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兴的企业管理思想,作为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融合,是指在企业或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产生的文化影响。它是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的体现。近几年来,铁路企业文化建设初见成效,促进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但是也暴露出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人学观是对传统人学观的颠覆,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在哲学思维上的突破。马克思人学观中蕴含着一种"合"的哲学思维,"合"体现在人与世界相联系、相统一,人在实践活动中完善并发展自我,既实现自我价值又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肯定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马克思人学观是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相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科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如何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林国标 《湖湘论坛》2005,18(5):22-24
从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关系角度考察,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国家的思想文化建设活动。先进性也有着深刻的哲学与文化内涵。先进性是一种价值理想,内在地包含了人的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是人的一种自觉选择,体现了人的自主与自觉的意志;是一种历史的过程,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历史辩证法;是一种理想的道德境界,体现了新时代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5.
狭义实践观把实践仅仅理解为一种物质生产活动,除此之外人的其他活动都不能纳入实践界域,它对马克思的实践范畴存在着误解和误读,只看到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精神劳动批判,而忽视了马克思对黑格尔精神劳动的充分肯定;把《提纲》中的"感性的人的活动"等值于物质生产活动;用经济学中的物质生产概念代替哲学中的实践概念;错误地理解了在马克思之后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实践的一些观点。马克思的实践范畴是广义的,实践就是人的各种生活活动的最一般的抽象,是指主体人使用一定的"劳动资料",把一定的"原材料"加工为一定产品的劳动过程。  相似文献   

6.
颜佳华  朱逢春 《求索》2014,(1):32-36
西方哲学的发展大致依循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两种理路。理论哲学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主导理路,实践哲学则是伴随着当代哲学对生活世界的关注而逐渐复兴与发展起来的。行政哲学属于实践哲学的范畴,它具有实践哲学所拥有的实践改造性和现实批判性的基本属性。体悟和发扬马克思实践哲学中“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精神与传统,以一种真正的实践哲学的方式进行哲学运思,体现了时下对行政哲学范式变革的某种理论自觉。保持行政哲学贴近行政生活的理论特质和实践性的品格,具体要求包括:行政哲学应当回归生活世界,坚持以行政生活为基础性的对象;行政哲学应当以行政智慧的获得为目标取向;行政哲学应当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指导构建自身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7.
浙江精神是特殊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生产方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激荡的产物。浙江精神是一个总体性观念,在本体论层面,表现为具有浙江特色的群体意识;在认识论层面,是浙江人民思维方式的体现;在生存论层面,是浙江人文化特质的独特表达;在价值论层面,是浙江人民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价值取向。浙江精神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提炼浙江精神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把握时代性与历史性、地域性与民族性、学术性与大众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当代实现方式。马克思实践哲学体现着对人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深刻把握,体现着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进一步探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价值,对于我们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去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龚明珠 《前沿》2008,(2):12-14
哲学与管理本是两种思想体系,但它们之间又有联系,而且很密切。哲学是管理的导航,管理是哲学的体现与实施。从管理学的历史看,西方是从企业经营管理开始认识管理的。相反,中国却是从哲学走向管理的。儒道诸家在思想、文化和哲学上控制了中国两千余年,中国的历史传统无时不在控制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本文从管理哲学的由来、中国管理哲学发展现状及儒学文化对企业经营理念的积极影响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儒家文化对中国管理哲学产生深远影响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之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文化的高视角———超越管理企业文化理论是从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发展演变过来的 ,企业文化 ,作为社会主义文化背景下的一种亚文化 ,或者说微观文化 ,是从属于组织文化的子概念。它以“文化”为视角 ,是超越管理的一种文化创造和文明演进。首先 ,企业文化与管理科学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遵循价值原则与弃置价值原则管理科学属于科学的层面 ,企业文化属于文化的层面。科学以理性为工具或基础 ,以“知”为目标 ,强调客观性 ,弃置价值性原则 ;而文化的基础是人的存在 ,人有意志(包括感情、欲望等) ,以“行”为目标 ,所以…  相似文献   

11.
绩效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就是企业的高效运作和高质量、高效率的收益回报。实施绩效管理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加强企业基础建设、实现建设现代化企业制度战略目标的需要。本文阐述了绩效管理的内涵和过程,分析了当前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作好绩效管理进行了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陈永南 《桂海论丛》2004,20(2):34-36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要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企业文化建设,要把发展企业文化的重点放在建设上,用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把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当作企业发展的目标,用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用企业文化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技术和人的智力在生产中的作用与以往根本不同,使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按生产要素分配成为今天的现实。这些变化为我们今天的实践提出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我们必须按照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时代特点,深化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更加注重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因此,以“作业”为核心的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管理就成为为企业价值增值提供相关信息的方法之一。作业成本计算是时代的产物,它的成本计算方法由“数量基础”到“作业基础”的最新进展,揭示了成本管理会计的发展。作业成本计算法虽然起源于产品成本计算的精确性动机,但是其意义已经完全超越了成本计算精确性要求这个层面,深入到企业作业链——价值链重构,乃至企业组织结构设计领域。总之,以“作业”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和核心的作业管理,是企业管理上又一个重大的革命性变革,它预示着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本文拟对传统成本法的局限、作业成本法的特点及应用等问题进行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决定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理论依据.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劳动价值论也需要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抽象劳动和活劳动创造价值,而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是相互依存和转化的.只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者在创造价值过程中的作用发生变化,活劳动创造价值的实质并没有改变.现在,体力劳动者的直接劳动在创造价值的劳动中所占比例和作用都在下降.创造价值的劳动者范围明显扩大了.这就要求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三个里程碑及其在中国的升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历程中三个标志性实验成果昭示了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演变的客观规律,是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嬗变过程中的三大里程碑。科学管理实验使人力资源管理从自发管理走向自觉管理、科学管理和制度管理;霍桑实验系统发现了提高生产效率的社会心理因素,使人力资源管理从技术管理走向社会管理、行为管理和心理管理;职业生涯实验显示员工职业发展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目标,现代企业目标和员工职业发展目标共存共长。三次实验的思想脉络、理论构造、功能机制有机对接、联动传承并推向纵深,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历史上三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碑。科学人才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念是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升华。  相似文献   

17.
论有中国特色的人才资源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人才资源管理仍存在诸多机制问题,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人才资源管理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从评价体系的完善,“人本”企业文化理念的树立,契约化、社会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建立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由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化等5个方面作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邓小平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所坚持的三大指导精神,即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和重人精神,指出这三大精神不仅是邓小平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部分的原因,而且是邓小平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原因.并由此指出这三大精神是内在于邓小平理论之中,是邓小平理论精髓的具体内容.进而建议人们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学习和把握邓小平理论及其精髓.  相似文献   

19.
方明月 《桂海论丛》2006,22(5):34-37
在市场经济中,很多企业在经历短暂的辉煌后迅速走向消亡。于社会而言,企业的淘汰与死亡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如果企业的死亡率过高,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探讨企业长青的内在机理就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视角出发,在吸收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资源基础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家精神的有效供给和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动态构建是企业长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必须努力创造条件、在全党形成学习和研究理论的浓厚空气,健全学习制度。在学习理论的态 度上,既要认真,也要持久;在学习理论的方法上、制定计划,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在掌握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在学习内容上,重点学习邓小平理论,学 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在学习风气上,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进行 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