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于晨 《创造》2012,(4):46-47
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化是创造供给,城镇化则主要是创造需求,是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持久动力。,城镇化带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带来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同时还产生庞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建设等投资需求。  相似文献   

2.
一、城市化与城市化道路(一)城市化的内涵和衡量城市化或城镇化(Urbaniza—tion)是指第二、三次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Urbanization”一词一般译为“城市化”,主要用于说明国外的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  相似文献   

3.
葛宪明  郭江山 《求索》2013,(11):238-240
新型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继续,是扩内需和未来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保证。与之前的城市化相比,新型城镇化表现的农民职业转换以及由农村到城镇的地域转换都有了新的内涵,它体现出中国"创造"的特色包括农民市民化、城镇产业化、城镇有文化、小城镇升级转型和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最后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注意把控好尺度和速度以及明晰政府和市场调控空间。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并提出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韩锋 《淮海论坛》2013,(3):12-13
农村城镇化就是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下,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所必需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城镇化作为“四化”重要内容.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四例安徽农村青年的城镇化进行后续性思考,将农村青年的城镇化分为主动城镇化和被动城镇化两种类型,提出农村青年城镇化具有对其他农村青年起到示范效应、提高农村家庭可支配收入、体现农村青年社会行动的理性化等积极意义,并通过分析农村青年的城镇适应与发展困境,提出增强农村青年城镇发展可持续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徐匡迪 《小康》2014,(9):22-22
十八大提出城镇的内涵和实质,归纳成五条,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是“四化”互动的城镇化,应该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于晨 《创造》2014,(7):52-53
正对于云南来说,城镇建设要与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民族内涵、秀美的自然风光深度融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同时新型城镇化也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云南,省委九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对云南城镇化建设道路作了全面的部署和要求,明确了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城镇化路子的总目标和正确处理好城镇发展与农村发展关系的总要求,吹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号角,提出一手抓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一手抓以美丽乡村为  相似文献   

9.
《人大论坛》2009,(12):F0002-F0002,I0001,I00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城镇是区域经济增长极。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动服务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城镇化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同时必须看到,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农村市场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也不高,如何有效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推进农业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因此,大力发展农村城镇化,是引导整个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一、农村城镇化的内涵及特征农村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不断向农村城镇地区集中,城…  相似文献   

11.
何君君 《政策瞭望》2011,(12):53-55
社会的变革在很大程度上都起步于农村,因为农村是社会构架的基础。如今,在城镇化趋势加快背景下,社会变革的步伐大大加快,并使农村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全新的机遇。城镇化趋势加快以及由此带来的深刻影响和挑战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镇化也意味着城镇人口集聚、用地扩张,城镇文化、城镇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同化过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加快城镇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志文 《湖湘论坛》2004,17(5):23-24
(一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这个奋斗目标具有丰富的内涵 ,涉及广泛而复杂的社会经济指标 ,而推动城镇化进程则是其重要内容之一。首先 ,城镇化是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 ,可以带动经济资源重组整合 ,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既能推动城镇自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也能带动乡镇企业、农村特色产业和农村服务业的发展 ,从而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 ,促进经济结构的…  相似文献   

13.
张友良 《传承》2012,(2):62-63
城镇化是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的综合化。我国城镇化存在着"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实际有效城镇化率低";"城镇化质量不高,‘伪城市化’";"大城市无序发展,小城市和中心城镇规模扩展但留不住人,有城无市"";城镇化建设过度依赖土地扩张"";城镇资源环境条件恶化"等问题。要深入理解城镇化内涵,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内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今日民族》2013,(10):56-56
虽然边疆民族地区地处偏远,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加速,这些地区的原生态文化免不了也受到影响。城镇化进程对边疆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的影响表现在不同的层面。首先,城镇化对边疆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所存在的原生环境产生影响。城镇化表现在城市的扩张和镇的数量增加。城镇规模的增大把原来周边农村纳入到城镇范围内。城镇扩张的过程中进行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引起了城乡面貌的改变。在边疆民族地区,这种变化的影响是原有生态环境的改变。原生态文化的形成是与其赖以存在的环境密切相关的,环境的改变自然会引发原生态文化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吉洪 《今日海南》2007,(1):30-30
一是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重点支持“产业支撑、绿色环保、规划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县城和中心镇建设.着力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吸纳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工作,认真实施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城镇大战略”,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全省小城镇建设规模聚集效益日见成效,对带动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全省农民收入增加、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到2000年底,全省城镇实际居住人口由1978年的595万人增加到1665万人,城镇化水平由12.6%提高到27.8%。一、抓好小城镇规划省建设厅先后制定了《安徽省小城镇规划编制管理办法》和《安徽省中心镇规划编制及管…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的目标,同时指出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紧密相关,如何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时代课题。农村城镇介于乡村和大中城市之间,既有别于农村和大中城市,又具有农村和大中城市的某些特点。农村城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中间媒介作用,能够有效调节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之一。推进农村城镇化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国的国情不同,城镇化发展的具体道路和模式是不相同的,但城镇化作为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必须遵循一些共同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对我国城镇化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因此,我国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这些规律。1.城镇化的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产业支撑是农村城镇化战略的立足点。农村城镇化战略的目标是通过增强农村城镇的经济力量,完善城镇的功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带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产业正是经济基础最根本的体现。一个没有产业支撑的城…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一 《岭南学刊》2001,(1):72-75
城镇和乡村,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类型,以及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活动类型.就其实质而言,它们其实是两类不同的社会发展界域.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是在工业化基础上,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非农转变.科学完整地把握城镇化的内涵,适时有效地推进城镇化,是促进城乡社会良性互动、有效整合与协调发展的关键.   相似文献   

20.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农业国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社会转变,也就是农村的城镇化过程,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规律性经济社会现象。我国农村的城镇化应走一条怎样的道路?如何加速农村城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