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构筑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出发,对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构成及功能定位,重点分析了构筑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所面临如下主要障碍因素: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内各城市的有效整合的难度比较大;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在规划制订过程中对有些问题考虑欠周全,影响了一些关键性的开发进程;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各城市的产业特色还不够突出,产业分工还不明确,产业链条尚没有形成;行政区划的限制十分强烈,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仍然存在;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但政策规范、资源整合尚显不足;生态和自然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和保护不够。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统筹规划,加强政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协调与引导;深化改革,突破构筑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行政体制障碍;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主导作用;顺应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需要,制定促进区域内各市共同发展的公共政策;加强法制建设,优化市场一体化环境;搞好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形象设计,建设特色鲜明的城市群经济圈。  相似文献   

2.
济南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城,作为经济和文化大省——山东的省会城市,具有文化发展的独特优势。济南城市文化的发展应该在政府支持下创新机制,把文化资源保护和开放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在市委提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要求下,济南市如何打造具有省会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这是一个迫切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积极推动济南农业由城郊型向都市型转变,逐步建立起与省会城市发展相匹配,与经济、生态、文化功能相协调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对于完善省会城市功能、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实现省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快速发展、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公共服务短缺、社会保障低下、基础设施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省会进一步发展,降低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合理布局产业体系,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把省会打造成为京津冀第三极和文化生态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5.
城市性质的定位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总纲。城市发展定位是一个城市的发展愿景,是指城市为了实现最大化收益,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消费需求及其动态变化,确定自身各方面发展的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竞争的位置。贵阳市作为贵州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全国来看,贵阳市地处西部内陆,不沿边、  相似文献   

6.
2月23日在武汉召开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首届会商会上,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四省会城市达成《武汉共识》,将联手打造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依托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相似文献   

7.
区域金融中心是一个区域现代金融活动的枢纽,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核心城市,需要依靠大力发展金融业,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增强金融辐射力和集聚力,带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整体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据此提出发展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有文化的城市才有独特的魅力。山东省省会济南的城市名片之一即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而老城区和商埠区能够代表千年古城及开埠百年城市风貌的成片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南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文化符号,亟待加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符号有很强的文化渗透力,对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扩大城市的影响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符号,是建设美丽泉城、使"城市更靓"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是湖北未来发展的突围路径,必须辩证处理好一系列重要关系。 一、正确处理大与小的关系.做到省会经济与县域经济和谐发展。首先,应树立省会经济“强大而不独大”理念,释放省会生产力.增强省会城市的辐射功能。其次。按照点轴式、城郊突破式、产业集群式、循环发展式、  相似文献   

10.
充分发挥文化优势 建设西部经济强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是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以西安为省会的陕西省的文化优势在西部数省中首屈一指.这为改善陕西投资环境,把陕西建设成为西部经济强省提供了客观的优势条件.主张引进"城市营销"概念,把西安城市定位为一座"天然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从城市功能、城市环境、城市政府、城市市民、城市发展、城市窗口六个方面探讨如何把西安建成名副其实的旅游文化大都市,并在此基础上把陕西省的多个城市争取建成花园城市、文化城市、旅游城市,把陕西建成中国西部的旅游天堂,进行经济文化的综合经营,带动整个西部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之间新一轮竞争的焦点。济南作为山东的省会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威胁同在。济南文化创意产业走"政府宏观政策引导,加强区域合作,集约化发展"路径,优化发展环境,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加快人才培养,树立新型人才观念,在发展中不断摸索,就能走出一条适合济南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2.
目前,建设符合经济规律和要求的区域性经济圈已经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托,全国众多城市已先后提出了各自的中心城市发展规划。在2007年我省"两会"上,省长王金山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以合肥为中心,六安、巢湖两翼齐飞的省会经济圈。本文在吸收了众多省会经济圈的前期研究和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省会经济圈基础条件、范围和潜力优势,提出了省会经济圈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探讨了省会经济圈的若干发展重点,并从操作层面着手,对前期切入点进行了设想。  相似文献   

13.
建设沿海经济强省战略是省委、省政府顺应环渤海地区加速崛起的大势作出的战略抉择.石家庄作为省会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线两厢"区域中心城市以及京津冀都市圈重要城市,肩负着率先发展、担当重任的职责.本文就如何科学认识省会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中的现实优势,努力打造省会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中率先发展的基础,以及推出省会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中担当重任的工作举措这三个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作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中国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新世纪。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将主要体现为城市间的竞争,尤其是中心城市的竞争,这种竞争,从某种意义来讲就是城市市民素质间的竞争。云南省昆明市提出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发挥省会中心城市作用,辐射云南省,面向东南亚的战略构想,符合世界先进城市发展潮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昆明要建设国际化城市,提高市民素质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城市群经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阐述了城市群经济的效应及其效应影响下县域融入城市群经济的路径选择,通过对章丘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产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将章丘打造为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物流中心、文化休闲中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旅游活动中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构成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 ;各地特有历史文化底蕴 ,成为支撑地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南京作为十代古都和江苏省省会城市 ,历史文化积淀厚重 ,现代都市文化全方位展现 ,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 ,需要深入认识南京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容特点 ,了解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确立文化统率旅游的观念 ,建设全市统一的大旅游框架 ;实行制度创新 ,运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源开发 ,促进南京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以及十七届六中全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论题指引下,社区艺术文化建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以河北省会石家庄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石家庄在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速,社区艺术文化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在发展中仍然需要从观念、管理、设施、队伍等几方面加强管理,为石家庄社区文化更好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省际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是由:自然地理因素、体制因素、交通因素造成的。分析发现,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其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随距离递减的规律,即距离省会城市越远其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因此,应牢固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加快东部与中部省际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外因素与一般城市相比有较大的不同,如产业结构、区域布局、高度化的经济活力等。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如省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选择是高速度增长战略、变通经济发展战略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其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为梯度推进发展模式、点——轴开发模式和网状交织发展模式。各模式间相互补充,在实践中寻求更科学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是区域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构建南宁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我国东、中、西部选取9个省会城市与南宁市进行横向对比,发现南宁市在创新投入水平、创新绩效、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支撑、资源配置能力等方面远落后于其他省会城市,南宁市区域创新能力薄弱,提高南宁市区域创新能力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