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唐文乐 《前沿》2007,(8):102-104
随着世界范围内人权运动的发展,死刑不引渡原则的地位在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中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中国作为保留死刑的国家,基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没有明确规定"死刑不引渡原则",从而存在着一定的缺憾与不足。为加强国际司法合作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完善相关立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公开是监督法的重要原则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监督法明确规定,监督公开是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一项重要原则。监督法从三个层面规范监督公开。首先是总则规定了监督公开原则。该法第七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  相似文献   

3.
吴永生 《公安研究》2012,(12):74-81
既有理论不乏警务监督具体原则的研究成果,但这些原则之间也存在各自为政乃至相互冲突的情况,需要确立一个总体原则予以协调和统筹。在警务监督中,规范警务和服务社会的双重目的既承认了警察的现实价值,保障他们依法开展警务活动的自主空间,又体现了公众的社会主体地位及其正当诉求作为警务活动终极价值的意义,从而规定了警民双赢的总体原则。鉴于这一原则广泛深远的影响,在厘清警民双方利益诉求辩证关系基础上,监督主客体积极探索并完善其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法治及法治文化的价值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迎合和满足了社会主体的价值需求,从而使社会主体认同、选择和信仰法及法治.在形式上强调了法律的权威至上、司法独立原则,强调了立法机关的职能就在于创设和维护得以使每个人保持"人类尊严"的各种条件.在价值取向上看法治文化使社会主体变成自由、平等的权利主体.  相似文献   

5.
监督法明确地规定了"五个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在为区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权提供有力法律支持的同时,也对提高监督能力和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好监督法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6.
7月4日,河南省人大贯彻实施《代表法》执法检查组风尘仆仆地来到焦作市检查工作。在历时四天的工作检查中,检查组所见所闻,无不有着深切的感受。正如率队的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德广在检查结束时所总结的那样:“焦作市人大代表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创造出了许多好经验,例如监督不越位原则,兼听则明原则,学法懂法、依法办事原则,不怕吃苦的精神和既监督又支持的做法,这些都很值得学习和推广。焦作人大代表同心同德,尽责尽职,形成了一个好的群体,发挥了好的作用,为我们河南争了光。”  相似文献   

7.
辛鑫 《传承》2011,(3Z):20-2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不能对我们的各级党组织和党政干部进行有效的监督,是加强党的建设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实践中探索加强党内监督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王敏 《人大建设》2007,(4):16-17
监督法总结了以往各级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经验,针对各地不尽一致的做法,加以必要的规范和引导,明确了监督的原则、内容、形式和程序。调研中,我们注意到,有几个问题事关监督法能否得以正确实施,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和实施有关法律情况,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换届以来,临沂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专而精、求实效"的工作原则,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监督实效为核心,依法监督、突出重点、创新载体、改进方式,着力在提高监督工作实效上下功夫,为推动"大美新"临沂建设作出了积极努力。围绕重点工作,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换届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把监督、支持和服务科学发展作为工  相似文献   

10.
论农民平等发展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民问题的本质在于农民的平等发展权能否得到实现,使农民获得参与发展、促进发展和享受发展的均等机会。农民发展权要求进行社会利益的优化配置与制度重构,以自由、公平与和谐的法理念来创构农民法律新秩序。  相似文献   

11.
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检察监督原则进行了细化和补充,使民事审判监督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检察监督原则在民事审判活动中具有可行性,与此相对应,应当继续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并强化基层检察院的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2.
刘权 《岭南学刊》2014,(4):95-100
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检察监督原则进行了细化和补充,使民事审判监督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检察监督原则在民事审判活动中具有可行性,与此相对应,应当继续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并强化基层检察院的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3.
在清末和民国时期,为保障检察权的有效运行,检察机关依据上下一体化原则在明确上下层级关系的基础上确立了检察长(首席检察官)对下级检察机关的层级监督;在内部配置中确立检察长在检察机关内部的职权监督。分析其经验与教训,有利于促进中国当代检察机关依据检察一体化原则完善监督方式,规范权力行使。  相似文献   

14.
正人大监督"一府两院"工作,要做到真监督、真支持,就必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通过认真细致的调研,对要审议的专项工作有一个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在省委人大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大与"一府两院"既是监督关系也是支持关系,监督与支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大对"一府两院"要真监督、真支持。这一要求,对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人大在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真监督、真支持是对人大责任意识的检验。我国宪法规定,各级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些规定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主权在民原则,赋予了人大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  相似文献   

15.
丁江  赵永琴  夏涛 《公民导刊》2012,(11):22-23
如何处理好监督和支持关系?如何依法履行人大常委会职责?重庆市江津区人大常委会在实践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坚持人大监督原则、依法开展监督工作的基础上,突出监督工作的政治性、协调性、全局性、针对性;同时,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创新人大监督方法、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16.
李坤 《思想工作》2004,(10):46-46
党内监督的基本原则,是党内监督规律的具体反映。它必须体现、贯彻到党内监督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中。以此保证党内监督活动顺利开展。这就要求党内监督活动的全过程中都要坚持如下原则:  相似文献   

17.
新民事诉讼法明确了检察机关对法院民事执行进行监督的权力,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如何进行监督,应秉承什么原则,采取什么方式,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就上述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几点建议,以利于检察机关进一步完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8.
李萍 《前沿》2010,(14):14-16
在我国,舆论监督是指舆论监督的主体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察和督促,其实质是人民的监督。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十分重视舆论监督,并在不同场合强调舆论监督的重要性。而且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七大,"舆论监督"的概念连续五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中。2004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将舆论监督列为党内监督的一个重要制度。这样,舆论监督可以广泛而深入地参与或介入党内监督活动,并成为党内监督中居于独特地位的不可取代的一种监督制度。新闻舆论监督不仅能帮助领导机关掌握问题、督促问题的解决,还能起到警示作用,防范问题的发生。但是,反观目前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问题众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方法不得力,在相当程度上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如何采取措施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在党内监督中的作用,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力图为维护党的纯洁性、保持党的先进性以及更好地完善、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提供一点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蒋德意  唐光怀 《湖湘论坛》2008,21(4):100-102
虽然我国还没有建立独立的舆论监督法,但基本原则在舆论监督法已经明确规定或内在地蕴涵了它的基本原则。言论自由、新闻党性、舆论监督权优先,保护人民民主权利和依法行使舆论监督权,就是我国建立舆论监督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张郁 《人民政坛》2010,(2):38-40
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重点涉法涉诉信访件转给法院、公安等司法机关处理,若遭遇司法机关的不积极作为,怎么办?莆田市人大常委会实践探索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将重点案件交由检察机关启动法律监督,并通过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再监督,将人大司法监督着力点"间接"地盯在那些重点涉法涉诉案件上,切实解决问题,维护了老百姓的合法权益,体现了人大司法监督的有效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