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多年来公安院校公安文书写作教学的状况,指出提高该课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就是应把“多读多写”这条写作学习的普遍规律,贯彻到写作教学当中。如何贯彻呢?首先是教师必须转变现念,改多讲为多练;要正确处理“做”和“改”的矛盾;要解决练的时间;最后针对该课教改在“练”方面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还要加强教学管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基层检察机关处在打击经济犯罪和严重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沿阵地,有大量的实际同历需要进行调查研究,调研宣传任务十分艰巨,也非常重要。但是,现在调研工作中存在的某些倾向却与这种要求不相适应。首先表现在调研队伍建设方面,为数不少的基层院专职调研人员非常年轻,只是因为“能写”、“会写””就被安排在调研部门,这些人是不是真的“会写”姑且不论,他们在并不熟悉检察业务实践的情况下,去搞调研写文章,这种“调研”的深度和广度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他们自己来说,冥思苦想、闭门造车,到头来,即使再“会写”,也只发走…  相似文献   

3.
家访     
“我们宝宝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小王老师,您抽烟,这可是软包装中华烟,我们家老何就认这一种牌子!”何太太把我让到客厅的沙发上,十分热情地把一盒包装精美的香烟推给我。“哦,是这样,根据学校的安排,新学期开学后,各班主任要对自己班里的部分同学进行一次家访。听同学们说,你们家何慕豪同学在课下经常与同学比富,说自己家有37箱饮料……”“哈哈,哪有那么多。我们家宝宝爱喝饮料不假,可是根本没那么多,里面混杂着十几箱‘脑白金’呢。‘脑白金’知道吧,一种挺有名的营养品,我们家老何每天都要喝的,不然会失眠。一会儿走的时候,给您带两箱…  相似文献   

4.
待春节刚过,空气中微微有了春意,孩子便跟着爸爸开始学起了轮滑.头盔、护手、护肘、护膝,孩子被全副武装起来.“一定要带这些吗?”孩子觉得挺麻烦.“初学的时候,一定要戴啊!”爸爸说.孩子颤巍巍地站起来,跃跃欲试.爸爸说:“我们不能先学滑行,要先学摔跤.” “摔跤还用学吗?”孩子问.“是呀,学轮滑肯定要摔跤.只要觉得要摔了,就不要勉强支撑,因为你越不想摔,可能摔得越严重.主动摔、会摔,能保证我们不受伤.”爸爸说,“摔跤时要这样:膝盖弯曲,弯腰降低重心,让膝盖先着地,接着手肘着地,然后手掌着地”.  相似文献   

5.
《法学》1989,(1)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是触龙言说赵太后的一句名言,后来写入史书,拿来给历代皇上和贵族们看。然而写是写了,看也看过,注意的人却不多。据说因为“五世”之辽远,所以“当世”的,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又据说因为是在封建王朝里头,历史规律决定它必然短命,所以再怎么样的“注意”,终不过要被“斩”的。大概都有道理吧! 然而当今的环球上,我们的邻居那儿,却出了一件既不是封建王朝里头,也不是远至“五世”,结果“君子之泽”,实在地被“斩”的事。那就是勃列日涅夫的东床快婿、位居苏联内务部第一副部长的丘尔巴诺夫少爷,因为受贿巨款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认为实用写作的一切文章均源于现实,成于主观,又验证于实践,具有实用性、真实性、体式化的特征。写作时要想到为谁而写,写给谁看;为什么事而写,要达到什么目的;注重调查研究并运用唯物辩证法;写法上要将“守法”和创造性地“用法”结合起来,表现个性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芜湖县红杨镇有一位小学教师,自1983年3月起,通过写标语、出黑板报、编写油印小报等形式,坚持义务普法22年不辍。他已自办法制宣传专栏180多期,编印法制宣传简报150多期,为中小学生上法制教育课200多次,参与组织法律知识竞赛16次,人称“义务普法专业户”。20多年来,他获得了许多荣誉,是省、市、县“一五”、“二五”、“三五”普法先进个人,又是芜湖市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人大代表,今年6 月又成为全省精神文明月评“十佳”人物。他,就是香河小学教师董昌培。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又是怎么做的,当地干部群众怎么看待这个人物呢?记者专程赴芜湖县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8.
《法学》1991,(4)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院长读了《文汇报》上刊登的一篇稿件后,写了一段意见,希望法院干部都看一下此文,并建议在内刊上组织一次“假如我是一个当事人”的讨论,要求各区县法院及高、中院各庭、处、室负责人带头参加。《文汇报》上发表的那篇题为“当我前来要求信访接待时…”的文章写了些什么呢?是要求对来信来访者做到“四要”:要尊重、要理解、要关心、要帮助;实行“三不政策”:不打回票,不踢皮球,不打官腔;要在时间上赶一下,节奏上快一步,效率上高一点;对来访者做到三点:交点政策,出点点子,指点迷津。这些意见和要求不是专对司法部  相似文献   

9.
法学之殇     
学非易事,磨砺以求,未必有所成,现如今法学论文人人会写,学术研究似为易事,这类现象的背后是学术出现严重失范、脱序现象。真学术必然要有创新,法学研究必须强调学术原创性,窃人立意,掠人之美,与剽窃词句如出一辙;创制一套新词,制造语言的魔障,也不足取。学者不能不没有一点“专利权”意识,某种学术观点既然有人提出,再当作自己的创见,便属“学术不端”。法学论著最重要的是思想,其价值应当表现在有原创性观点,做不到这一点之所谓“学术”不过是“表态式学术”。缺乏健全的学术批评是当今法学研究保持低劣化和“学术成果”泛滥成灾的一大原因。高质量的法学研究成果需要精工细雕,为减少垃圾学术,学者应有不写或者少写的勇气。  相似文献   

10.
当做长读     
当做长读郑殿兴做好司法行政信息工作,离不开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司法行政信息员队伍。而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信息员,务应注意在“当”、“做”、“长”、“读”4个方面多下些功夫。“当”即是当奉献者。信息工作是文字工作,是富有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11.
现在,全国交警都在大张旗鼓地学济南,而在济南,各行各业也在大张旗鼓地学交警,树新风,要让“交警效应”变成“济南效应”。街头八百活雷锋市公安局首先提出要把“交警效应”延伸到各警种。与群众打交道最多的巡警是他们重点抓的第一个窗口警种。巡警是一支成立于1994年的年轻队伍,他们坚持高起点,从一开始就着力塑造一个“会规范步伐,会文明用语,会礼貌待人,会依法办事,热爱人民群众”的巡警形象。1995年10月,济南800多名巡警正式全线上岗,于是,济南市的宽广街道上出现了继交警之后的第二大景观:英姿勃发的巡警队员,站必端…  相似文献   

12.
认真学做人     
写好一个“人”,只需两笔;做好一个人,却要一生。“入”字,一撇一捺仅两笔,却不好写。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想写好越不易;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字这两笔,内涵丰富,哲理深邃,想写好更难。因此,做人需要我们穷尽一生的时间来学。  相似文献   

13.
据悉,一些区县司法机关搞法制宣传的写手,尽管会写也想写,但倘若要写涉及本地区一些干部犯罪的典型案件。则往往无奈而搁笔。何故也?只因为常会有一些地方“父母官”打招呼,甚至明令不让往外发。还美其名曰:此类“曝光文章”会破坏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4.
自读课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重要课型,又是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掌握的规律性知识,独立地进行定向性学习。然而,在语文教育界,不少教师对自读课还不够重视。有的教师精心组织重点篇目的讲读课,而对一些文字较浅显的篇目,则不作必要的指点,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要求,任学生“自读”而已。这种自读实为自流,不能收到实效。有的教师较重视自读课,精心设计;编拟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题目,让学生对着课本,一一填空入座。自读提纲过死、太实,以至束缚了学生的思考,不  相似文献   

15.
1990年1月12日、16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彭冲召集会议听取各调研组的汇报.会前各组的调研报告报送了彭冲同志.汇报会一开始,彭冲同志说,湖北、湖南组调研报告中写的“人搞生了,狗搞熟了”这句话,开始我没明白是什么意思,把报告读了两遍才搞明白. 那么,这里说的“人搞生了,狗搞熟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6.
检察官说:“我们震惊于宣福龙一方面弄了那么多钱,一方面却穿自己亲手补的衣服和皮鞋。”宣福龙在法庭审理的最后陈述中说:“是啊,我要那么多钱干嘛?”  相似文献   

17.
早些时候读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读到《替中国人之一种矛盾现象作解释》一节时,多少有些吃惊。这个法国的老孟很不客气地说:“中国人生活以礼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那么“礼”与“骗”之矛盾,孟德斯鸠是怎么解释的呢?他说:“中国人贪利之心是无法想像  相似文献   

18.
随笔三则     
战栗一个人如果内心隐藏了错误或罪孽,就无论如何要表现出来。人的表情比一张纸还薄,虽然是不透明的纸,突然加速的心跳,会使这纸张震动起来,表现在面部,叫“战栗”。我的一位熟人,是“封疆大吏”。总是能看见他衣冠楚楚,领带笔直地出现在电视屏幕里。可是,有阵子差不多一个多月没了他的声息,便有议论:是不是“两规”了?这是玩笑,顶多是猜测。也许知道百姓常有这类猜测,这些领导经常会不失时机地露露面,报个“平安”。突然一天,这位“封疆大吏”来了电话,我们聊起来,得知他近一段时间受命领了工作组到外省去考察干部。我笑着说:难怪这么久没…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方圆》2021,(6):4-4
诗歌有多重要很长一段时间不读诗了,读了《吉狄马加:行动的诗人》,让我想起手边有本特里·伊格尔顿写的《如何读诗》,便有了想要读下去的冲动。这是本专业痕迹较重的研究文集,如果不静下心来逐句研读是会有些吃力的。  相似文献   

20.
我有两个读研究生时的同学兼朋友。两人听说我要把他们的“城南旧事”写出来,都跟我急,一个威胁要断交;一个扬言要动刀。尽管如此,为了我当初感受到的愤慨,我还是要违背其意志把他们的旧事写出来,以正中国学界之歪风;以儆后来之效尤。不过,为了我的朋友们的前途,我还是把他们的真名隐去,分别叫他们阿东阿西吧。阿东和阿西都善写,都出身贫寒。他们的这两个属性,是可以通过出版以前者改善后者的,问题是找到一个出版的途径。作为研究生,与导师合作写一些东西,当然是写了能出的路子。在这里,就要涉及到他们的导师了。阿东和阿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