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应用快速平板凝集试验(SPA)检测内蒙古地区有代表性的10个肉用仔鸡场鸡毒霉形体(MG),平均阳性率为52.7%;对部分阳性鸡进行霉形体分离鉴定,分得的15株霉形体中有12株为MG,将其中的1株接种24日龄肉用仔鸡,证明有很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2.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鸡毒霉形体卵黄抗体郭建华陈明勇陈德威(中国农业大学实验动物所北京100094)血清平板凝集试验(SPA)、血凝抑制试验(HI)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已用于鸡毒霉形体(MG)血清抗体的检测,但这些方法都需要采集血清,使...  相似文献   

3.
诊断鸡毒霉形体血清学的方法主要有血清平板凝集反应、试管凝集反应和血凝抑制反应。这三种血清学反应也是美国农业部主持的国家家禽改良计划及其规定(1982)所规定的检测方法。1985年作者等在进行血清学检验时,发现一个鸡群出现血清平板凝集反应与血凝抑制反应不相符的反常例子,报告如后。 (一)材料和方法 1.待检血清:第一批是北京地区某鸡场兽医应用鸡毒霉形体全血平板凝集反应检出的阳性鸡血清,送我室复检;第二批是作者从该鸡场送检鸡中采来的。均置4℃冰箱内待检。  相似文献   

4.
根据鸡毒霉形体 (MG)、滑液囊霉形体 (MS)、衣阿华霉形体 (MI)和火鸡霉形体 (MM )的基因文库 ,设计了 4对分别与MG、MS、MI和MM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 ,用这 4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MG、MS、MI和MM的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结果 ,均同时得到了 4条特异性的大小与试验设计相符的 732bp(MG)、2 0 7bp(MS)、2 99bp(MI)、85 0bp(MM )多重PCR扩增带 ,而对其他 6种禽病病原体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 ,此多重PCR能同时检出 1pg的MG、MS、MI和MMDNA模板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用表面免疫荧光法鉴定鸡源霉形体的结果。此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能成功地用于分类鉴定的目的,并能检出培养物中混杂的霉形体种类。 (一)材料和方法 1.培养基:按Frey(1968)所介绍的配方经过适当修改后制成。 2.霉形体菌株:自国际霉形体中心Freundt教授处引进4种霉形体模式株: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PG31株);雏鸡霉形体(M.pullorum,CKK株);滑液霉形体(M.synoviae WVU1853株);鸡霉形体(M.gallinarum PG16株)。新分离菌株有:从北京东沙种鸡场(DS)分离3株;从北京朝阳区十八里店公社西直河大队鸡场(XZ)分离13株;从海淀区四季青公社巴沟鸡场(BG)分离23株;从广西南宁市郊区(GX) 4个鸡场分离10株,共计49株。  相似文献   

6.
对乌鲁木齐市 2个大型鸡场鸡毒霉形体 (Mycoplasmagallisepticum ,MG)、滑液囊霉形体 (M .synoviae ,MS)感染情况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 (SPA)进行了血清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 ,凝集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 6 6 .92 %和 35 .90 %,其中商品鸡场MG和MS的阳性率分别为 82 .5 0 %和 5 2 .5 0 %。从疑似MG、MS感染鸡的气管、肺、气囊、鼻裂和跗关节腔分离到 19株分离物。经初步鉴定 ,分离物均为霉形体属成员。用生化和血清学及其他生物学方法 ,对这些分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 6株为MG ,3株为MS ,其余 10株也属于霉形体。  相似文献   

7.
霉形体是组织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物,它可引起病毒增殖改变,即有的病毒增殖被抑制,有的增殖反而增强,但也有的无明显变化。据报道,国内实验室现行使用的细胞中霉形体污染情况严重;国内用鸡胚和鸡胚细胞培养制造的活疫苗也被霉形体污染,而且证明其污染来源为鸡胚。但实际中霉形体污染对疫苗株病毒增殖的作用尚不清楚。本试验在鸡胚培养中,研究了自疫苗中分离的鸡毒霉形体对新城疫病毒Ⅰ系、Ⅱ系、LaSota系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_(120)株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广西不同地区采集疑似鸡毒霉形体 (MG)感染的 46份病鸡病料中分离到 7个菌株 ,经分离培养、L形细菌检验、理化特性鉴定、血清学定型、人工感染试验以及PCR扩增检测等方法鉴定 ,确定 7个分离株为MG。  相似文献   

9.
1992年8月,在入境 旅客行李检疫中截留一批 台湾乌鸡种蛋,共180枚。 经抽样提取卵黄液,用8种常见禽病抗原检测,从中检出禽败血霉形体(MG)、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传染性支气管炎(IB)、鸡白痢(PD)和禽腺病毒抗体。 (一)材料和方法 1.抗原及标准阳性血清:IBD、IB、PD、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禽痘(AP)和腺病毒琼扩试验抗原及阳性血清,新城疫病毒(NDV)血凝抑制(HI)试验抗原及阳性血清,MG玻片凝集试验抗原及阳性血清均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购入。  相似文献   

10.
以点眼的方法,用鸡毒霉形体F株的培养物对1、3和20日龄鸡进行了免疫接种试验,经过致病性株R株的攻击,根据气囊损伤保护率计算,免疫接种鸡可获得85%以上的保护,在攻击后14天内,免疫接种鸡比对照鸡体重增加明显。免疫力持续至少7个半月以上。F株的冻干培养物仍保持着良好的免疫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鸡毒霉形体F株是个优良的疫苗株,可用于生产鸡毒霉形体活疫苗。  相似文献   

11.
感染禽类的霉形体种虽然较多,但由于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滑液霉形体(M.synoviae)和火鸡霉形体(M.meleagridis)在流行病学、致病性和经济意义方面的特殊位置,化学药物治疗方面的报道大都限于这3种霉形体所致的疾病。其他种的致病性不十分明确,因此尚未提到防治的高度。 (一)鸡毒霉形体(MG)感染的药物防治 关于鸡毒霉形体(MG)所致鸡与火鸡气囊炎(Air sacculitis)和窦炎(Sinusitis)的药物治疗有许多文献报道。Brunner等(1985)认为泰乐菌素(Tylosin)、螺旋霉素(Spiramycin)、壮观霉素(Spectinomycin)、泰妙灵(Tiamulin)以及林肯霉素与壮观霉素(Lincomycin—spectinomycin)的复合剂对MG的杀灭效能较好。Yoder等(1965)用  相似文献   

12.
用鸡毒霉形体F株新鲜培养物经点眼途径分别感染1、3和20日龄北京白鸡,以测定其对鸡的致病性。其中有部分鸡在感染F株的同时,感染前或感染后接种新城疫Ⅱ系苗或LaSota株疫苗以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_(120)株疫苗。试验结果表明:F株对各日龄鸡感染都不引起气囊病理损伤,不影响体增重;从感染鸡至少在感染后30日仍能分离到霉形体;接种新城疫疫苗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不增强F株的致病作用。而感染鸡毒霉形体NB_(72)株的部分鸡出现气囊损伤。结果显示F株对鸡不致病。  相似文献   

13.
鸡毒霉形体感染和滑液霉形体感染是世界养鸡业中两种主要霉形体感染。毕丁仁(1984)自北京和南宁两地分离的49株鸡源霉形体中有27株是鸡毒霉形体,2株滑液霉形体,说明国内养鸡场中也存在着这个问题。但是国内这两种霉形体感染情况,却未见报道。作者在各兽医生物药厂监察室同志协助下,对来自20个省、市自治区的21个地区的鸡血清进行了血清学反应检测,对这种感染情况获得初步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运用DNA重组技术将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和鸡毒霉形体H3株TM-1基因进行串联,插入到pET-30a( )质粒的EcoRⅠ和HindⅢ多克隆位点间,经PCR鉴定、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表明已成功构建了含鸡毒霉形体H3株TM-1基因和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融合基因,将含有此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ET-30a( )-TM-1-IL-2。将此重组质粒转化E.coliBL21(DE3)菌株。经IPTG 37℃诱导表达4 h后,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此融合基因得到了表达,所表达出的融合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43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产物在尿素存在下经超声波处理,获得了纯化的融合蛋白。这为进一步研究鸡白细胞介素2及鸡毒霉形体的生物学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免疫原性蛋白,建立牛霉形体的快速诊断方法,利用二维凝胶(2-D)电泳、Western-blot分析及蛋白质谱分析,筛选出一个免疫相关性蛋白P51。以牛霉形体中国分离株Hubei-1为模板,扩增了p51基因,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结果显示,重组蛋白pET32a-p51与牛霉形体阳性血清的Dot-blotting试验结果为阳性,而Western-blotting试验结果为阴性。以pET32a-p51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的ELISA试验表明其能与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牛霉形体的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灭活疫苗免疫的阳性血清不发生特异性反应,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阳性血清没有交叉反应。表明P51可能是牛霉形体特有的一种构象依赖性免疫相关蛋白,是一种有前景的诊断用抗原。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试管乳胶凝集(TLA)试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平板乳胶凝集(PLA)试验检测猪肺炎霉形体抗体的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1.10%聚苯乙烯乳胶原液:购自上海市医学化验所。 2.菌种:猪肺炎霉形体ZC株、猪鼻霉形体、猪滑液霉形体冻干菌株均由中国兽药监察所提供。 3.抗原制备:按照本实验室方法自制。 4.血清:以下供试血清用前均经56℃水浴30分钟灭活处理。 (1)兔抗猪肺炎霉形体高免血清:按国际霉形体命名委员会推荐的方法自制。批号:  相似文献   

17.
1992年在西北某地区的3个县10个牧场,对2160余只羊进行了羊肺炎霉形体病的调查,血清样品673份,检出阳性101份,阳性率为16%;并从发病地区羊群采集的2例山羊和1份鼻拭子病料中分离到3株霉形体。经系统鉴定和人工感染试验确诊为羊肺炎霉形体(M.ovipneumonia)。  相似文献   

18.
强力咳喘通治疗鸡毒霉形体病的效果试验李洪兴,罗筑鸣,姚柏莲(广东省兽医防疫检疫站广州510230)强力咳喘通是广州黄埔动物保健品厂最新研制的纯中草药制剂,为验证该药对鸡毒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及最佳治疗剂量,我们采用人工感染发病方法进行了临床试验。1材料...  相似文献   

19.
对从含有鸡毒霉形体H3株TM 1基因的大肠埃希氏菌DH5α中提取的质粒,进行EcoRⅠ和SalⅠ双酶切,获得了大约为786bp的目的片段。将此片段与经EcoRⅠ和SalⅠ双酶切的线性原核表达载体pET 30a 1连接,转化宿主菌BL21(DE3),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经酶切、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确证其插入正确,从而构建成了重组表达载体。阳性克隆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 PAGE电泳分析,证明其分子质量约为29ku;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该蛋白可被鸡毒霉形体阳性血清识别,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禽霉形体 16SrRNA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 1对引物 ,用这对引物对鸡毒霉形体 (Mycoplasmagallisep ticum ,MG)和鸡滑液囊霉形体 (Mycoplasmasynoviae ,MS)菌株DNA进行PCR扩增 ,得到了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约 5 80bp的PCR产物 ,而这对引物对其他禽病病原DNA或RNA模板的扩增结果为阴性。PCR方法对MG和MS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 2 pg和 3pg。应用已建立的PCR方法检测MG人工感染样品和临床样品 ,从人工感染样品中均检测到MG ,临床样品的MG阳性检出率为 10 .2 5 % ,高于常规分离培养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