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孟楠 《法制与社会》2011,(2):168-168
当今各国政府为了应对日益扩张的行政职能发展的需要,纷纷采取了行政分权的措施,同时形成了完善的行政主体理论。然而由于我国的行政主体范围过于狭窄,随着行政权的持续分散化,大量的社会中介组织在参与公共产品的提供时,其职权的行使得不到司法监督。本文从"凤铝诉篮协"案入手,介绍了国外及我国行政主体理论,其次分析了行政主体理论建立的基础——行政分权制度,最后结合我国行政主体理论的缺陷,提出构建我国行政主体多元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行政主体的理论界定争议颇多。实际上,行政主体一开始作为一种法学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确定行政诉讼主体的诉讼资格。但原先的行政主体概念理论已不能与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的改革相适应。本文通过引入和借鉴西方国家理论来探析和完善我国行政主体理论。  相似文献   

3.
我国行政主体理论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静 《行政与法》2003,(12):37-38
行政主体理论在我国行政法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行政主体概念的采用来自于行政机关与行政主体之间的区别;在我国,行政主体的直接意义在于行政诉讼被告的确认;但作用并不限于此。行政主体理论的根基来自法学方法论,其实践基础在于中国的改革,改革中的主体分化是行政主体理论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
行政主体理论在我国行政法学研究中占有相当地位。但这一理论本身存在重大缺陷。本文在回顾和考察我国行政主体理论形成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对我国和法国、日本的行政主体理论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指出我国行政主体理论的不足以及行政主体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论述了全面研究行政组织法的必要性。文章认为原有的行政主体理论阻碍了对行政组织法的研究,延缓了行政组织的法治进程,需要检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行政主体理论的中外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公行政的发展和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使得我国现有的行政主体理论弊端日益显现。本文在对中外行政主体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行政主体理论存在的主要缺陷,进而获得对完善我国行政主体理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行政主体之再思考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近年来 ,我国学者对现行的行政主体理论颇有争议 ,有支持者 ,也有反对者。文章从分析主体和行政主体的内涵出发 ,探讨了行政主体的本质特征和作为行政主体应具备的条件。在此基础上 ,指出现行行政主体理论在概念上的误差和实践中的弊端 ,并进而认为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 ,彻底革新现行的行政主体理论 ,建立以行政分权为核心的行政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7.
完善我国行政主体理论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主体理论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行政主体理论是我国行法学体系的一个基石,既源自其他国家又有自己的特点,随着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现有的行政主体理论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现有行政主体理论的缺失,然后借鉴国际上通行的行政主体概念,试图重新构建我国的行政主体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将行政主体分为实质行政主体和非实质行政主体。  相似文献   

8.
作为舶来品的行政主体,在我国的行政法制实践中逐渐暴露出其自身的弊端。本文从内涵与外延角度分析了行政主体这一概念及其在理论上与实践中的矛盾,并对我国的行政主体理论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我国行政主体理论受到学界多方面的批评,其中以对我国行政主体独立责任能力的质疑为最根本性的挑战。但是,西方行政主体理论所强调的独立赔偿责任能力只是一种对其本国行政赔偿制度的法学逻辑的总结,实掩盖了其行政赔偿制度实际的责任机制,在此理论重构基础上建立的行政主体理论应当是一种具有国别的理论,而不是全球统一的标准。本文指出我国行政主体理论的重构应定位于梳理,并在总结我国现存行政组织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行政主体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0.
蒲林  刘德兴 《行政与法》2003,(12):101-103
传统行政主体理论基于行政主体优位,充分重视对行政主体权能的研究,而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地位重视不够。在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相对人并非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被动承受者。在行政管理、服务、合作、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关系中,通过与行政主体的动态平衡,行政相对人往往居于积极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1.
陈娟  周实 《行政与法》2005,(11):82-84
村民委员会根据法律、法规授权和村规民约对村内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与村民形成不对等的关系。我国传统的行政主体理论认为村民委员会只有在法律、法规授权时才具有行政主体地位,笔者认为只要村民委员会行使公权力时就具有行政主体地位,理由是我国行政法疆域应从国家行政扩展到公共行政;村民委员会享有社会权力。  相似文献   

12.
刘聪 《法制与社会》2010,(27):276-276
我国的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中,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等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行政相对人之间发生的关系。正因为如此,行政主体义务的及时履行对行政相对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行政主体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中国行政法学中的行政主体理论自 1 989年提出后 ,迄无发展。本文对阻碍行政主体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普适与本土和法人与主体进行了分析 ,进而对主体理论与中国改革之间关系进行探讨 ,认为体制改革就是主体分化的过程 ,尤其是行政主体的分化。  相似文献   

14.
行政司法主体制度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美行政司法制度强调行政司法主体的独立性与专门性 ,大陆法系的行政司法制度没有专门的独立的行政司法主体 (在其法制背景下也实无必要 )。我国现行行政司法主体多层次、多元化的现状有独立性不足、统一性较差的弊病 ,应当按照独立性、专业性、统一性的要求完善我国行政司法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15.
论公共行政之发展与行政主体多元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分析了公共行政之发展对行政主体理论产生的冲击 ,提出为回应这一冲击 ,应发展行政主体理论 ,丰富行政主体的内涵 ,行政主体在范围上不仅应包括作为国家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还应包括作为社会公行政主体的非政府公共组织。并对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界分 ,以及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权限划分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行政行为自引入我国以来,一直是行政法学理论的核心部分,然而其概念自身却存在着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和冲突,其中既有其本身内涵和外延间的矛盾,又有与行政诉讼和行政主体等理论之间的互相掣肘,严重影响着我国行政法学的发展.因此,对其概念的反思与重构已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其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其实质涵义和内容的梳理,对行政行为概念进行重构,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行政法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对杨解君教授《行政主体及其类型的理论界定与探索》一文的商榷意见。本文认为现有行政主体理论尽管并非完美 ,但至少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理论 ,并已在理论上、实践上被证明具有一定积极意义。而杨解君同志关于行政主体的新界定和新分类则将个人与组织并列、内部机构与行政机关并列 ,统称为行政主体 ,却未阐释清楚其各自的法律责任。这只会给我们认定行政主体、追究行政法律责任带来困难 ,是一种理论的倒退而非前进。行政主体理论 ,特别是内部行政主体的理论仍值得继续研究 ,但必须在分清内部、外部行政法律责任的基础上进行 ,否则只会带给人们更大的困惑和更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学校双重主体身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学生将学校作为被告告上法庭的案件日渐增多。由此产生了这类案件诉讼程序的适用问题。而要解决此问题,首先必须对学校的法律主体身份做出界定。作者认为,学校相对于学生具有双重主体身份,即民事主体身份和一定范围内的行政主体身份。本文分两部分进行论述。在“学校的民事主体身份”部分,作者着重讨论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合同关系和学校的保护义务;在“学校的行政主体资格”部分,作者分别以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务法人理论和我国传统行政授权理论两种思路,分析了学校的行政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19.
现行行政主体理论认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必须是行政主体,如果不具备行政主体的资格就不能具备诉讼主体的资格。这种"被告即行政主体"的思维模式对行政诉讼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很大的消极作用,本文将以此为视角对"被告即行政主体"的理论与实践缺陷发表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20.
行政主体在我国本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仅仅是行政法学中的一个学术用语。行政主体是我国学者上世纪80年代末引入的概念,这一引进的术语在我国却发生了巨大变化,有着明显不同的含义和适用范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行政主体的多元化,现行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存在一些模糊与歧义。文章以法国为例对中外行政主体法律地位进行比较,分析了我国行政主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对我国行政主体法律地位的完善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