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柯仲甲 《前沿》2014,(15):79-81
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从文化的角度阐释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起源与发展,这种解释维度对传统的“经济决定论”发起了挑战。韦伯在书中对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等概念及其历史过程进行了精到的解读。同时韦伯还表达了对“理性的吊诡”的深切忧虑。  相似文献   

2.
所谓启蒙文化,一般是指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新兴的资产阶级“启开封建主义之蒙昧,迎接资本主义之光明”的文化。但是,在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就赋予了社会主义文化以批判封建主义的历史使命。在物质生产方面,它必须完成本来是资本主义初级阶段就应该完成的,发展商品经济以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任务;与此相适用,在精神生产方面,它也必须解决本来是资本主义初级阶段所应该解决的,批判封建主义专制蒙昧的旧文化以建立民主科学的新文化的  相似文献   

3.
学校文化: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古斯 《前沿》2008,(3):48-50
学校并不是与文化无涉,它是根植于文化之中。那么何谓学校文化,对于我国来说,它是既新又旧的概念,因此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很不容易,存在着“总和说”、“同心圆说”、“精神文化说”、“群体意识说”、“力量统一说”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学校文化从形式上看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从内容上看是反映学校行为的价值观念;从性质上看是属于附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从属性上看是属于学校性质的价值理念;从作用上看是属于规范学校行为的价值理念。在我国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弱势文化占主导,裙带关系现象严重,过于重情,学校文化与学校制度两张皮等不良影响因素。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着无用论、夸大论、领导论、政工论、标签论、速成论、难办论、典雅论、模仿论、娱乐论等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在讲初二(上册)第四课《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时,许多学生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的理解发生混淆。讲清这两个“迅速发展”的含义、关系,对于认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讲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两个“迅速发展”的内涵不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阶级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是指…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生态保护运动蓬勃兴起。在形形色色的生态理论中,生态社会主义独树一帜,它是最具“红色”的“绿色思想”,是最“前卫”、最激烈的生态理论。它以它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其倡导和开展绿色生态运动的思想武器,从政治和文化层面深刻地揭示了产生生态危机问题的社会根源,对当代资本主义展开了新的批判。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70年代接连发生的严重经济危机,与这些国家的新社会运动以及新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转向和探索紧密相连。生态社会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6.
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的伟大文明,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正如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希尔斯所言:“传统意味着很多东西。……决定性的标准是,它是人类行为、思想和想象的产物,并且被世代相传。”传统民间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承载并滋养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作为原动力推动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它所创造的精神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艺术本身。  相似文献   

7.
资本主义精神兴衰历程的启迪——对韦伯和贝尔两部代表作的解读彭穗宁在探究支撑资本主义制度的观念文化问题的众多著作中,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享有极高的声誉。尽管这两位当代西方学者的思想观念、立场方法与...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劳动”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消费”理论来解读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和实质,认为它是资本主义所奉行的以人的异化和人的异化消费为根源的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盛行的必然结果,而要克服人的当代异化,消除“异化消费”,走出消费主义的迷途,破除经济危机循环的魔咒,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相似文献   

9.
“趋同论”在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趋同论”在我国的影响郑吉伟“趋同论”原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相似点越来越多,这两种制度最终将“趋同”于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新制度”。“趋同论”产生于本世纪30年代。当时...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嬗变中的剥削伪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主义的本性是私人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和占有,不管资本主义如何发展变化,其剥削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了所谓“股权社会化”、“中产阶级化”、“社会福利化”、“资本全球化”等特征,给资本主义的剥削披上了种种外衣,对此,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剥开它的画皮,揭露它的伪装。  相似文献   

11.
乡愁乌托邦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基于对中国审美现代性和中国经验的考察与把握,同时也结合对中国悲剧美学精神的理解而形成。作为一种文化精神与实践,它一方面从过去探寻那些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被破坏了的、但仍具有合理性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机制;另一方面,它又能够在多重文化叠合的当代语境中酝酿属于未来的力量。乡愁乌托邦与红色乌托邦是中国审美现代性的两个关键内核,它们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几乎同时产生,二者互相叠合构成了一个双螺旋结构,蕴藉着巨大的、充满着内在张力的情感空间。乡愁乌托邦规定了审美现代性的“中国性”,红色乌托邦规定着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社会主义目标,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中国审美现代性之路才能够基于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当代语境通向未来。  相似文献   

12.
一后现代思潮是2 0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现代工业社会转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是对“现代”西方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的一次重要变革。西方资本主义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市场资本主义时期,文化上以现实主义为典型特征。第二阶段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文化上以现代主义为典型特征。第三阶段通常被称为后工业化资本主义,或者媒介资本主义时期,文化上则以后现代主义为其典型特征。这一时期,人们一般认为是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的。二战以后,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所存在的由于人们利用科学手段过度掠夺…  相似文献   

13.
论"和"文化的发展与国际传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和”文化。“和”文化规定着中国外交始终把“和平”作为基本国策,它不仅铸造了中国源远流长的东方和平主义,其精神的发扬光大和现代运用也为当今和谐世界的构建提供了思想和方法论指导。“和”文化的发展与国际传播,彰显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文化规范和国际行为的可预期性。  相似文献   

14.
“科学精神“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常用的词汇也许是我 们并不了解的词汇,如“社会主义”、“文化”、“科学”、“民主”、“因特网”,还有“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它与人文精神是什么关系?的确,人们把它挂在嘴边,但追问下去,能说出逻辑上自洽的几条来并不容易。 过去我在《科学真理与科学规范》中也谈到科学精神:“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简单说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具体说来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等几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求实与创新。不求实就不是科学,不创新新科学就…  相似文献   

15.
有人提出:“政治谈判已陷于僵局,目前只有通过海峡两岸文化的认同,达到祖国统一”。并进而指出:“中国文化的‘根’是儒学,因此,当前应加强对儒学的研究。”对此,本人不能苟同。首先,过分强调海峡两岸“文化认同”,有悖于“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我们主张“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台湾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可以不变,台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可以不变,台法现行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可以不变,台湾对外文化交往、经济交往亦照常进行,台湾拥有立法权、司法权和终审权等等。文化以经济为基础,政治、法…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培育“四有”职工队伍的重要途径。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很多,归纳起来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讲求经营之道,培育企业精神和塑造企业形象。讲求正确的经营之道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它能保证企业坚持社会主义的经营方向和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培育企业精神,提高职工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它用共同的价值观规范人们的行为,把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的任务落到实处;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它可以促进企业和社会环境的文明、和谐…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经过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到民主革命运动,贯穿其中始终有一条主线,就是推实思想。惟实,顾名思义,就是面对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惟实的出发点乃是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思想,惟实的内容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但也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批判,即“非古”,一是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师法,即“师夷”。“非古”与“师夷”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师夷”又有由低到高层次的演变过程,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非古”与“师夷”交叉叠印,构成了近代中国的推实画面。近代中国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8.
来凡凡 《前沿》2014,(15):77-78
契约精神是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成熟起来的,契约精神打破了传统中国建立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人伦社会,其现代性意义不仅在于它以经济契约手段和法律契约形式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它作为“公共精神”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分离的现代公民社会,符合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市场化、法治化、现代化特点。  相似文献   

19.
日本作为东瀛岛国,直到19世纪中叶还师法中国,沉睡在“锁国”梦中。但是,在“明治维新”后的短短一个世纪里,它竟崛起为世界瞩目的经济强国,能够和那些发达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并驾齐驱,甚至让号称世界霸主的美国正目以视,回过头来学习日本的管理、学习日本的文化。日本人修成了什么正果?掌握了什么法宝?仅用一百年的时间走完了欧美各国花费二、三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走完的路。我们认为,日本明治天皇以后所构建的资产阶级新政权学习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开国进取”的开放政策,促使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融合是近…  相似文献   

20.
西马文论与当代中国文化批评唐欣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一个重要的哲学和社会科学派别,在它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中,一直侧重和致力于研究资本主义的精神危机。对文化艺术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对人的感性的审美的生活方式的强调和倡导,使其具有鲜明的文论特色。十多年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