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中国统一战线80年发展史的一个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原理在中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在理论上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两大成果,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主题经历了由革命到建设的两大发展阶段。统一战线理论研究贯穿于统一战线工作全过程,将在21世纪得到全面创新和拓展。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中国的统一战线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纪。站在世纪之交,瞻望新世纪。本文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统一战线的特征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的中国由乱而治、由散而统、由积贫积弱而逐渐富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中国共产党在80年的历程中,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百年中国的巨变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证明,要领导中国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20周年。20年来,当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事实告诉我们,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决定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统一战线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做好21世纪统战工作也是十分宝贵的。根据我20多年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体会,这些基本经验,主要是“六个必须坚持”。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领导权问题向来是统一战线最根本问题。50年来,我国统一战线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从而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实践证明,不论是社会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统一战线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才有正确的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削弱或放弃党的领导,必须坚…  相似文献   

6.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毛泽东是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的创造者和实践者。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统战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应时代变革的、新的统战思想,使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又在实践中提出许多新观点,作出许多新决策,回答了统一战线工作中的新问题,把邓小平新时期统战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经过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探索与实践,新时期的中国统一战线,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战学说,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新时期中国统一战线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的世纪,既有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对统战工作中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必将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时期的中国统一战线理论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也是统一战线大有作为的世纪.在2000年12月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结合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21世纪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概括起来就是"四个离不开",即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离不开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离不开统一战线,繁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统一战线,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离不开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8.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门。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我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一切无不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密切相关。20年沧海桑田,弹指一挥间,今天,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新高度回顾这段历史,更能体会出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意义和历史性贡献。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有着多方面丰富的内容,但其最根…  相似文献   

9.
寻找家园的孤独之旅--论20世纪女性文学的逃离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的逃离话语经历了从逃离到皈依━━在逃离中拒绝的历史性演变,这种通过逃离使妇女得到力量和自信并走进历史的乌托邦,有其批判和颠覆菲勒斯中心的作用,为妇女进步提供了前景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大变化的世纪,是中国人民运用统一战线法宝,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从艰难走向胜利的世纪.二十世纪中国人民的每一个胜利无不和统一战线联系在一起.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的联合阵线,取得了北伐战争的伟大胜利;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  相似文献   

11.
历史必然性与主体能动性的相互关系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探索自由问题的核心之一。本文在回顾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艾思奇以及毛泽东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获得的积极理论成果,也尝试着揭示其中包含的某些重要的理论思维教训。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民本政治思想发端于商周时期,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仍然是重要的官方意识.民主政治观念产生于15至16世纪的西欧,是适应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社会变化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政治观念.中国传统的民本政治思想虽有其历史价值,然而,"民本政治"毕竟不同于"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3.
中国20世纪文学史是一部乡土文学在现代文化语境和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下的流变史。乡土文学这个主题蕴涵着现代与传统、救亡与启蒙、幻想与现实、离去与回归等现代文学母题。乡土文学在对传统文化的留恋与批判,对现代文明的拒斥与认同等多重叙述中,折射着20世纪乡土作家们作为叙述主体巨大的精神困境和无法摆脱的现实和文化宿命,他们为中国20世纪文学书写了悲怆的一笔  相似文献   

14.
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逐步跌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历史地看,近代以来中国之所以被西欧社会发展迅速拉开距离,实是明皇朝276年统治所造成的.两败俱伤的中国社会政治治理模式,使得明皇朝成为历朝历代最腐朽,阻碍中国社会发展最严重的封建皇朝.明皇朝的覆没,以及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朝如流星般地消逝,表明中国社会政治治理模式碎裂.中国走向现代化,必然要转换社会政治治理模式.17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三个世纪,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中国终于接受马克思主义,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社会转型.历史表明:社会主义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自我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西方犯罪学史展示了人类对犯罪认识的变化过程和斗争状况,为人类同犯罪作斗争提供了历史经验与启示,向人类传播了犯罪学领域的丰富知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西方犯罪学史的阶段划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犯罪研究有一个长期的过去来划分,可分为报复、威吓、博爱、科学四个时代;另一种是根据犯罪学有一个短期的历史,即其学科萌芽、形成、创立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按学派年代先后来划分,可分为以18世纪的古典犯罪学派为代表的历史阶段、以19世纪的实证犯罪学派为代表的历史阶段和以20世纪的现代犯罪学派为代表的历史阶段等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中国学术界逐渐兴起。受此影响,20世纪上半期,一些学者开始注重以西方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中国法律问题,并由此成就自己的学术事业与声名。其中有两类学者特别值得注意,一为非法科出身,以社科方法研究中国法律问题,而在法学领域里取得重要成就,其典型代表为瞿同祖;一为法科出身,以社科方法研究中国法律问题,却旁逸斜出,在别的领域异军突起,开创新的学术天地,其典型代表为陶希圣。前者已为法学界所熟知,后者则未足以为法学界所留意。本文深入探讨陶希圣以社科方法研究法律的缘起、发展及转向,从一个侧面揭示20世纪上半期中国法学发展的状况与学理基础,及其与其它学科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方面的共通与相互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中国20世纪文学史是一部乡土文学在现代文化语境和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下的流变史。乡土文学这个主题蕴涵着现代与传统、救亡与启蒙、幻想与现实、离去与回归等现代文学母题。乡土文学在对传统文化的留恋与批判、对现代文明的拒斥与认同等多重叙述中,折射出20世纪乡土作家们作为叙述主体巨大的精神困境,他们为中国20世纪文学书写了悲怆的一笔。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末的中国文学中,先锋文学作为“现代主义”旗下的一员大将,显示出了其创作实绩,并构成了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的一个特定阶段。审视先锋文学发展的几个阶段,可以窥见现代性在世纪末中国的流变以及文学本身由此产生的焦虑。  相似文献   

19.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这三大思潮共同存在于20世纪中国的诗坛,既有互相抵牾与矛盾的情形,又有兼容与互补的一面。如果剥除其中政治化的和其他非诗的因素的干扰,实际上已凸显了中国新诗理论所显现出来的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是面向社会, 一是面向自我;一是强调为人生,一是强调为艺术;一是集体性的民族性格的展示,一是个人化的人格的展示。二者互相对立,同时又互相转换、互相补充,构成20世纪中国新诗理论的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的伟大革命,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第一次革命以意识觉醒为特征,唤起了中华民族近代思想的醒悟。第二次革命以方向觉醒为特征,标志着中国人民政治道路的抉择。第三次革命以模式觉醒为特征,显示现代化建设模式的创新。中华民族通过三次革命,实现了意识觉醒、方向觉醒和模式觉醒,这就为创造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现代化的世界先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