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1994年俄罗斯首先提出修建中俄石油管道以来,中俄双方签署了数项协议,准备修建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的安加尔斯克至中国大庆的石油管道——“安大线”。此后,中俄石油管道合作又经历了从“安大线”、“安纳线”再到“泰纳线”的曲折过程,很多人因此对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产生怀疑。然而,俄罗斯能源外交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其不会轻易放弃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同时新线路的出现也更加证明了俄罗斯希望加强同中国能源合作的愿望。巩固和扩大中俄能源合作,符合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时也是两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因此中俄能源合作前景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应对全球能源安全问题,俄罗斯制定了能源外交多元化及向东倾斜战略,这对中俄能源合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中国而言,由于能源对外依存度高、石油进口渠道单一、运输渠道缺乏安全保障,使我国的能源安全面临严峻考验,实行能源多元化战略刻不容缓。基于中俄良好的政治关系、优越的地缘条件和互补的能源需求,俄罗斯将成为中国新的能源供应地,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前景广阔。但由于俄罗斯国内和国际因素,两国在能源合作过程中会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是稳定的能源出口大国,中国是能源短缺的进口大国。俄罗斯丰富的能源以及稳定的供应能力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俄的经济发展也需要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俄罗斯与中国的能源合作仍存在着许多障碍。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战略使两国能源合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世界各国对能源的争夺使中国与俄能源合作开发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俄罗斯的政策环境、经营环境和社会治安环境也阻碍着中国对俄能源投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和中俄能源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具有一贯性,即使用"能源武器"开展对外能源合作。但与苏联和叶利钦时期相比,当前的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更为灵活和务实。俄罗斯不仅要利用能源来壮大自身经济实力,还要运用能源武器提升自己的大国地位。中俄能源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但由于俄罗斯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以及采取"捆绑式"能源外交,使中俄石油管线的修建一波三折,天然气合作依旧处在初级阶段。中国应加强对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的研究,认清两国能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推动双边和多边的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能源外交和中俄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有着实施能源外交的优势,是能源供应大国,中国是能源需求大国,因此中俄在能源合作领域尤其是在石油与天然气的合作上有着广阔的前景。在中俄油气合作问题上俄罗斯掌握着主动权,中国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在此情况下,中国采取什么样的石油战略和政策,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6.
一、俄能源政策的东向因素(构想要点) 俄罗斯经济在新情况下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必须调整以前采取的国家经济政策和能源政策的侧重点。俄罗斯的民族利益要求搞活它与日本、中国、韩国及东北亚其他国家的互利能源合作。这一正式得名为“俄罗斯能源政策的东向因素”的国家能源产业侧重发展方针,明确表述于《2020年前能源战略》之中,  相似文献   

7.
随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东移,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广阔。能源是俄罗斯与东北亚国家利益互补的领域,中俄能源合作是区域合作的基础,也是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地区安全保障的基础。双方能源合作既受制于各自的国家利益,还受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美国试图利用俄罗斯来压制中国并给俄罗斯设置障碍;日本为获得更多的能源利益将与中国进行竞争;韩国的能源多样化战略也将与中国发生冲突。因此,东北亚各国要克服民族界限,远离政治控制,实现能源合作的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8.
有关两国能源合作问题,国内外学者已做了不少研究,提出了不少看法。应该说,中俄能源合作的进程较为复杂,并不顺利,正如有人总结的那样:“谈得很多,做得很少”。其主要原因在于俄罗斯一直存在以下两种思想干扰了对华能源合作的深化与拓展:一是不少俄罗斯人认为,向中国供应更多的能源与原材料,俄罗斯就可能成为中国的“能源原材料附庸”,这是俄罗斯能源民族主义的一种反映;二是俄罗斯在对外能源合作方面长期追求政治、经济与外交“利益最大化”,这有悖于共赢理念。这些干扰中俄能源合作的理念,在俄罗斯是不太容易消除的。  相似文献   

9.
俄欧之间的能源合作有其历史基础和现实需要,尽管俄罗斯同乌克兰、白俄罗斯之间发生油气争端,但并不意味俄罗斯试图放弃同欧洲的能源合作。乌白两国作为管道过境国,在俄欧能源对话中将扮演支点作用。俄罗斯的能源战略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卢武铉的“能源外交”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能源消耗巨大,但国内资源匮乏。其经济发展需要的能源严重依赖进口,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成为韩国历届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卢武铉上台以后,中东局势动荡不安,国际能源竞争愈演愈烈。因而,卢武铉政府高度重视“能源外交”,即继续保障中东石油的稳定供给,同时展开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以及东南亚、南美等地区产油国的能源合作,鼓励国内企业参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开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形势日趋严峻,借鉴卢武铉政府的经验,我国的“能源外交”应从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与世界能源生产国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国外能源开发、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储量和强大的生产、出口能力,但单一的出口结构使俄罗斯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为此,俄罗斯制定了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能源出口的重心开始向东倾斜。东北亚的中日韩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增速快,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这样,在东北亚出现了能源互补的格局,东北亚能源合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在东北亚能源合作中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应该抓住时机,制定长远政策,担当起亚太地区能源合作机制的主导者,切实落实胡锦涛主席提出的“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  相似文献   

12.
从世界能源体系的生产、安全和金融结构上看,俄罗斯的结构性权力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尽管在生产体系和管道政治中占据重要地位,俄罗斯始终是世界能源市场的价格接受者和"石油—美元"体系下的规则接受者。美国"页岩气革命"和"乌克兰危机"等市场和地缘政治冲击进一步削弱了传统油气出口国俄罗斯的结构性权力。考虑到当前俄罗斯对亚洲能源市场的转向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战略对接,加强中俄能源合作对中国扩展欧亚能源合作空间、提升自身在世界能源体系中的话语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锋  朱显平 《东北亚论坛》2013,(5):55-63,128,129
俄罗斯不仅开发利用丰富的国内能源资源,而且十分重视开拓海外资源,积极推动和鼓励俄罗斯能源企业"走出去"。近年来,在国际能源市场价格回稳、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俄罗斯能源企业加紧开拓海外资源市场,扩大国际影响力。其外向型能源发展战略日臻成熟。在国家的支持下,逐渐形成了以大型能源企业组成的俄罗斯能源海外扩展的骨干力量。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能源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能源企业对海外经营进行了调整。后危机时代,国际市场的整合调整以及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俄罗斯的"走出去"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机遇。俄罗斯的能源外向型发展战略中的国家作用将进一步强化,能源企业的海外扩展将增加新的内容。未来,中俄的能源合作不仅局限于两国之间,而且将涉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资源领域。只有进一步加强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才能实现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报告的第一部分我要提到几个能反映俄罗斯能源系统现状的数字.然后我要谈谈俄罗斯能源政策的基本原则.在报告的第三和第四部分我要谈谈俄罗斯向中国和其他东北亚国家出口天然气、石油和能源的可行性.我将在报告的结尾部分阐述俄罗斯与东北亚、俄罗斯与中国之间发展互利的能源合作的前景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鉴于中俄未来数十年的油气需求和俄罗斯作为世界能源出口大国的事实,中俄两国将在能源领域开展更深入、更广泛的合作与外来是显而易见的趋势。表面看,中俄能源合作似乎发展很顺利,但跨国能源投资机制等始终制约着中俄关系在能源领域的进展。俄应将哈萨克斯坦作为前苏联国家与中国油气公司成功合作的典范而加以关注。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中俄必须汲取以往教训,采取行动清除令中俄能源关系发展天然潜力难以实现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燃料能源系统在俄罗斯经济领域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在新的经济环境中,俄罗斯经济发展的特点要求重新审视既定的经济和能源政策中的优先发展方向。目前,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基本框架已经非常明晰,决定俄罗斯东部地区能源政策物质基础的是中国市场为导向的大型燃料能源项目。《2020年前俄罗斯的能源战略》将俄能源领域优先发展方向确定为积极发展与中国、日本、韩国和其它东北亚国家互利的能源合作,扩大对这些国家的燃料能源出口。  相似文献   

17.
中俄能源管道合作一直是中俄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俄罗斯没完没了的各种考虑和日本的介入,致使这项合作迟迟得不到落实。2 0 0 3年10月,管线合作方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入狱,这使一直搁浅的中俄石油管线合作前景更加不确定。国际舆论认为,中、俄、日三国能源合作背景复杂,不但有各自的经济利益,也有其深刻的地缘政治因素。一、中俄石油管道合作一波三折(一) 2 0 0 1年中俄政府正式签署输油管道可行性研究工作协议。1996年,中俄首次开始以能源为主的大规模经济合作,时任总统叶利钦在同年4月访华时,将与中国加强能源…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东部能源发展战略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对于俄罗斯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社会经济意义。2009年11月13日,俄联邦政府通过的《203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对其东部地区给予了特别关注,俄能源部门发展的5个战略性倡议中有4项直接涉及东部能源产业的长远发展问题。作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亚太地区是最值得俄罗斯期待的能源出口市场,俄参与亚太能源合作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其东部地区资源开发的潜力。从目前情况看,双方继续深化能源合作的意愿与现实条件均已具备。从长远看,随着俄东部地区资源开发的步伐加快,以及一系列通往亚太国家的能源基础设施草案的顺利实施,俄罗斯必将在亚太能源安全保障方面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欧盟与俄罗斯之间快速发展的能源合作,带动双方能源互联互通的不断深化,但在能源对话机制建设上陷入瓶颈。俄罗斯依托其巨大的油气供应能力,通过在欧洲政商界建立利益网络、支持能源领域的欧元交易、与德国在能源问题上维护共同利益等方式在欧洲能源贸易中长袖善舞。欧盟对于与俄罗斯开展能源合作心态矛盾,采取措施降低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美国在加大对俄罗斯制裁的同时,积极发展自身对欧盟液化天然气出口,并推动欧洲国家减轻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由于美国搅局能力有限,欧俄能源合作有望长期持续,但难以实现进一步突破。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际能源战略格局正酝酿深刻变化,俄罗斯能源政策也经历着重要调整,中俄能源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对新形势,中国要正确看待中俄能源合作的现实困难与长远前景,适时调整思路,制订对俄能源合作的总体战略,特别是要综合考虑国际能源价格走势与国内能源价格政策改革之间的平衡,在对俄能源合作的价格谈判中确定根本原则;协调中俄在中亚能源开发与外运中的利益,努力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