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自成 《湖湘论坛》2004,17(5):80-82
土地制度是农村最基本的产权制度。马克思主义认为 ,土地产权的归属既决定于历史进程和社会制度 ,又与生产力发展息息相关。当前 ,“三农”问题突出 ,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 ,归根到底是现行土地制度与农村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严重不相适应。因此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紧扣明晰土地产权这根主线 ,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其它配套改革 ,从制度设计上入手 ,重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严重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实质是实现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一定程度的分离 ,在不改变土地所…  相似文献   

2.
现有土地制度缺陷是阻碍土地流转的根本因素,土地流转遇到了来自土地所有权上的瓶颈。农村土地所有权改革的重心应该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转移到所有权制度上,应该以马克思土地所有权理论为指导,在土地公有制下,设立"土地两级所有权"。  相似文献   

3.
周猛 《湖湘论坛》2014,(1):64-67,86
现有土地制度缺陷是阻碍土地流转的根本因素,土地流转遇到了来自土地所有权上的瓶颈。农村土地所有权改革的重心应该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转移到所有权制度上,应该以马克思土地所有权理论为指导,在土地公有制下,设立“土地两级所有权”。  相似文献   

4.
土地流转信托的本质是在土地所有权和收益权分离的基础上,实现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重要的制度创新。土地流转信托能够促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权能有效实现,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规范有序流转,开创了信托业与"三农"合作共赢的新局面。政府应提供优惠政策,鼓励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参与土地改革。  相似文献   

5.
土地产权是土地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其重要意义是在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资产化体现出来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具有了资产与资本的属性。土地产权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由单一的所有权发展为包含使用权、发展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权利束。更重要的是,现代经济环境下土地问题的复杂性、紧迫性与产权问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住宅产权界定是住宅交易的前提,更是住宅市场活跃与发展的前提。本文以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制度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现行城市住宅用地产权安排,提出了住宅用地与房屋交易分离的构想。住宅用地者通过分期向国家交纳“可变综合租金”方式获取土地使用权;房屋则以市场价格进行全产权流通或使用权流通。通过对房屋全产权的再认识,进一步明晰了住宅产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我国20世纪下半叶土地制度改革的回顾,指出我国现行的均田分包制产权的缺陷。围绕以规模化商品化的现代农业目标,提出了建立我国现代农地产权制度思路:增强在世贸市场竞争生存意识,树立规模农业的观念;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法人产权制度,实行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和法律化;建立农地产权的流动机制,促进适度规模农业的形成;加快城镇化步伐,实行耕者有其田,不耕者有其业,政府辅导转业;改革城乡分割的体制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实践悖论、诠释与出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庭承包制使农村单一的土地产权结构变成了两权分离的多元化产权结构 ,即集体所有权与承包使用权分离。这一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较好地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温饱问题 ,其功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目前这种以集体所有权为主导的地权结构也存在许多令人不解的悖论。笔者认为。这些悖论在现有的农村经济、政治管理体制框架内 ,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一、农村集体所有权的悖论分析虽然现在法律规定乡村集体为农村土地的所有者 ,《宪法》第九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 ,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 ,属于集体所有 ;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  相似文献   

9.
祖国大陆实行的土地制度是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土地所有权不能买卖,可以买卖的是土地使用权。 根据祖国大陆的《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台商在大陆投资需要使用土地,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10.
胡盛华  王新奎 《前沿》2004,(10):100-102
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土地立法的两个基本问题。本文从《土地承包法》出发 ,分析实行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淡化所有权 ,强化土地承包权的物权化 ,建立土地权利流转的生产化机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安排的缺陷与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自然资源产权的所有权安排、使用权安排和经营权安排三个层次分析了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安排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优化路径:一是建立多元化的自然资源所有权体系;二是促进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市场化;三是引入自然资源产权代理者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土地流转以来,就出现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象,客观上要求在制度上进行创新。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逻辑必然。"三权分置"的重点是强化土地经营权,在法律上应该界定其为用益物权。具体到操作层面上,建议界定土地经营权物权成立的条件;修改相关法律法规;设置土地经营权物权化的底线,即不能动摇农民集体所有权人的地位,不能损害承包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土地流转信托的本质是在土地所有权和收益权分离的基础上,实现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重要的制度创新.土地流转信托能够促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权能有效实现,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规范有序流转,开创了信托业与“三农”合作共赢的新局面.政府应提供优惠政策,鼓励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参与土地改革.  相似文献   

14.
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盘活农村土地,强化农村土地的开发利用与管理,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十分重视并重点解决的问题。结合海南实际,新农村建设在农村土地开发利用方面应当抓好以下几项工作:——突破产权瓶颈,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健全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流转便利、经营自主的新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大胆将土地物权所设定的各项权能无条件地交给农民,确立农民对土地产权的主体地位。完善农村土地产权登记制度,尽快完成全省4800万亩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直接确权给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集体经济组织和个…  相似文献   

15.
如何理解所有权、产权及其分离韩生贵什么是所有权?什么是产权?如何理解所有权、产权的内涵,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权、产权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怎样实现所有权与产权的既明确分离又相互制约,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面临的难点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试作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土地使用权的买断经营,是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允许土地使用权在一定的年限(如50年内)一次性出售给农业经营者,经营者购买土地使用权,在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从事农业经营。它是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营模式。一、现行土地使用权的弊端社会主义国家的农村土地制度,必须尊重土地的内在规律,在促进生产力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土地关系,才能有利于土地经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生产力的变化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双层经营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使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适当分离…  相似文献   

17.
论土地产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制度改革实质上是土地产权制度的重建。对土地产权认识的混乱,可能甚至已经开始影响改革的推进。区分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产权,明晰土地产权包括的基本权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1月全区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上房屋所有权、林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六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是我区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战略性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2月在玉林市召开的全区农村综合改革座谈会,重点推广了该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简称"产权改革",下同)试点工作经验。近期,笔  相似文献   

19.
农业面临的问题与产权体制缺陷有关 农地两权分离的产权体制已从过去的"强大动力",变成"严重缺陷".农业家庭经营的制度是建立在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适当分离的理论基础上的.20年前,实行这个制度的特定"条件"是农民劳动积极性不高和口粮不足.当时"两权分离"是为农业注入一种强大动力,给一点经营权农民就很高兴,一举解决了农民真干活和"吃饭"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房地产的权利归属,法律对房屋和土地做了不同的规定。房主对房屋拥有所有权,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房屋建筑有使用寿命,而房屋所有权却无限期;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房主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而土地使用权又是有限期的。于是就出现了无限期的房屋所有权和有限期的土地使用权之间的矛盾。按现有法律规定,住宅建设用地的使用权以70年为限,那么,70年土地使用权到期以后,土地怎么办?房子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