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现有足迹检验技术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足迹内涵的实质 ,决定了足迹检验技术的多样性和综合应用的可行性。行走习惯痕迹特征形成的科学理论依据及慎密的命名 ,以及传统的形象痕迹特征的命名 ,为研究足迹检验技术综合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足迹作为案件现场中常见的痕迹物证之一,在基层实践中对它的应用价值一直有不同的观点:一种倾向足迹无用;另一种倾向足迹万能。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对我国足迹检验技术的发展都是有害的,全面正确客观地了解足迹,应从足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分析,将来的足迹检验技术应向着科学化、自动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几种足迹检验技术和方法,探讨利用步态分析技术与足迹检验相结合进行足迹量化检验的研究方法,为足迹检验向科学化、定量化和标准化发展提供更加先进和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犯罪现场犯罪分子留下足迹是客观存在的,有时留有很好的完整足迹,也常伴留残缺足迹。残缺足迹是相对完整而言,而残缺足迹在现场提取率中占较大比重,在实际侦查工作中,要尽可能多地提取犯罪分子的足迹,对残缺足迹不能因其残而被忽视,因其缺而被遗弃,宁可取之,不可弃之。对残缺足迹,技术人员在检验中要坚持三个不放过:研究不透不放过,把握不准不放过,利用不好不放过。残缺足迹的检验在侦查破案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检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哪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解决,可用单一方法,也可用多种方法综合应…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有的公安机关的侦技人员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对采痕取证工作不够重视,特别是对现场足迹的发现、提取和利用方面就更为不足。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足迹综合运用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有必要就足迹的综合运用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部分人对足迹检验工作的认识有一定偏差,认为痕迹检验工作中手印比足迹重要,手印是物证之首,能直接认定人,足迹则不行(实际上足迹也可认定  相似文献   

6.
中国刑警学院的吴旭芒教授今年74岁了。他是我国著名的足迹专家。他的一生以足迹研究为伴,练就了一手绝活,留下了许多富于传奇的故事。吴旭芒教授不仅教出了许多追寻罪犯足迹的高材生,自己也通过足迹研究,破获了许多大案要案。  相似文献   

7.
中国刑警学院的吴旭芒教授今年74岁了。他是我国著名的足迹专家。在他的一生中,和足迹研究为伴,练就了一手绝活,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走入警界是一次偶然吴旭芒的老家在湖北。1950年,当地公安机关要侦破一起案件,其中牵涉到许多外文书信。于是,一位参与办案的公安人员就找到当时正在读大学的吴旭芒翻译这些材料。很快,吴旭芒就完成了这个任务。毕业后,他就到了省公安厅搞外文翻译。1954年由于工作需要,他被调到中国刑警学院。那时,学院正在初创时期,没有正式的教材,他们就自己编教材。教研室就把编写足迹检验教材的任…  相似文献   

8.
足迹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是依据人们在站立和行走时,与地面或其他承受面接触形成的脚掌或鞋、袜等形象痕迹。足迹是刑事案件调查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物证。随着犯罪形式的变化,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破案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为公安机关重视,这是由于足迹具有的特性所决定。信息化时代,除了要大力提高足迹检验技术水平,足迹信息化是利用穿鞋足迹和赤足迹微物证破案提供数据支持,使足迹信息化应用破案的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9.
足迹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是依据人们在站立和行走时,与地面或其他承受面接触形成的脚掌或鞋、袜等形象痕迹。足迹是刑事案件调查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物证。随着犯罪形式的变化,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破案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为公安机关重视,这是由于足迹具有的特性所决定。信息化时代,除了要大力提高足迹检验技术水平,足迹信息化是利用穿鞋足迹和赤足迹微物证破案提供数据支持,使足迹信息化应用破案的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74岁的吴旭芒教授,沉静得像一潭秋水,花白的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时间之犁在老人的额头,眼角、腮边刻下了深深的辙迹,也缩息着他的全部睿智和经历。这位闻名中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的足迹鉴定专家,毕生致力于各种痕迹,尤其是足迹的研究。他不仅能从一个人的足迹判断出其身高、年龄,还能准确地说出其形体特征,从而协助各地公安机关侦破了大量的疑难案件。吴旭芒教授在中国刑警学院(1982年前为公安部第一民警干校)执教40余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刑侦精英,他本人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1.
现场足迹能够为侦查破案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依据,而目前足迹的利用却存在着许多不足,足迹的分析和检验也存在着局限性。在综合利用现场足迹时,应将形象特征与步法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结合气味和附着物质的运用,充分发挥足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残缺足迹检验问题是刑侦实战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文章从赤足底花纹的分布规律及蹬、踏、压痕等步态特征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规律入手,首先研究如何确定残缺足迹的留痕部位,然后进一步根据残缺足迹进行年龄分析,为有效利用残缺足迹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恩良是《中国残疾人》杂志在1990年第一期报道过的人物。那时候,他一边开公司,一边兼着北京市西城区残联名誉副主席,40多岁,正当壮年,当时他说,希望为残疾人事业留下一些足迹,如今他已经70岁了,这足迹还在继续。这20多年他经历了种种变故,有过辉煌的业绩,也有过惨痛的失败,但他的身上似乎有一种精神一直没变。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由三个独立部分组成,分别论述了水印足迹的显现、静电吸附尘土足迹失败后的补救方法和成趟足迹定量化综合检验。前两部分内容中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印足迹与尘土足迹的PH值和成分与周国客体之间的差异,应用PH指示剂与足迹部分反应显现出蓝色的印痕,而与周围客体作用只显现出黄色或淡蓝色,这样就可清晰地显现出水印足迹和静电吸附失败后的尘土足迹。在第三部分内容中先取成趟足迹的步长、步角、步定作为综合检验的指标,先对所测数据进行Q检验,再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进行计算,若隶属度值大于0.65,则嫌疑人的步幅类型与现场作案人的步幅类型相同,若隶属度值小于0.65,则可排除嫌疑人。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光学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现场立体足迹进行无损提取和步态分析,进而对人身进行识别,将成为未来足迹检验的新趋势。通过实验对立体足迹的深度信息进行计算测量,对足迹压力步态特征的伪彩色图像进行分析比较,总结步态特征的稳定性及个体差异,为立体足迹步态分析和足迹串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如何快速、准确、科学的利用犯罪现场足迹,进行足迹分析检验,从而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是当前足迹检验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计算机已在足迹图象自动控制、自动识别及档案管理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完善足迹图象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充分有效发挥其作用,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足迹与脚印     
近年来我国出版的一些刑侦专业教材和技术资料,因编著者不同,对“足迹”和“脚印”这两个术语解释不尽一致,运用也不确切。有的认为“足迹”也叫“脚印”;有的把形象痕迹部分称为“脚印”,而把步法痕迹单列;有的完全以“脚印”代替“足迹”,故有“赤脚脚印”,“穿鞋脚印”,“穿袜脚印”之说。这直接影响到教学和实际工作中“足迹”、”脚印,,两个术语的理解与运用。笔者认为,“足迹”与“脚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不能等同混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迅猛发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和作案方法日趋智能化、复杂化,现场其他可利用痕迹越来越少,但是现场足迹的遗留却是作案人难以避免的。因此,足迹检验技术的作用也愈显突出。在足迹检验鉴定过程中,常常碰到犯罪人的足迹与样本足迹个别特征相符合,但其蹬痕、踏痕等部分种类特征却存在一定差异,这就给检验鉴定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为了合理地解释二者之间的差异,是本质的还是不同的行走速度造成非本质的差异,本文从实际出发,测量统计了不同人在不同行走速度(静立、走动、跑动、跳动)时平面穿鞋足迹样本的蹬痕直径、跟压半径和踏痕半径,以及踏痕、蹬痕、跟压等步态和步幅特征之间的搭配。根据具体实例的数据并配合直观图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讨论分析;并对各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现场足迹的检验对于确定作案人数、排除嫌疑人员、提供侦查方向等工作意义重大。本文通过一起特大盗窃爆炸物案中对现场遗留足迹的检验,阐述了现场足迹临场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高毅 《警察技术》2021,(3):54-57
以往对足迹步态特征检验的基础理论研究都围绕着人在行走时足迹压力的稳定性而开展研究,但在足迹检验实践中,也应从同一人体在行走时步态的变化入手,分析人在不同状态时步态的变化和其特定的稳定性。由于人的不同行走状态可以用步幅作为一种限定指标,从传统的足迹特征理论出发,运用Foot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实验对象在仅改变步长条件下的行走过程中,足底10个区域的压强峰值进行测量以及比较其差异性,研究同一人在不同步幅下的步态情况的变化幅度和相对稳定性,以及特定步幅下不同群体的步态差异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同一人在不同步幅下的足迹压力并不稳定,但同一人在特定步幅下足够稳定;并且在限定步幅的情况下,不同群体的步态压力系统存在明显差异。从而验证步态在特定步幅下有着较高的稳定性和极强的特殊性,因此应当将步幅特征体系引入到步态检验的研究和鉴定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