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山村走出的人,在躁动喧嚣的城市中打拼,很多时候不免陷入乡愁。山村的人,山村的树,山村的河,都会惹起一段乡愁。当朋友推荐《乡关何处》时,听到这乡愁味十足的书名,我立刻下了买书订单。一口气读罢这15万字的江湖漫笔,未遭遇意料中的乡愁,却品了几段独特人生。先写年少时节对故景、故人的错失,然后记述离乡过程及其后的悲凉,最后写再度返乡的感觉,在物是人非中谈岁月坎坷,忆世事无常,  相似文献   

2.
正"既然选择了农村,就要沉下心,让小山村彻底变个样。"唐山市丰润区火石营镇赵庄子村党支部副书记、大学生村官于刚几句肺腑之言,便是他植根基层、情洒山村的最好诠释。一于刚,是丰润农村走出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也曾有过多种考虑和抉择,但最终还是把事业扎根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成为一  相似文献   

3.
2008年初,一部题为《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的传记作品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作者张胜乃共和国元勋张爱萍上将的次子,他通过自己与父亲的心灵对话,讲述了一个英雄父亲的人生追求,表达一个军人儿子对父亲的理解与挚爱。张爱萍,这位从四川达县走出的农家子弟,15岁参加革命,戎马倥偬70余载,百战疆场,出生入死,一生敢说敢干,敢作敢当,善诗词,长书法,精摄影,素以"军中才子"、"马上诗人"名满天下。从热血澎湃的山村青年到文韬武略的共和国名将,他的光辉人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动人佳话,本文择取将军几个鲜为人知的人生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韩峰 《党建》2007,(4):19-20
在今年的人大会上,一位来自黄土高坡的老人,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他就是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八家梁村党支部书记乔占山。乔占山今年已经70岁了,从1960年开始担任村支部书记至今,先后5次被异地交流到贫穷、偏远的山村任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令记者感叹的是,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发扬延安精神,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使贫困的山村改变面貌。  相似文献   

5.
达县龙会乡张家山村是个穷山村,可村里有一位很受人尊敬的老汉--李洪才.他虽年近花甲,身子骨却很硬朗.李老汉祖祖辈辈都是本本分分的庄稼人,在山村倍受敬佩是因为他在庄稼地里有本事.他虽有一身种田的"绝活",但在这个偏僻、落后的山村,他的家里也比其他农户强不了多少.去年,李老汉"让位"了,补位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小儿子李春富.  相似文献   

6.
张怀武 《共产党人》2007,(19):49-49
"潜规则"是近年来在媒体上频频出现的一个新名词。这个词的创意者吴思,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曾任《农民日报》、杂志《桥》的记者、编辑,现为《炎黄春秋》杂志社副社长。对"潜规则"一词的含义,他解释说:"中  相似文献   

7.
周居霞 《实践》2008,(5):18-20
老知青孙奎连,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他富不忘本,以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响应党中央"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毅然放弃自家红红火火的企业,带着乡亲们的渴望和期盼,返回三十多年前下乡的山村,义务承担起鸡冠山革命老区新农村建设的重任,扶助山村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发誓山村不变不回家。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更加难能可贵,让人由衷地感动。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专程赴赤峰市宁城县,对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老知青进行了深入采访。  相似文献   

8.
一个军人作家,与贫困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5年的时间里,深入采访了21个省区的63个贫困县,一连写了三部关于贫困题材的报告文学(《托起明天的太阳》、《中国山村教师》、《中国贫困警示录》)。对于海军作家黄传会来说,他本职的创作任务应该是描写人民海军的生活。然而,因为良好的机缘,他与广大的农村,特别  相似文献   

9.
<正>杨元松给了山区的孩子们知识与梦想,孩子们也给了他灵感和激情。杨元松说,他将继续坚守在山村,为孩子们圆梦。"这是一部应该向所有人推荐的书,每一个读者都会从中获得正能量。"在京东商城搜索《中国留守儿童日记》,这样的评价比比皆是。这本书2012年出版,被《中国图书商报》等媒体评为"年度最具影响力图书"。其编者叫杨元松,是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的教师。他让山区留守儿童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陪伴孩子们快乐成长。他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近日被推选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相似文献   

10.
夏庆丰 《当代贵州》2014,(35):34-35
正铜仁市率先启动实施了山村幼儿园两年行动计划(2014—2015年),决定用两年时间建设2060所山村幼儿园,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把幼儿园办在山村老百姓的家门口,不让每一个农村学龄前儿童输在起跑线上。此决策已被求是《小康》杂志社评为"2014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  相似文献   

11.
正王洛宾在中国被誉为"西北民歌之父",虽然没有到过重庆江津,但他的出名和江津却有着一定的关系。这事得从地下党员张西洛说起。张西洛1938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重庆以记者职业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39年9月,他作为《新民报》记者,同中央社记者、《扫荡报》记者一起,冲破种种障碍,来到延安,采访了毛泽东。而后,撰写了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重要文章。皖南事变后,张西洛身份暴露。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逮捕,他和妻子在党组织的安排和当地开明人士的帮助下,疏散到重庆近郊江津县城。他仍以报业为掩护,秘密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和革命思想,其公开身份是《江津日报》副社长兼经理。  相似文献   

12.
辛子陵《走出〈共产党宣言〉的误区》一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得出的"消灭私有制"的思想是错误的,但他对《共产党宣言》采取主观武断、断章取义、歪曲事实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方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共产党宣言》中"消灭私有制"的思想是科学的结论,是任何人否定不了的。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新闻的传奇,也是出版的传奇。1936年6月,斯诺冒着生命危险,长途跋涉进入陕甘宁边区,他带着对红军和革命政权的许多疑问,想要"揭秘"所谓"赤匪"的真相。他是第一个在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的西方记者,事实吹散了斯诺心中的疑团,真相征服了这位执着的记者,他为英美报纸写了一系列的通讯报道,轰  相似文献   

14.
正1965年1月9日,毛泽东会见美国记者斯诺。斯诺说,不久前他在日内瓦参加了一次"北京问题专家"的学术会议,其中辩论的一个问题是,《矛盾论》是不是对马列主义作出了新的贡献。毛泽东接过话头回答:"其实,《矛盾论》不如《实践论》好。《实践论》是讲认识过程,说明人的认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又向什么地方去。"不久,他甚至极而言之地说:"我只有一篇好的——《实  相似文献   

15.
正1924年春,从湘西大山中走出一位热血青年,他辗转数千里,前往广州,准备投考黄埔军校。为了能参加革命,错过报名期限的他,甚至冒用他人之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谁能料到,当年的文弱书生,10余年后竟成为一代名将。他便是在抗日战场上功绩赫赫的郑洞国。郑洞国长孙、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郑建邦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刘海儿的专访,讲述了祖父晚年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6.
作为山村孩子的守望者,他无法享受大山外面那丰富的物质生活、现代化的便利交通、即时的信息交流……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他宁愿半生甘守清贫与闭塞。--采访手记  相似文献   

17.
10月10日上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开幕,上午会议结束后,代表们陆续走出会场。鞍山党代表冯志国随着人群走出来,记者正要上前打招呼,冯志国一眼认出了记者:“我记得你小李,你是《共产党员》杂志的记者!我们鞍山交警都爱看这本杂志。”  相似文献   

18.
王芳  龚其云 《共产党人》2004,(16):36-38
2003年,一幅名为《顽强的希望》的版画震撼了中国美术界。这幅作品摘取了2003年第二届中国美术最高奖——“金彩奖”。它的作者代大权是一位从宁夏走出的学者,也是中国当今美术界版画知名人士。今夏,得知代大权教授回到家乡银川探亲,记者千方百计联系上了他。在代教授儿时伙伴银川市书画院院长李宪家,记者见到了代教授。  相似文献   

19.
驱车行进在双流县长达35公里的锦绣东山观光走廊,沿途美丽的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走进"成都市新农村建设山区示范点"三星镇南新村,满眼是修葺一新的农居、挂满枝头的枇杷、整洁卫生的环境、笑逐颜开的农户……难以置信的是,仅仅一两年前,这里还是"又穷又乱"的穷山村.是什么"魔力"使穷山村变成了新农村?南新村党支部书记李贤清对记者说,在上级的指导帮助下,我们念了三条"经"--  相似文献   

20.
6月7日星期五上午,记者接到邛崃市回龙镇余山村四组村民、党员李成银的电话,对回龙镇集资修路有意见.李成银1957年入党,以前是邛崃粮食部门的职工,有两儿两女,女儿都已出嫁,大儿子顶替了他的工作.现在他和老伴、小儿子住余山村四组,小儿子在外打工,家有田地1亩,李成银每月有400元退休金,加上农业和其他收入,在村里生活水平属中等偏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