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权能分裂引发责权错配,成员国利益和价值分歧加剧团结和共识危机,以及政治和社会分裂产生的认同危机是欧洲一体化面临的三重深层困境。危机和困境不仅重塑欧盟一体化认知,促其日趋务实,还强化了次区域合作态势和意愿联盟的形成,推动"多速欧洲"成为一体化路径的方向性选择。但是,面对分裂的政治和社会形势,欧洲一体化的"多速"路径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鉴于当前欧盟缺乏共同推动一体化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如果"多速欧洲"难以有效推进,欧盟的未来虽不会重回民族国家状态,亦只能在"照旧模式"下探索"少做高效"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英国首相卡梅伦不久前宣布英将举行全民公投来决定英是否继续留在欧盟,引发人们对英国或将“退欧”的普遍担忧.本文认为,英国中短期内不可能“退欧”,卡梅伦政府当前对欧政策颇具历史惯性,不是单纯的“退出”或“留下”的政策选择,而是在债务危机倒逼效应下,欧元区加速一体化在欧盟内引发的一种连锁反应.英国政府“公投”、“重新谈判”英欧关系等做法,将使英欧关系步入新的不稳定期,也将加剧未来欧盟内非欧元区成员国与欧元区国家之间的深度博弈.欧元区一体化进程或将受阻,这将使欧盟继续沿着“多速欧洲”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欧盟:挫折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年欧盟遭受连串挫折,宪法条约批准进程受阻,经济总体低迷,"法德轴心"作用下降,凝聚力减弱,成员国社会不稳定因素突显.欧盟一体化建设陷入低潮.但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成历史潮流,也是欧洲前途所系.欧盟为防止本身一体化事业的后退和失败,正在进行反思与调整,以走出困境,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喻锋 《国际观察》2006,(1):47-54
2003年出台的欧洲安全战略不仅仅是基于冷战后欧洲新的安全环境的现实背景,它更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欧盟政策(特别是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及其政策资源在长期量的积累基础上引发的适时质变的产物.它延续了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政策内涵,又在欧盟政策的程序性框架下得以成型,同时,"9·11"事件以后的政策环境又为其出台营造了独特的政治氛围,因此,透析欧洲安全战略的政策发展脉络对于把握和理解该战略的内在意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欧洲化"一词在欧盟研究文献中出现频率颇高,被很多学者认为是研究当前欧盟及欧洲政治的一个重要概念。"欧洲化"概念的出现反映出欧盟研究学者的关注点从欧盟层次向成员国国家层次的转移,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欧盟层次的发展对其成员国及准成员国国内制度、政策及政治文化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试析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认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分析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欧洲认同的含义和作用:首先在分析了集体认同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欧洲认同是一种新型的认同形式,是对现有民族认同的一种超越;进而分析了一体化发展中欧盟在认同建构上的努力以及有关欧洲认同未来形式的一些讨论;最后指出欧洲认同对一体化发展具有三方面的积极作用:弥补一体化功能主义道路的不足,减轻欧盟的合法性赤字,有利于欧盟发展共同外交和防务政策。  相似文献   

7.
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至今,经过约60年的发展,欧盟能源一体化已取得重要进展。欧盟能源一体化缘起于欧洲政治经济合作的全面发展,也将因欧盟一体化的深入而获得更大提升。为实现能源一体化的战略目标,欧盟实施了共同能源政策,建立了统一的能源机构,整合了内部能源市场,其共同能源外交政策也初具雏形。今后,欧盟能源一体化将不断迈向历史新高,在共同能源战略、共同能源市场和共同能源外交等方面都将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丁原洪 《和平与发展》2012,(2):45-48,71
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经济衰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欧洲各种固有的矛盾尖锐化、公开化,欧洲一体化进程再次遭受严重冲击。然而,欧洲一体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时代的产物,欧盟依旧是危机前的欧盟,但其内部关系还在发生严重的变化:德国将进一步主导欧盟,法德欧盟"轴心"的内涵正在发生变化,英国对欧盟事务的影响力大为下降,欧盟委员会等联盟机构被边缘化,中东欧国家对欧盟的期盼也在减弱。  相似文献   

9.
二战结束以来的欧洲一体化建设贯穿着超国家主义和政府间主义的博弈,而将超国家主义引入防务这一高政治领域一直是一体化进程的禁忌。然而,2016年以来,欧盟自主防务合作中出现了引人注目的超国家主义成分。这与欧洲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以及在此背景下形成的新安全观有着重要的关系。欧洲面临的新的重大安全挑战呈现出非传统安全威胁与传统安全威胁共振、内部安全挑战与外部安全挑战交织的特征。同时,欧洲与其传统军事盟友美国的利益分化增大。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欧盟成员国产生了加强自主防务合作的强烈意愿。欧洲防务基金的成立、"永久结构性合作"等举措的出台和实施,均体现了超国家主义与政府间主义两种合作方式的结合,这也成为近年来欧洲一体化的一大突破。未来,欧盟防务合作还难以摆脱决策机制、资金以及与北约的关系等因素的制约。但作为欧洲一体化两大"发动机"的法国和德国,将会从实现战略自主的高度继续推动欧盟框架内的防务合作,而欧盟委员会的"卷入"以及英国"脱欧"也将有利于欧盟防务建设的不断发展,欧盟在欧洲安全力量结构中的地位将愈益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欧洲一体化进程推动下,欧洲智库在数量和影响上正发生某种历史性变革。其中,专业智库处于影响政府决策的第一线,多以研究欧盟事务和影响欧盟发展方向为使命,在对华研究方面主要聚焦中国崛起的影响、欧盟对华战略选择、中欧战略伙伴关系及具体双边问题等。大学智库则注重学理性研究,投入研究精力最大的领域当属欧盟一体化进程和近邻政策,以中国为对象的研究中心和研究项目近年也在欧洲大学不断涌现。《里斯本条约》的正式生效将为欧洲专业和大学智库的发展迎来一个新的黄金时期,其研究领域呈明显的欧盟化趋势,研究重点逐步由欧盟内在一体化转向欧盟外在国际化,中国问题和中欧关系将进一步成为欧洲智库的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1.
欧盟"宪法危机":根源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5月29日和6月1日,法国和荷兰相继在全民公投中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这给欧盟历史上首部宪法的前途蒙上了阴影。媒体和舆论普遍认为,欧洲一体化遭遇了深刻危机。人们在广泛关注事件发展的同时不禁要问:在这部曾得到25国政府一致通过、支持的宪法条约遭到两个欧盟创始国民众的拒绝后,欧盟陷入了怎样的困境?当今世界这个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间组织在发展中出现了哪些深层次问题?未来欧盟的“扩大”和“深化”会不会因此停顿下来?一体化前景的不确定性将对欧盟的国际地位以及欧美、中欧关系产生哪些影响?为此,我们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几位专家举行对谈,希望能引起人们对欧洲一体化问题的更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试析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合作主义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欧盟成员国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在西欧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合作主义也开始影响到欧盟层面上的决策机制。本文讨论了合作主义和欧洲一体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回顾了欧洲层面上合作主义机制的演变历史及其最近的发展。总的说来,欧洲一体化的加深,特别是欧洲社会政策的一体化,促进了泛欧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为欧洲层面上的合作主义提供了动力。同时,合作主义也有利于欧盟更好地争取成员国民众的认可和支持,推进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欧盟正处于深化和扩大的关键时期,作为建立在条约基础上的政府间区域一体化组织,欧盟一体化的每一步发展和壮大都有赖于欧盟法规的维系,因而欧盟一体化未来的发展与其法制的发展和完善休戚相关。欧盟目前面临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体化的深化和扩大。深化意味着成员国主权的进一步让渡;扩大要求即将入盟的成员国尽快实现与欧盟法制的趋同化。在整个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深化和扩大这两方面的问题一直是紧密相关,彼此互动。深化使欧盟具有更大的凝聚力,这是欧洲一体化的内在驱动力;扩大不仅是欧盟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泛欧”组织的特性,而且成员国数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以欧盟为载体的欧洲一体化50年来历经颠簸与曲折,始终不渝地排难而进,取得恢弘成果,积累下丰富经验,成为当代最成功的区域政经联合.但新世纪伊始后,欧盟受到内外形势中新挑战的冲击,宪法问题引发了结构性难题的突起,发展势头受挫.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欧盟面临一些根本性抉择,其未来发展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在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严峻考验的背景下,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2012年9月明确提出欧盟走向“民族国家联邦”的政治构想,宣称欧洲需要一种“新思维”,试图为欧盟未来政治走向做出前瞻性规划。巴罗佐关于欧盟未来的政治新构想目前也许只是具有象征性意义,但也将再次引发关于欧盟未来走向的新争论,很可能对欧盟今后的变革趋向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从分析当前欧盟面临的内外形势特点出发,重点阐析了巴罗佐政治新构想的核心内涵,并就其可能面临的制约因素做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16.
东亚共同体:路径、机制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东亚金融危机的体制性原因,东亚一体化提上了议事日程,应该说,这是区域合作的政治构想。然而,作为政治构想的东亚一体化是一种"经济增长型政治"的意图,它走出了一条与欧盟完全不同的路径。首先,在欧洲,以"欧洲人"为核心的欧洲主义成为地域统合的原动力,可是,东亚经济统合缺乏"欧洲人"那种主体性意识,这是一种地域结构性的差异。其次,东盟"10+3"模式是东亚共同体的推进机制,然而,与欧盟比较,东亚缺少一个既有共同政治基础、又有法律约束力的推进机构。再次,冷战从欧洲全面退却,但是,在东亚,"冷战"呈进攻态势,"亚洲主义"成为东亚一体化进程中难以跨越的障碍。最后,文章指出,应以自由贸易协定推进东亚机构建设,以机构推进东亚一体化进程,并推动东亚共同的经济政治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欧洲的联合模式及制度安排体现了政府间和超国家这两种性质并存的特殊性.政府间性质是指在欧盟内部以主权国家为主的政府间合作,它具有平权合作特征;超国家性质则体现在欧洲范围内的整合式扩大.本文面向由此形成的欧盟现行制度,在界定欧洲联合历史动因和其哲学方案基础上,对欧盟成员国间"平权合作"(国家层面)和欧盟层面"整合扩大"(超国家层面)这种双重治理所致的一体化内在矛盾和冲突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两年来,欧盟及欧元区的危机管理呈现如下特色:一方面是紧缩财政,并试图用更严厉的法律条文规范成员国的预算政策;另一方面,在救助"问题国家"方面,采取了"走一步看一步"、被动应对的方式。这些做法有其合理性,但它目前显现的负面效应亦很严重,不仅抑制了欧盟经济增长,使欧元区陷入生存危机,而且冲击了欧盟"民主原则",弱化了欧盟民主的合法性;与此同时,欧盟超国家机构地位下降,而由大国主导的政府间合作成为新的趋势;疑欧主义、民族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未来,尽管欧盟前进阻力增大,但欧洲国家不大可能放弃一体化成果而走回头路,欧盟特别是欧元区内部在经济和财政政策上的协调力度已经开始并将继续加大,欧洲一体化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欧盟国家一体化的加深必将改变各国的政府职能和国家性质,欧盟的职能也必将扩大.建立欧洲联邦以取代目前的欧盟的方案已经被正式提出.按照欧盟发展的势头和基本思路,建立联邦将是欧洲联合的必然归宿.不过,目前建立联邦的条件还不成熟,甚至在观念上还有很大阻力.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欧盟进入一个经济、社会及国家矛盾多发期,面临多重困境,包括经济发展迟滞,移民问题突出,一体化失去方向,民众对政府和欧盟缺乏信心等。未来几年内欧盟在深化一体化方面将难有作为,但某些领域的政府间合作会有所加强;从中长期看,欧盟的“解构”难以逆转,并朝着“多速”和“层次化”的一体化方向发展。欧盟的困境及其演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影响,尤其在对外经济、地缘政治及大国关系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