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饿死一个人”是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救灾的政治理念、动员口号和力图达到的救灾效果。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宣传和贯彻“不饿死一个人”的政治理念,注重组织灾民恢复和发展生产。这既提升了灾区干部群众“生产自救,就地坚持”的信心,也防止产生干部漠视民命的偏向和灾民依赖政府救济的倾向。灾区政府将生产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以“不饿死一个人”为动员口号与具体要求,形成生产自救、节约渡荒、社会互济、以工代赈和国家救济的救灾新模式。党领导生产救灾的实践,不仅保证灾民安全地渡过了灾情,而且促进农业增产和公粮征收,有效落实城市领导乡村、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2.
党建在线     
《江淮》2008,(3)
滁州市:在救灾重建工作中教育党员、考察干部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广泛组织开展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带领群众救灾重建公开承诺活动;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组织灾后自救岗的上岗党员帮助群众搞好生产自救;联合科技、农业部门组织开展了"双培双带"防冻  相似文献   

3.
1949年为支援前线战争,老区农民负担沉重,平原省单县秋征比例高达收获量的30%,这直接引发了严重的"春荒",加之政府救济不力,1950年3月发生了由党员、村干、民兵带领群众抢夺高楼粮库的严重事件。在善后工作中,政府采取刚柔并济的方针,一方面抓紧生产救灾工作,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逐步展开政治工作,坚决打击抢粮首要人员,整顿清理内部参与人员。通过上述措施,局势逐步稳定下来,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大为消解,政府在民众面前重新树立起了威信。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的国家,历史上发生的自然灾害不计其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极为重视救灾工作,把救灾工作作为关心群众疾苦、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大事来抓,确立了“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救灾总方针和“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基本方针,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上下级分级管理”的救灾工作机制,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情况进行调整完善,逐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救灾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2004年,重庆市巴南区民政局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重要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深化改革、开拓进取,狠抓目标任务的落实,2004年全区各项民政事业取得较大的发展。救灾救济工作扎实有效,农村贫困群众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该局始终把关心解决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摆在突出位置,全年共争取救灾救济资金252万元,救济灾民8950户,其中春荒救济7128户75万元,灾民倒房救济1822户73.28万元,使各项自然灾害的灾后重建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为确保缺衣少棉被的五保户、特困户和灾民安全越冬,该局筹资11.9万元,制作冬衣棉被2000床…  相似文献   

6.
"7·21"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连续奋战,带领群众防汛救灾、生产自救、重建家园。记者和通讯员走进部分基层单位,采访报道这些奋战在救灾善后第一线的人们。  相似文献   

7.
1957年中央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运动的号召,催生了"大跃进"时期全国水利建设的高潮。不过三年后的1960年又认为,这场水利运动在劳力占用及粮食浪费等方面加重了农村粮食危机。本文以皖西北临泉县的河网化运动为例,从地方实践层面讨论水利运动与粮食短缺的关系。文章认为,皖西北河网化不仅因占地减少了粮食播种面积,更因劳力占用导致农业丰产不丰收,同时水利工地上的过度消耗又加重了粮食短缺。产生上述情形的根源,一是水利建设的政治运动化,再就是跃进性的水利建设远超乡村社会实际承受能力,以致水利变"水殇"。  相似文献   

8.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救灾是一个大问题。是否今年的春荒比过去严重呢?不是。过去财政还没有统一,各级都有钱,很多小灾都没有向上报,在县里、省里或者大区就解决了。现在财政统一,所有灾情都报上来了。所以,不能说今年的春荒比过去的还厉害。今年的春荒有特殊原因,主要是去年发生了寒流,冻坏了很多红薯。  相似文献   

9.
<正>历史上,安徽境内曾先后有两个中共皖西北特委。第一个皖西北特委,是在1931年4月皖西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为加强党组织领导,由原中共皖西特区临时委员会改组而成,隶属中共鄂豫皖特委。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同年12月,此特委更名为皖西北道委。第二个皖西北特委,是在1935年2月根据中共上海中央局的指示精神成立的。在此之前,江北皖境有两个中心县委,一个是皖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1954年皖西北地区的水灾救助为中心,通过对水灾后灾民悲观与失望等复杂心态的呈现,以及基层干部在救灾中两难处境和救灾实践中阶级政策的梳理,指出了1950年代的灾荒救助本质上是一项政治工程。灾荒救助的政治化表明,新政府的救灾既是生活救助,更是政治渗透,而政治化的救灾实践,则成为新政府政治理念渗透乡村生活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11.
建国初期,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党领导人民开展了以生产自救、节约度荒、群众互助、以工代赈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救灾运动.其中,救灾募捐工作不仅在物质上给灾区以有力支持,而且在精神上给灾民以极大鼓舞.既弥补了建国初期国家财政紧张、救灾经费严重不足的缺陷,又广泛发动了人民群众.依靠社会力量抗灾救灾.考察建国初期党的救灾募捐工作对研究建国初期灾荒史、抗灾救灾史及社会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思南县四大班子领导深入联系乡(镇)抗旱,县直部门包村抗旱,乡镇和村组干部到每一户动员抗旱。1500余名机关干部坚守在抗旱第一线,充分发挥示范、带头、帮扶作用,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坡上庄稼干得恼火,再不下雨怕是要绝收了,我们正在县乡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思南县瓮溪镇桅杆村村民告诉记者,如今政府供应的水已经能维持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3.
7月22日早5点,北京各区县的农技人员就收到了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党总支发来的短信:"第一时间到达灾区,了解统计灾情,指导救灾。"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党总支第一时间向全站12个党支部和90名党员发出号召:关键时刻,党支部和共产党员要迎难而上,尽快深入到受灾区县,指导灾区开展农业生产自救。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迅速行动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初,南京国民政府在赣、鄂、皖、豫、闽5省收复区推行特种教育,以期达到"清剿"共产党,救济地方社会,发展乡村教育的目的.但由于南京国民政府把"清共"和控制民众放在优先地位,使特种教育在前期未能办理社会工作,而成为反共的工具.抗战时期,特种教育对培养民族意识、动员民众支持抗战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通过设立失业救济委员会和失业救济基金、实行以工代赈、举办转业训练、组织还乡生产与生产自救等方式,对工人失业问题展开了积极的救治,大大缓解了失业压力。北京市的失业救济工作,注意倾听群众呼声、为民着想,遵循"个人——家庭——社会"的逻辑,超越狭隘的地区观和政绩观,初步显现了社会整合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在三年困难时期,主要由于政策失误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遭遇严重挫折,粮食连年大幅减产.党和政府积极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起来生产自救.在农村,主要是抗击自然灾害、恢复农业生产、开展副业生产、进行余缺调剂等;在城镇,主要是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农副业生产等.生产自救工作对于渡过灾荒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7·21”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赏干部冲锋在前,连续奋战,带领群众防汛救灾、生产自救、重建家园。记者和通讯员走进部分基层单位,采访报道这些奋战在救灾善后第一线的人们。  相似文献   

18.
正全国性抗战中,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接连遭受各类自然灾害的袭击。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得百姓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部队也陷入了物资短缺的紧急状态。面对日军变本加厉的侵略以及国民党的背信弃义,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加倍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参加生产,坚持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救灾动员口号,并开展大生产运动。中共巧妙地将"生产救灾"融入大生产运动中,完美地将社会救济与群众性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开展群众广泛参  相似文献   

19.
1940年代末的皖西北地区仍处于国共内战的漩涡之中.动乱的社会情势加之频发的自然灾害,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在此形势下,地方革命者从民众的日常关切着手,通过领导生产救灾拉近了革命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尤其是生产救灾中革命者对乡村传统的尊重以及干部改造的意图,体现了革命的地方化趋向.而革命的地方化亦带来了一种生活化与...  相似文献   

20.
中华慈善总会是经我国政府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由热心慈善事业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志愿参加的全国性非营利公益社会团体,正式成立于1994年。其宗旨是:发展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帮助社会上不幸的个人和困难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工作。中华慈善总会开展了救灾救助、扶贫救济、助医助残、助孤(幼)安老、助学助教等5大方面的慈善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