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前一段时间,郑州市县两级“馒头办”之间为争权夺利而爆发的“馒头大战”成为媒体连续报道的焦点事件。郑州“馒头风波”的来龙去脉大致如下:1998年郑州市为规范馒头市场管理,让市民吃上放心馒头,专门成立了“馒头销售管理办公室”(简称“馒头办”),受部门利益驱动,市“馒头办”从各区“馒头办”收回了办理生产许可证的权力。区“馒头办”因不满自身权限被消减而处罚在市“馒头办”办证的企业,而不少被市“馒头办”认定为非法的馒头厂点又都是在区“馒头办”挂了号的。馒头加工企业与“馒头办”的执法矛盾逐步转变为市区两级“馒头办”之间的赤裸裸的利益纷争,3月底市区两级“馒头办”纷纷通过媒体互相指责和互相攻击。在媒体曝光的舆论压力下,郑州市商贸委责令市“馒头办”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区商贸局也对本区“馒头办”有关责任人进行查处;市区两级商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两级“馒头办”及其执法队伍进行整顿;决定由市商贸委主管副主任和区商贸局主管副局长分别兼任市区“馒头办”主任。据报  相似文献   

2.
黄裕 《今日上海》2010,(4):40-40
南翔小笼,又称“南翔小笼馒头”、“南翔小笼包”,以皮薄馅大、汁多味鲜而著称,是上海家喻户晓的一道传统点心。1871年,南翔小笼的创始人黄明贤在嘉定区南翔镇开了一家名为“日华轩”的糕团店。最初店里出售的并不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南翔小笼包”,而是“南翔大馒头”(南方方言中的“馒头”就是北方人所称的“包子”)。当时,黄明贤每天都会挑着满满一担南翔大馒头到镇上的古猗园叫卖,由于他的馒头肉多味美,很快便获得了周围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漫画与幽默     
经验服务员对他的新同事说:“我已经叫了四遍八号桌的客人。”“那你为什么还不把他赶出去?”“还不到时候。每次醒来的时候他都付一次钱。”混种鸟鸟类学家走进专利注册处。“我已把信鸽和啄木鸟交配成功,”他解释道,“产出的混种鸟不但能带信,而且到达时还会敲门!”面条与馒头一天,馒头与面条发生争吵,馒头被身高力大的面条暴打了一顿。于是馒头回家后,纠集了窝头、豆包等哥们儿一起去面条家报仇。面条正好不在家,于是它们把路边的方便面痛打了一顿。方便面委屈地问馒头:“你们不是要找面条吗?为什么打我?”馒头恶狠狠地说:…  相似文献   

4.
馒头本“清白”,错在染色。依法打击染色馒头为代表的一系列涉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才能让人们看到“馒头们”时感到安心。  相似文献   

5.
唐仁承 《今日上海》2011,(10):32-34
今年6月19日,在市政府指定生产“放心馒头”全市铺货销售的第一天,“放心馒头”投放市场所引起的热烈反响出人意料,短短两个小时,全市数百家销售门店的10万只杏花楼“放心馒头”全部脱销。  相似文献   

6.
乡间有句俗话说:“跟上当官的做娘子,跟上杀猪的翻肠子。”那么,当胡戈的“馒头血案”与陈凯歌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跟上胡戈还能吃上味道可口的馒头哩!前不久,苏州两个天堂创意公司抓住胡戈跟陈凯歌“馒头”纠纷的大好商机,已迅速地将“胡戈”注册为馒头商标。2月2  相似文献   

7.
“我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蒸馒头。”服刑7年、喜爱做面食的二师科克库勒监狱二监区食堂炊事员叶长江说:“教育改造让我对人生充满期盼,我蒸出的馒头也特别香甜!”  相似文献   

8.
小幽默     
奖品“你这手表不错 ,在哪买的?”“不是买的 ,是赛跑得第一名 ,得奖来的。”“是吗?有多少人跟你一起赛跑?都是些什么人?”“连我一共3人。警察得第2名 ,丢表的人得第3名。”较量法官 :“你偷过东西吗?”小偷 :“时而。”法官 :“在什么地方偷过?”小偷 :“各处。”法官 :“好吗 ,把你关起来。”小偷 :“什么时候放我。”法官 :“迟早。”面条与馒头一天 ,馒头与面条发生争吵 ,馒头被身高力大的面条暴打了一顿。于是馒头回家后 ,纠集了窝头、豆包等哥们儿一起去面条家报仇。面条正好不在家 ,于是它们把路边的方便面痛打了一顿。方…  相似文献   

9.
法眼看时事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可能侵权《无极》导演陈凯歌将起诉“恶搞”其影片的网友胡戈,并称胡此举为“无耻”。不过,在网络上胡戈和他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支持率甚高,有人看完该短片后甚至感言“要是《无极》也这么有意思就好了”。在短片中,《无极》人物被“搞”得面目全非:女主角“倾城”变身为脱衣模特,“光明”则成了城管小队长,“鬼狼”是特派警探,“昆仑”是重要嫌疑人,“无欢”是人性扭曲的阴谋策划者。“馒头血案”告诫我们,“要对小朋友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这部让人看了喷饭的小短片一出现就被各大网站相中,并在网友中间迅…  相似文献   

10.
<正>“馒头论”中“新药、特药就应该贵”的观点显然放大了某些假创新的出现可能。在12月17日举行的“中国医药风云榜”颁奖典礼上,药企高举“药价不贵”的大旗,抛出了耸人听闻的药品“馒头论”。这个具有强烈轰动效应的药企论调主要包括三个重要观点:首先,“药品价格是什么?它不是做馒头,是面粉的成本加上燃气,加上工人工资,药品本身是一种高风险、高投入、高附加值的产品,它的价值不能够仅仅  相似文献   

11.
姚军红 《乡音》2014,(12):33-33
“有群众反映,有的馒头作坊使用编织袋做替代笼布,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这种馒头被人们吃了,即使编织袋清洗过,也不能那样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今天在政协常委会上提出来,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给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相似文献   

12.
世上往往有这样一种十分荒唐的思维,我们姑且称其为“第三只馒头”,即某人一顿要吃三只馒头才能“用饱”,可他却只对第三只馒头倾心。曾几何时,我们因过份强调直接生产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以至于轻视科学技术和教育,就是这种思维方式。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这不仅是观念上的更新,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社会是一个整体,片面强调其任何一个部分,都会  相似文献   

13.
微言     
《民主与法制》2013,(29):39-39
“这是北大特色哦。” ——“主食每个各种限购3个,请自觉遵守”。这个规定张贴在北大多个食堂里,两毛钱一个的馒头,是学生的低价权益,然而经常有教职工家属前来抢购。“这是她大特色哦。”一位学长无奈地笑道。他时常听到同学话“因为馒头引发的吐槽”。  相似文献   

14.
网络就是这样一个处处充满奇迹的地方。2006年,一个“馒头”引发了一场网络地震,受到了全国网民的关注,并带来了别样的惊喜和快乐,它就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相似文献   

15.
南翔小笼包     
上海老城隍庙九曲桥畔的南翔馒头店,一栋不大的二层小楼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据说有人为了吃到南翔小笼,曾排过四个小时的队。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吴翔升关了家乡南翔的馒头店,在上海城隍庙开了专营南翔小笼的长兴楼馒头店(后改名为南翔馒头店)。南翔馒头店的小笼以皮薄,馅丰,上口一包卤汁而闻名。如今,虽然南翔镇上“南翔小笼包”的招牌林立,人们却认为只有上海老城隍庙南翔馒头店的才最正宗。  相似文献   

16.
在2006年中国的网络生活中,“恶搞”无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雷锋、李宇春、郭德纲、赵本山、葛优、潘冬子以及铁道队员,全部都通过“恶搞”这道工序成为网民娱乐的调味品。到了8月,防止网上“恶搞”成风专家座谈会、互联网的视频上传的许可证、立法禁止向未成年人传播“恶搞”等的消息成为一根针对恶搞的大棒,“以后还有没有‘馒头’?”成为中国当下的热门话题。如果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让中国人突然发现了“恶搞”带来的创意和欢乐,那么当这股旋风刮到“红色经典”的大厦时,终于出现声讨它的强大阵营——起码,中国互联网协会理…  相似文献   

17.
<正> 海外有一些学者,把“五四”的“反传统”与“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混为一谈,认为前者开了后者的先河,二者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笔者认为,“五四”与“文革”,形似而质异,不可不辨别清楚。一、启蒙精神与蒙昧主义“五四”运动的主体是知识精英。他们并不是全面地反传统。他们的地位和文化素养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走上反文化的道路。他们所作的工作,主要是借助另一种文化的价值来冲垮  相似文献   

18.
王萍 《中国人大》2011,(11):15-18
2009年,在惩处“三鹿奶粉”事件的强大民意声中,食品安全法高调出台并实施,食品安全着实好了一阵子。然而继去年爆出“毒豇豆”事件后,今年“瘦肉精”、“染色馒头”事件又接踵而来。中国食品安全为何频频“按下葫芦浮起瓢”?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大片,在死棋局里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6年12月29日,一部投资1000万的恶搞电影《大电影之数百亿》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这部片子以恶搞的方式向《功夫》、《十面埋伏》、《花样年华》等大片一一“致敬”。在恶搞已风行网络的今天,堂而皇之的登上大屏幕则是首次。其实,在看过《大电影》之后,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这只不过是一个加长放大版的“馒头”(2006年风靡一时的恶搞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中国电影可以说一直在期待真正的大片,可现在所谓的大片,都成了被娱乐的对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式大片难逃“馒头”宿命?  相似文献   

20.
食游童年     
吴钧尧 《台声》2011,(9):50-51
金门县政府为推广美食,曾委托我邀请作家与媒体,举办“白酒美食”之旅,当时我心中着实疑惑,金门哪来的美食? 以往物资缺,馒头在我心中已是美味。馒头刚刚蒸好时,颜色柔,气味香,轻触碰,馒头表皮如一层呼吸的皮肤,按F去,微微凹陷,手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