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在党委书记、总经理巴振东的带领下,致力于公交企业发展和为市民提供良好出行服务,秉承“服务为本、乘客至上、市民满意、政府放心”的企业理念,坚持发展、创造满意,实现了郑州公交又好又快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郑州公交现有职工9374人,运营车辆4218台,运营线路208条,线路长度3208.1公里,运营总里程2.22亿公里,年客运量7.24亿人次。  相似文献   

2.
于利华 《前沿》2006,(12):73-75
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的运营能力与战略定位有机结合形成的。本文将从企业的运营能力和战略定位两方面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成进行阐述,并指出运营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战略定位是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关键优势。只有将两者进行合理的配称,企业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当今时代,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知识性工作的持续增加、企业组织运营方式的多元化和不断创新,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也在发生广泛的发展和变革。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从全球到中国,从大型国有企业到中小型民营企业,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还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都获得了重要的发展和转变。  相似文献   

4.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领域,不断提高信息资源开发效率,获取信息经济效益的过程。其作用包括:促进企业管理理念与模式的创新;促进企业管理流程与组织的再造,提高运营效率与反应速度;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成本竞争优势;有利于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提高差别化竞争优势。因此,应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与时俱进,加快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研究与交流》2006,(4):38-38
1、中国企业全面危机时代已经到来。首先,企业的整体能力明显不足。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国外企业整体100分的话,中国企业整体只能有60-70分,无论是在人员、研发、技术还是产品、资金、品牌等方面都整体上存在很大差距。能力上的不足而带来的危机马上就要来临了。其次,中国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差。虽然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肯德基这些跨国企业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危机,但这些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比我们国内的企业要强得多。再次,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利益最大化构成企业经营哲学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但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企业经营理念也突显出不同于以往时代的新特点,这就是绿色双赢,它构成生态文明时代企业经营哲学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7.
《新东方》2016,(2)
省属企业开展有效的资本运营将助力其整合优质资产资源,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放大作用,也是国有企业集团推动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的重要战略途径。笔者通过分析海南省属企业的资本运营现状,提出如何提升其资本运营能力的一些建议,以期充分发挥省属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使海南国有经济在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中成为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8.
杨磊  徐莉虹  朱立靖 《群众》2008,(2):77-78,80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种文化软实力(简称文化力)对企业同样非常重要。西方战略管理学界中能力学派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自身所具有的能力,正是企业能力的差异造成了企业效率和收益的差异。企业能力是人的精神作用于物的要素的外在表现,人们的这种活动构成了一定的文化,这种文化又起着巨大的反作用,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要积极以市场为导向,正视自身管理能力的局限,将高速公路范围内的资源开发及现有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与运营主业相剥离,引入新的机制和先进的管理,走市场化经营道路,以谋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源,它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国企业要想求得长期的生存与发展,必须深刻认识企业核心能力,并将涵盖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运用、巩固与创新的系统工程提升至企业的管理层面。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环境和资源问题倍受关注,循环经济应运而生。企业的竞争力就是在那些关系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上所独有的,比竞争对手强的,持久的某种优势、能力或知识体系。在评价煤炭企业竞争力大小时,不仅要考虑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创新发展能力,而且要真实、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实行循环经济的经营成果。为此,本文以循环经济理念为基础,为评价煤炭企业经竞争力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刘红文  谷建斌 《西部社会》2002,(9):39-39,45
我国正式加入WTO后,鉴于目前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必然会吸引更多的西方企业到中国谋求发展,中国企业的专业人才将成为首先争夺的资源。企业专业人才作为经营管理、生产工艺、行业技能或市场营销等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员,在企业运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独娟 《求索》2012,(5):193-194,257
企业培育低碳竞争力是在低碳竞争中率先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企业低碳竞争力明确了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低碳发展方向,其核心是资源低碳配置能力。企业资源低碳配置过程中存在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理念创新,直接转化为企业低碳竞争力的三大形成要素,即低碳技术、低碳管理与低碳文化。因此,企业低碳竞争力之构建,需要加大低碳技术创新投入,全面提升低碳管理水平和加强低碳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一、资本运营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企业进行资本运营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经济活动主体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而开展资本运营,形成一个有效率的资本生产机制、资本组合机制、资本竞争机制和资本增值机制,使其成为配置资源的主导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涵。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联合重组,盘活企业存量资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是个可开发的特殊资源。目前,人力资源已被视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其价值贡献远远超过了物质资源。当前,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使用和管理,已成为提升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使用和管理水平的重要课题。但从有关调查情况看,企业在应用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这些问题:1.目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仍处于人事工作等基础性管理层面,没有全面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具有创造性,具有增值性和可开发性的资源,是企业利润的源泉,是市场竞争乃至国际竞争的战略性资源,没有从企业发展战略层面上,为企业准备好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才,特别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人才没有很好的规划。2.在基础性的人力资源配置中,企业对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有失偏颇,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3.企业在以人为本,满足企业员工多方面需求和实现员工全面发展的要求上,特别是留住人才,为企业员工规划职业生涯的工作有些企业还处于探索阶段。针对上述情况,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拟对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使用和管理方面如何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6.
<正>一、引言在全球经济高度融合和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铁路企业面临着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为提升运营效能、优化服务质量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实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势在必行。精益管理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旨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运营效率的管理模式,对铁路企业的运营管理具有重大价值。本文将深入探讨精益管理在铁路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以期为铁路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位经济学者指出,在新经济时代,知识资源已经上升为企业资源的主导地位,是唯一在使用中不被消耗和能够不断增值的资源,并将取代资本和权力,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中美知名企业家们较早地看到,企业中的“人本资源”即劳动力与人才资源是构成知识资源的基础,开发知识资源则是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关键所在。由此纷纷将“人才资源”放到企业的重要位置,取得了“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发展的惊人业绩。  相似文献   

18.
孙延红 《求索》2014,(3):60-63
对企业关系资源的定量实证研究,目前相对缺乏。通过对近期学者在企业发展领域、结构方程模型领域及其它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的研究,以及将企业发展理论、统计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展开企业关系资源路径研究的思路。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设计、问卷调查、问卷回收、回收问卷研究,定量确定了符合调查结果的企业关系资源模型。针对该模型进行具体分析,确定了企业关系资源路径,从而为企业深入、稳定拓展关系资源提供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自我意识所构成的精神文化,它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文化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文化环境,企业文化也被称之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因而它既具有自身的特点,同时也具有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共同特征。日本的企业文化是在日本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日本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催生了日本的企业文化,又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二者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允尧 《湖湘论坛》2006,19(4):49-51
企业持续成长取决于企业建立与保持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本文基于企业能力理论,探讨企业持续成长的能力体系,构建企业持续成长的能力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