,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任务.”在“九五”时期和下世纪初,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地区差距扩大的幅度控制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并促使其朝着不断缩小的方向转变,从而协调地区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是一条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集中反映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沿海与内地的差异上.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虽然各地区的经济实力都有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但从提高和发展的程度看,中、西部地区却未能与东部沿海地区同步发展,处于明显的滞后状态.中西部同东部之间,无论是绝对差距还是相对差距都在不断地扩大.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在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突出地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上,而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则主要是农村工业的发展不平衡.找出地区农村工业的差异,分析中西部农村工业落后的原因,培植中西部农村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缩少地区农村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一、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差异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起点和条件不同,有些发展快些,有些则相对慢些,使得地区之间的差距日趋扩大,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的重要内容,绝不能动摇.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要坚持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和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一是要看到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现象;二是要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正确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三是解决地区差距问题需要一个过程.主动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使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选择;也是欠发达地区确定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实施区域经济政策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及金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严重,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必须解决区域金融的非均衡问题。当前金融政策调整的着力点应是广泛动员内源性资金,吸收外源性资金,并对相对短缺的金融资源实现合理配置,实现东部地区进一步发展,中西部地区加快开放开发,三大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调整金融组织体系,提高金融机构融资效率   1.改革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设置模式。针对 80年代后期国有商业银行在中西部盲目按行政区划分设置县级分支机构且多数经…  相似文献   

8.
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理顺区域经济发展关系魏民区域经济是一个涉及资源配置和发展关系的综合经济概念。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主要作为生产力布局的资源配置合理性概念加以研究。在市场经济改革中,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扩大,由此产生的利益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9.
黄忠平 《唯实》2008,(3):57-60
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各国政府的主要政策选择。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应该是继续推进国内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用促进劳动力跨部门与跨地区转移的财政激励机制来兼顾空间的效率与公平。  相似文献   

10.
周石 《实事求是》2001,(2):43-45
我国国情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西部大开发为地区间平衡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一、我国地区间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 ,在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导下 ,国家集中力量建设东部地区 ,使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在获取市场信息、进行要素与产品交流等方面拥有比西部地区更为有利的条件 ,吸引了国内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流向该地区。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 ,西部地区在要素配置竞争和产品竞争中均处于劣势地位 ,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呈现日渐扩大的趋势。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当代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都已揭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据对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所作的数量分析,我们认为,自改革以来浙江区域经济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态势,但这种不平衡并没有导致原有的发达与落后地区继续向两极分化,而是趋向于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凸现和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这种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状态,我们称之为非极化性不平衡发展.本文对这种非极化不平衡发展的过程、原因及其政策选择作一探讨.一、区域非极化不平衡发展的理论界定与实证分析区域经济的不平衡通常可以从两种意义上理解:一是在静态的意义上考察某一时点上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二是在动态的意义上考察某一时段内各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差异性.动态的发展进程的不平衡性与静态的经济水平的不平衡性二者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静态的不平衡性可以是动态不平衡的起点和原因,也可以  相似文献   

12.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当下我国的基本现状,这种不平衡性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本文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基本线索,分析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剖析产生这种不平衡的内在动因,探讨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在总体增长的同时,地区发展差距扩大.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重要任务.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论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供给端表现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上。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但总体上安徽仍然处在产业链的中低端,附加值不高且区域内部经济存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文章基于区域经济的视角,总结安徽省内各城市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表现和特点,进而分析不同类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破解安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由于历史的、现实的、自然的、社会的诸多因素,我国地区经济在发展程度上明显地表现出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差异性。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在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共同繁荣、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中,在继承与发展的内在逻辑演绎基础上,形成了他们的区域经济发展策略思想。透视他们思想演进的轨迹,把握其精神实质,对于我们当前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自然条件又很复杂的国家。人口众…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及其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部大开发的实质是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由于我国地域广阔 ,东中西部以及每个区域内部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平衡的。本文希望通过探讨我国包括中部地区在内的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和政策选择 ,以期促进对西部大开发战略选择的理解 ,同时也提醒人们注意不是“东西”的中部地区的发展问题。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质就是要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实现区域之间的平衡协调 ,共同发展。但是地区差距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 ,许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也都曾遇到过这个问题。根据国内外的经验以及我国的特殊国情 ,我国…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一、历史留给共和国的地区经济发展的遗产追溯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明显地看出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迁移的历史过程,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旱已长期存在。从先秦到东汉后期,我国经济文化的重心都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一带。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迁移。唐朝后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在全国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至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迁移到南方。明清时期,东南沿海一带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该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显重要。18…  相似文献   

18.
一、走出“地区差距扩大无关紧要”的误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有所扩大。对待地区发展差距的扩大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妥善解决。然而面对平衡东西差距的呼声,有的人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东西部差距扩大危险论者是杞人忧天”,“对于东西  相似文献   

19.
地区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不发达地区主要是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国家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经济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东部地区由于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有利的地理环境,以及中央的“沿海战略”,率先启动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火车头”,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与全国平均水平及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步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明显加剧,直接关系着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为此,中…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以采,保山市隆阳区域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鲜明特点,各地也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目前隆阳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与发达地区还有不小的差距。进一步发展壮大隆阳区域经济,应从隆阳区的实际出发,制定鼓励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最终实现隆阳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