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法与自然权利》是菲尼斯的经典代表作。基于对坚持价值中立的描述性社会科学的反思,菲尼斯提出了以基本善为主体的自然法理论。他的基本善包括生命、知识、游戏、社交、美感经验、实践理性、宗教等七个方面。通过设定基本善的不可通约等特征,菲尼斯的自然法理论既承袭了古典思想又应对了现代场景。  相似文献   

2.
菲尼斯同哈特、拉兹等实证主义论者一样认为权威是一种内容独立的排他性理由,在概念上排他性理由构成了权威的核心意义。但是,菲尼斯认为,排他性理由要具有规范性必须具有某些实质性的内涵,从规范存在("是")推不出"应当",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权威必须是道德权威。所以行动理由要安置共同善,法律要体现实践合理性的要求。这些理论主张在方法论上源于菲尼斯对哈特"内在观点"所做的古典自然法的重新阐释,即强化了内在观点,并对行动者与法律都作了更为严格的限定。由此,菲尼斯与法律实证主义论者关于权威论在理由的内容、就法律与权威所做的关于法律性质的判断以及判断的方法论(描述性法理学与规范性法理学)等方面都存在着细微却根本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人为什么生而平等——论法律人格与自然人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自然法的千古遗憾 自然法思想肇始于古希腊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几百年的历史。自然法的基本观点是人生而平等。古代的自然法学家提出的根据有:自然、正义、神意、理性、人性等,但都未能证明。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认为,人生而平等是不证自明的真理。这就回避了根据问题。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著名法哲学家菲希特认为,人的原始权利是“必要的虚构”。这表明菲希特认识到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自然法学说是一种假设。直到今天,自然法仍然没有拿出根据,因此仍然是一种假设。不仅如此。人们还发现了自然法无根据的“根据”,这就是马克思的一段名言:“人的本质并不是  相似文献   

4.
18世纪自然法思想通过许多渠道在北美殖民地传播,洛克的作品被人们广为阅读和引证,他的自然权利观念为《独立宣言》提供了理论基础。殖民地人民以自然法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与自由,为《独立宣言》奠定了实践基础。杰斐逊吸收并成功地将其写进《独立宣言》这一著名的宪政文献。  相似文献   

5.
孟磊 《政法学刊》2014,(3):5-10
自然法是西方历史上一个极为关键的概念,但是讽刺的是,并不存在一个统一连贯并得到广泛认同的自然法定义。在自然法思想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两条根本不同的进路,即古代自然法与近代自然法。自然法思想两条不同进路的差异表现在:从自然法的特性方面看是神圣性与世俗性的不同;在自然法的基点上自然理性与自然状态的区隔;自然法的内容区别则体现在自然义务与自然权利。  相似文献   

6.
洛克是英国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著作《政府论》作为资产阶级思想的巨著,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洛克在《政府论》下篇中主要理论为自然状态下个人生活和自然权利的完整性即自然法状态理论。之后为了克服自然状态下种种不利因素,公众通过契约将自己的一部分自然权利交给政府,政府成为了保护公众权利尤其是财产权的机构。本文将洛克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并从中提炼出洛克思想的主线,个人权利让渡到有限政府的建立;并且阐述洛克思想主线的核心串联点"财产权"。  相似文献   

7.
柯岚 《法律科学》2008,26(5):23-29
古典时代的自然法学说与近代的自然权利学说存在本质上的差异,这是由于对“自然“一词的古今理解不同导致的。古典时代的自然法是关于人本性的法则,是与形而上学不可分离的,近代以来的自然权利说是一种革命性的政治理论,与形而上学和人的本性没有必然联系。二战后对极权主义的反思导致了古典自然法的复兴。  相似文献   

8.
格里塞-菲尼斯学派试图在现代语境下激活阿奎那的自然法理论,该学派把自然法视为一组"实践理性原则"。通过对阿奎那实践理性首要原则"要行善、追求善并避免恶"的重新解读,该学派提出了自然法的前道德层面和道德层面,衔接这两个层面的是道德的首要原则和实践合理化的基本要求。当然,该学派的生命力还需在现代社会的鲜活实践中获得检验。  相似文献   

9.
在霍布斯看来,自然法必须以自然权利为基础,但在康德的立场上,这种意义上的自然法必定是假言命令。如何在自然法学说中容纳自然权利,同时又不使自然法沦为假言命令,《道德形而上学》对此做出了尝试。康德拒绝霍布斯关于不存在客观目的的断言,并在论证人性作为客观目的的基础上奠定了道德法则的基础,但如何从道德法则推导法权,这却成为一个难题。通过分析胡弗兰德和早期费希特法权推导的失败尝试可以看出,直接从道德法则发展法权论的方案不可能成功,为此《道德形而上学》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即在道德法则的运用维度中区分理性的法权立法和伦理立法,从而完成了从道德法则到法权的推导。  相似文献   

10.
中世纪奥卡姆主义及其自然法思想对近代法哲学,尤其是近代古典自然法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奥卡姆集中阐发了一套与实在法相分离的、以“自然权利“为中心的理论,它成为近代自然权利学说在中世纪的主要渊源。但是,包含在奥卡姆主义自然法思想中的政治伦理观念与其以意志论和唯名论著称的早期哲学观念之间并非完全对应。  相似文献   

11.
《中外法学》1981,(2):2
<正> 霍布斯(1588—1679)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古典自然法学派主要代表之一。生于马姆斯拍利,早年入牛津大学,研究数学和哲学。曾任皇太子查理世二世的老师。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的著作以《利维坦》最为重要,其他还有《论公民》、《人性论》、《国家论》等。主要思想是维护君主专制。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主义,应将个人自然权利交付统治者,君主制在所有政体中,是最为优越的  相似文献   

12.
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自然法哲学家,其《政府论》二篇更被视为自然法学的经典。本文将通过对其中《下篇》的解读,以自然状态、自然权利、社会契约等关键词为切入点,揭示洛克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3.
当代美国自然法理论走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法理论可从道德的、法律的等多个角度加以探讨。凡主张法之为“法”必得满足道德要求 ,或者说 ,法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乃法具备的道德性这一观点 ,均属“交叠理论”。然 ,交叠理论与概念性法哲学相互交叉、渗透 ,衍生出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本文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当代美国自然法理论的基本走向和流派进行了考查 ,其中 ,尤以菲尼斯、富勒和德沃金等人的理论为重。  相似文献   

14.
试析杰斐逊对自然权利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杰斐逊是美国早期的民主思想家,是近代自然权利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由杰斐逊起草的1776年《独立宣言》中,他以洛克的自然权利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人类三项自然权利: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杰斐逊以追求幸福权取代洛克的财产权,从而赋予近代自然权利思想以民主的意义。从自然法和历史传统两个角度,杰斐逊论证了自然权利的正当性;此外,杰斐逊还提出多数派应该尊重少数派权利,推动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方自然法思想历经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个发展阶段。虽然自然法传统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但从17世纪开始,近代自然法思想家相较于古代和中世纪,更为强调自然法是事物自然理性的反映,更加突出人类的自利本性和自然权利论,并自觉运用理性主义方法论建构自然法体系。这些转折都显示出近代自然法与古代、中世纪的自然法具有根本区别,这是我们认清西方自然法思想脉络的基本前提。虽然理论界对格劳秀斯作为近代自然法的转折点还有质疑,但格劳秀斯开始将法律与数学进行类比,对于古典自然法来说是闻所未闻的,在格劳秀斯之后却成为自然法理论建构的常态。在中世纪到近代自然法的思想转型过程中,格劳秀斯确实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玉丽 《时代法学》2015,13(1):112-118
自然法蕴含的理性、正义、法治、权利等观念塑造了西方法治精神。发端于英国的正当程序作为西方宪政与法治传统中极其重要的理念和制度,与英国的"自然正义原则"密切相关。自然正义源于自然法,自然法要求的采取回避和听取申辩原则,构成了正当程序的核心内容。美国宪法第五和第十四修正案将自然法原则法定化。在联邦最高法院有关正当程序尤其是实质性正当程序的司法实践中,经常从自然法的视角对其进行阐释,使正当程序成为捍卫自由主义、契约自由与个人基本权利的有力武器,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对自然法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17.
孟磊 《时代法学》2015,(3):36-43
中世纪晚期特别是反宗教改革运动时期是继阿奎那之后自然法思想的又一繁荣阶段,苏亚雷斯的自然法理论是其中的佼佼者。本文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自然法思想成就展开论述:首先,苏亚雷斯自然法思想根本上反映了在理智本性与上帝神圣意志之间的“折衷”;其次,开启了自然状态的初步思考,提出同意契约作为论证政治权力合法性来源的手段;最后,肯定了人法中有关私有财产、自由等权利规定的合法性,人类的自由意志在此获得了某种程度的肯认。  相似文献   

18.
吕炳斌 《行政与法》2009,(2):113-115
"知识产权作为私权"是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核心原则之一,这也得到了TRIPS协议的承认和强调.社会学和自然法哲学可以为我们理解知识产权的权利属性提供一些新的视角.从自然法哲学角度看,知识产权是一种"自然赋予并由人类理性探求发现的"自然权利.从社会学角度看,知识产权是一种社会权利.知识产权的三种属性是互相融合的.正是因为知识产权是一种自然权利,是自然赋予的私人产权,所以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私权,在私权主体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时,成为了一种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尝试站在启蒙与现代性的立场上反思自然权利论的源起与影响,主要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把握自近代以来的法律实证主义对西方自然法传统和法律信仰的冲击,从而形成对自然权利问题的个人反思和对这一法学思潮的现代批判。  相似文献   

20.
论及人权的产生,总要溯及人权之源——“天赋人权”。“天赋人权”(natural right,inborn right)一词,最早是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加藤弘之等,从17、18世纪西方自然法学派的“自然权利”、“天生权利”翻译到东方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