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行政问责机制初步建立并逐渐完善,实践中运用得也多起来,但其主要是行政机关同体问责,从根本上说仍然是自己监督自己。每当重大事件发生后,人们不禁要问,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其问责为何一直缺位?针对人大问责,一些学者和人大工作者也有所讨论。为什么要人大问责?人大问责的依据是什么?特别是人大如何问责?我们期待理论和实际工作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蒋政 《人大研究》2010,(4):15-17
<正>问责制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亮点,但是存在的问题不少。人大的问责应当是一种最严厉和最根本的问责方式,这应当是没有争议的;但是这种问责究竟是人大的问责还是人大代表的问责,  相似文献   

3.
人大问责是代议制民主的必然要求,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一、人大问责的理论依据1.人民主权理论人民主权理论最早是由法国的思想家卢梭提出来的。卢梭宣称:"人民作为整体来说是主权者。"[1]在国家中,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体现这种共同意志的权力便是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满意度测评之后,没有了下文,那么人大开展满意度测评还有什么意义?建立人大监督问责办法,规范问责程序,就是要更好督促有关问题的落实,增强监督实效。"对审议的报告不满意怎么办?对审议意见不落实如何处置?满意度测评如何避免测了就了?要使人大监督真正产生威慑力,就必须要有问责。"重庆市奉节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田承毅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5.
正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出问责议案,并将市直管部门纳入监督对象实现"全覆盖",对结果运用也作出具体规定,使得人大问责更具刚性,再顽皮的"孙猴子"也得按章办事。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作为行政问责的主体,它具有无可比拟的权威性。但在实践中,人大问责常常碰到这些问题:人大问责在什么情况下启动?怎样启动?问责的程序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人大问责必不可少。按照监督法规定。一旦进入人大问责的监督程序,必须依法推进,任何人都无权阻止法定程序。票决制在人大问责中的程序功能应当在规范中坚守,使"一府两院"对人大负责的评判标准更加清晰可用。2001年沈阳市中级法院工作报告未被人大通过事件发生后,"未通过"案  相似文献   

7.
正卢鸿福:让"常规武器"焕发活力湖南省娄底市人大常委会卢鸿福撰文说,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的监督方式,这种方式,因普遍、经常地运用于人大工作实践中,因而被称为人大监督的"常规武器"。近年来,在如何激发"常规武器"的活力、发挥其功能上,地方各级人大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体来看,依然存在"粗、宽、松、软"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如何实现问责主体的多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恒志 《长白学刊》2008,(4):155-155
完善的行政问责制应是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的有机结合。然而,我国目前启动的问责制主要是同体问责,而不是异体问责。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异体问责才是更客观、对官员更具有威慑力的问责形式,特别是在发生了重大不良影响的事件上更是如此。笔者认为,为改善我国当前行政问责制中的问责主体缺位问题,应实现以人大问责为核心的多元化问责主体。  相似文献   

9.
兰寿松 《人民政坛》2011,(11):36-36
当前,问责制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亮点。一些交通、招商、城建等领域的问题经常成为人大问责的重点,而城市公交、环境噪音污染等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韵事情却比较少受关注。  相似文献   

10.
政府问责:人大怎能集体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伟 《人大研究》2005,(8):26-29
政府问责是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违法或不当行为及其后果都必须和能够追究责任的制度,是强化和明确政府责任,改进政府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制度,是监督政府的重要方面。2003年的SARS危机给我们带来了“政府问责”风暴,孟学农、张文康等一批政府官员因为重大责任事故、行政不作为和恶性违法事件受到问责处理,大连、重庆、长沙等地也相继实行了“政府问责”制度。“政府问责”风暴的兴起推动了责任政府的建设。但是,稍加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SARS风波、密云事故还是吉林大火、嘉禾拆迁,作为代表人民直接监督政府的国家权力机关和政府问责的真正…  相似文献   

11.
要使政府行政问责达到应有的效力,必须实现五个转变:即在制度上,由人治问责向法治问责转变;在行政理念上,由消极被动问责向积极主动问责转变;在主体层面上,由以同体问责为主向同体、异体相结合,以"异体"问责为主转变;在客体上,由结果问责为主向结果与过程并重问责转变;在运作层面上,由暗箱问责向阳光问责转变。  相似文献   

12.
制定和出台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问责办法,是人大工作的创新举措,具有积极意义。虽然代表法规定了建议权是代表的法定权利,限期答复办理是有关机关的法定责任意识,还规定了有关机关办理答复时限等,但承办单位如何办理,人大机构如何督办,代表不满意怎么办?法律都没有具体规定。因此,制定和出台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问责办法,既是  相似文献   

13.
近年,全国不少地方自下而上分别出台和实施领导干部"问责制",从执政作为到制度建设都彰显刚性,严肃面孔。然而,透过有的地方"问责"条文,笔者又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仔细琢磨,在列项"问责"上缺乏比较与侧重。  相似文献   

14.
人大作为我国人民的利益代表机构和权力机构,对政府监管行为进行监督,可以最大程度地表达民意,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一、问题的提出 食品安全因事关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更因频发的"染色馒头"、牛肉膏、瘦肉精、地沟油、问题胶囊等食品安全事件,使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达到极致.如何让群众吃上放心的食品是亟须破解的重大课题.对此,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更是高度关注,通过执法检查、听取专项报告、开展专项调研、进行专题询问、特定问题调查等方式,对瘦肉精、地沟油等公众关注度比较高的事件进行监督检查,提出整改建议,督促解决.比如,2012年4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公布了当年的工作计划,计划"除了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问题的专题询问,还将督促有关部门开展问责,依法追究那些失职、渎职甚至提供‘保护伞’的主管单位和公职人员的责任."[1]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监督,表明国家绝不允许"以损害人民生命健康来换取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这是对民意的尊重,对人民的负责.  相似文献   

15.
质询存任的问题 质询是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问责“一府两院”的重要方式之一。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应以问责为常事;人大代表作为人民的委托人,应以问责为己任。但是,人大质询的制度设计远未达到预期的问责目的。我国的质询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审计问责乏力,乃是因为审计部门缺少一个真正有力量的“后台“--这个“后台“本应该是人大.……  相似文献   

17.
秦晓宏 《今日海南》2016,(10):44-44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问责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法规制度执行强大推动力。"不久前印发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问责条例》),正是贯彻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的重要成果,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件利器。学深悟透精神、细化执行办法。  相似文献   

18.
范茹平 《前沿》2011,(1):47-51
我国行政机关中实行的同体问责制,存在着问责范围窄、问责力度弱、问责效用差等缺陷。构建以共产党为核心、人大为中枢,民主党派、社会团体、舆论媒体和公民广泛参与的多元主体问责体系是多元问责价值理念的现实要求。要实现由同体问责向多元主体问责的转变,就要着力培植多元问责土壤,完善多元主体问责机制,实现问责体系制度化,确保行政问责制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9.
代表建议能否得到有效办理,直接关系到人大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及各项工作推进的有效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引入问责机制是创新,更是良策,此举既强化了各级人大监督实效,又增强了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责任感。因此,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引入问责机制十分必要。首先,有助于人大代表高效履职。问责机制的引入,能彻底改变代表建议"终止于会议,办结于文件"的  相似文献   

20.
近日,某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门出台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问责办法,决定对延误代表建议办理时限、答复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答复后不按时兑现等5种情形进行问责。有人认为,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依法引入问责机制,有助于建议办理工作,也有助于人大代表进一步依法履职行权。但也有人认为,人大已有相关监督办法,如询问、质询等,没有必要再制定问责办法,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