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西方文化人类学的中国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前提条件之一,就是打破传统的学科研究对象的分割模式,把中国56个民族各个形态的文化纳入研究的视野,用结构主义和系统论的思想给予新的统合。中华民族文化学以中国民族学、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人类学作为理论来源,将典籍文化、民间文化;汉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和各区域、各形态的文化纳入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整体结构之中,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探讨,其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将有利于推动实现西方人类学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人类学的理论特点之一,就是坚持整体性的观点,以…  相似文献   

2.
紫萍 《今日民族》2007,(1):42-46
尹绍亭,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教授、博导,云南大学生态环境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云南大学人类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云南民族博物馆副馆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生态人类学、人类学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保护等。近几年来,分别主持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湄公河流域的人类生态学研究、东南亚民族生态的比较研究等国际合作项目。出版了《一个充满争议的文化生态体系——云南刀耕火种研究》、《云南物质文化——农耕卷》、《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等个人专著。主编《云南物质文化丛书》、《边地文化丛书》、《民族文化生态村——云南试点报告》、《民族生态——从金沙江到红河》等书。其中《云南物质文化———农耕卷》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云南物质文化丛书》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相似文献   

3.
民族旅游是一种以民族文化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资源进行的旅游开发。基于人类学基本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取得的文化研究成果对民族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人类学的文化研究、文化变迁理论、田野调查等方法、民族平等观念等方面阐述人类学研究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各民族在适应所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背景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在跨文化跨区域的经济活动中,民族文化等众多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相际经营原理》一书正是在这一前提下,通过在贵州的田野调查资料,将西方经济人类学理论与中国实情相结合,提出跨"相"经营的理论,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经济人类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陆的民族生态研究(1950~201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绍亭 《思想战线》2012,38(2):55-59
60年来,中国大陆的民族生态研究成果显著,相关的学术史著作对此已有论述,但尚缺从具体的理论研究取向进行的审视和梳理。根据中国大陆民族生态研究的多样性,可将其归纳为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经济文化类型和文化生态区、生态人类学、民族植物学、民族生态学、环境人类学六个研究类别,对其逐一评论,可以对此领域的研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回顾。我国民族生态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国际学界关系密切;而目前我国民族生态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本土化理论创新和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为对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对于构成民族重要因素之一的文化,从来就是非常重视研究的。传统民族学对于“文化”的研究更为重视。在欧美一些国家还把民族学称之为文化人类学。在国际上民族学研究中有许多和文化有关的术语,如“文化区”、“文化层”、“文化圈”、“文化中心”、“文化边缘”、“文  相似文献   

7.
论历史人类学与西南民族文化研究--方法论的探索宋蜀华一、历史人类学与民族历史学近年来,作为人类学分支学科之一的历史人类学(HistoricalAnthropology)日益受到重视。它以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族群及其文化为研究对象,与历史民族学(Histo...  相似文献   

8.
苏永前 《思想战线》2012,38(5):33-36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文学人类学为标志,中国文学研究出现人类学转向的趋势。90年代以后兴起的文化诗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转向。前者在有关"文化"的理解、对于文学现象的文化解释、文学观念的起源研究方面,均受文化人类学的影响;后者则直接借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学”之所以在90年代以来备受民族学界、文化学界关注 ,其缘由一是民族学过去较为欠缺文化研究 ,①而文化学若脱离具体实证对象易流于空泛 ;二是“民族文化学”是一门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为研究对象的边缘性交叉学科 ,它在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文化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中嫁接、孕育而脱胎 ,它尊奉文化人类学为背景学科、母体学科 ,吸收百年来人类学理论精华 ,从中寻找理论解释 ,建构适用于特定对象的研究模式、原则及方法。这一尝试 ,体现了该学科建设参与者在人类学本土化实践中的努力。《民族文化学》 (张文勋、施惟达…  相似文献   

10.
在"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的当下,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肩负着什么样的时代使命?如何看待和发挥好人类学的作用?这是新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简言之,人类学对中国的社会发展至少有三个明显作用:人类学能够提供一种"和"的思想与观念;人类学能帮助我们了解和认识自己,也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人类学是我们与世界沟通对话的重要学科领域。以当下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地位与发展现状而言,人类学的基础作用不容忽视。人类学的基础性乃由文化的基础性所决定,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基。正如习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人类学是一门强国之学,我国要成为世界强国,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需要大力发展人类学这门具有世界眼光和人类视野的人文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11.
旅游人类学的"单向度"研究取向,主要表现为研究地域和范围选择、游客流向以及文化影响三个方面的研究预设,这就导致了其只注重研究了旅游人类学中"目的地、游客、旅游中介系统、客源地""四大块"任务之中的"目的地、游客"。但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文化影响与被影响并非仅仅是"单向度"的。目前,旅游人类学既有研究取向已不足以涵括全球旅游新格局,尤其是中国旅游大发展及其系列新课题。应在改变"单向度"研究取向的基础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人类学。  相似文献   

12.
黄泽 《思想战线》2000,26(1):51-52
"民族文化学"之所以在90年代以来备受民族学界、文化学界关注,其缘由一是民族学过去较为欠缺文化研究,①而文化学若脱离具体实证对象易流于空泛;二是"民族文化学"是一门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为研究对象的边缘性交叉学科,它在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文化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中嫁接、孕育而脱胎,它尊奉文化人类学为背景学科、母体学科,吸收百年来人类学理论精华,从中寻找理论解释,建构适用于特定对象的研究模式、原则及方法.这一尝试,体现了该学科建设参与者在人类学本土化实践中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正>何明主编本系列是民族学、人类学理论研究中的一项具有探索性的工作——新民族志实验的成果展示。云南大学的人类学学者们在十个少数民族调查研究基地聘请村民日志记录员,从"本文化"内部视角对自己民族和村寨每天发生的事情进行观察与记录,形成了连续记录时间在一周年以上的"村民日志" 10部,力图在当代国际文化人类学的学术平台上进行中国民族志和文化人类学的"本土化"创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人类学的视阈对北川民族风情旅游经济发展进程中应重视的核心内容进行研究和探讨,探索建设人文北川、生态北川、风情北川、经济北川的思路,研究传承特色民族文化,强化特色产业支撑,建设生态旅游强县,推进城镇化建设水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如海  高蕾 《思想战线》2011,(Z2):31-32
在今天追求全球多元文化和谐共存,发扬民族民间艺术的时代,艺术人类学不仅为人类艺术传承与保护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同时艺术人类学的视野逐渐在人类艺术中践行与发展。通过整理与分析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认识该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发展状况,以及展望中国艺术人类学未来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历史人类学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符太浩 《思想战线》2003,29(1):61-66
历史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由于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领域是历史上的各民族文化 ,并且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大量的历史典籍资料 ,容易使人将其与历史学相混。历史人类学是一门具有特定研究领域并具有文化人类学研究传统的新兴分支学科 ,其实质与价值不可能被其他任何学科替代 ,其发展也不会损及其他学科 ,因而应当对这门新兴学科加以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 ,早日形成本土化的中国历史人类学。  相似文献   

17.
《思想战线》2006,32(5)
周大鸣(1958.12-)男,湖南湘潭人,人类学博士、教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主任、中国族群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兼职有,美国Chinese Sociology & Anthropology期刊主编,中国都市人类学会、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重点基地等多家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族群与区域文化、都市与乡村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这里给您介绍6位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学者,不仅是因为他们大多年富力强,在云南学术界有一定的知名度,更主要的是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实际行动申,他们走出书斋,用自己的腿、用自己的心会踏踏实实做调查研究,积极寻找出可行的如何使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顺着他们的思路,我们或许会发现,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很多。林超民55岁,汉族,云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导师研究领域:中国民族史主要论著:《中国民族史》、《云南郡县两千年》最喜欢的植物:松树最喜欢的动物:牛学者语丝:不淹没前人,要胜过…  相似文献   

19.
国家教委第二期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在昆明举办由云南大学主办,云南大学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承办的“国家教委第二期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于1997年1月6日至20日在云南昆明举行。中国民族学会会长宋蜀华,中国人类学会会长陈国强,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10月11-12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跨界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称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人口流动与跨界民族"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延边大学召开。国家民委原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明甫,国家民委巡视员、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忠彩、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红杰、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赵杰等领导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