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西称“桂”、“八桂”由来已久。据有关资料介绍,“八桂”之美称是从古代《山海经》中“桂林八树,在贲禺东”演变而来。晋代文学郭璞说:“八树成林,言其大也。”孙绰在撰写《游天台赋》有“八桂森挺以凌霜”的诗句。六朝梁代诗人也有“南中有八桂,繁华元四时”记载。在民间,诗人正式与广西挂钩定位的则始于唐朝韩愈。韩愈在《送桂州严大夫》诗中云:“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湖南称“湘”,  相似文献   

2.
致歉     
正由于本人书写态度不严谨,导致在提供给《当代广西》刊发的今年第17期"八桂书画"书法作品中,误将由江泽民同志创作的诗词《登黄山偶感》一文作者写成毛泽东同志,特向《当代广西》及其广大读者郑重致歉。  相似文献   

3.
图片新闻     
正4月18日,"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会场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幕。图为歌舞《灿烂广西》表演。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快速响应、前端处置",进一步推动应急响应力量下沉"最后一公里",广西以建设"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为载体,在1.62万个社区(村)建立了应急响应队.根据《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建设管理规范》要求,应急响应队建设按照"立足基层、本土为主"原则,...  相似文献   

5.
发刊词     
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会刊第一期问世了。 我们的会刊,取名为《八桂侨史》。 “八桂”一词,由来已久。宋代以前,已见诸于不少典籍诗词。《山海经》有“桂林八树,在贲隅东”。南北朝时庾信的诗,有“南中有八桂,繁华无四时”之句。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也写下了“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湖南”的诗句。当然,就地理而言,上述“八桂”,并非专指广西。到了宋代,杨万里又有“来从八桂三湘外”的诗句,这里的“八桂”,指的已是广西了。明代以后,广西划为八府,于是人称广西全省为“八  相似文献   

6.
在浩瀚的杂志海洋中,《当代广西》是一本初出海面的地方性综合性读物。然而,“当代广西”这四个字却铿锵有力地传遍八桂大地,像闪亮的灯光照耀着八桂儿女的心底,吸引着广大干部群众的视线,引领着人们走向光明灿烂的胜境,创造光辉的当代广西!一年前,《当代广西》在改革的大潮中诞生,成为八桂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正我刊获广西"十强期刊"和"广西期刊奖"2013年,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评选,《当代广西》荣获广西"十强期刊"和2012-2013年度社科类"广西期刊奖"。为自治区党委常委们带头转变作风点赞兴业县纪委李维维我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为民务实清廉的新风吹拂八桂大地,广大群众对此好评如潮。《当代广西》第1期刊发的《净思想洗灵魂,正作风祛弊病——广西开展第一批党的群众路  相似文献   

8.
《八桂侨刊》杂志(季刊)前身系《八桂侨史》,1978年创刊,由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主办,现广西侨联主管,是目前中国首家公开发行的省级侨史期刊,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读者和社会各界好评。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探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防城港市的发展,由广西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广西华侨历史学会、广西防城港市委宣传部、防城港市港口区委、防城港市港口区人民政府、防城港市侨联、防城港市文联、中华文化促进会、《八桂侨刊》杂志社、钦州学院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协办的"明乡人故里文化论坛暨《西海斜阳》图书发布会"于2015年4月25日在广西民族  相似文献   

10.
《八桂侨刊》2007,(1):59-59
《八桂侨刊》创办于1987年,系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会刊,也是全国首家公开发行的省级侨史期刊,得到社会各界好评。经上级批准,自2005年下半年起,《八桂侨刊》改为季刊,坚持原办刊  相似文献   

11.
徐杰舜 《当代广西》2010,(13):57-58
唐代大诗人韩愈云:"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此"八桂"即指今广西。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八桂大地,多彩文化又盛开迎春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大型图文《八桂文化大观·溯源系列》丛书正式出版了。  相似文献   

12.
正点击进入手机APP、拍摄工作照片、上传驻村记录……4月27日上午,和来自自治区农业厅的养蜂专家进行工作交流后,来宾市武宣县和律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永楷立即登录"八桂先锋"手机APP,记录当天的工作状态,上传成果照片,再到论坛和别的村第一书记沟通交流,这已成为他每日的"必修课"。李永楷登录的这个手机APP,也称"八桂先锋"智慧党建手机APP(以下简称"八桂先锋"),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主管,广西  相似文献   

13.
《八桂侨刊》创办于1987年,系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会刊,也是全国首家公开发行的省级侨史期刊,得到社会各界好评。经上级批准,自2005年下半年起,《八桂侨刊  相似文献   

14.
《八桂侨刊》2007,(2):35-35
《八桂侨刊》创办于1987年,系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会刊,也是全国首家公开发行的省级侨史期刊,得到社会各界好评。经上级批准,自2005年下半年起,《八桂侨刊》恢复为季刊,坚持原办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正展现艺苑风华陶冶艺术情操南宁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侯敬万"八桂书画"是我十分喜爱的栏目,每一期《当代广西》拿到手,我都会迫不及待地首先翻开这个栏目,一睹为快。工作之余,我还会反复品读,或者上网查阅所介绍的艺术家的相关资料,进行延伸阅读。"八桂书画"推介的艺术家,既有前辈也有新锐;既有蜚声海  相似文献   

16.
《八桂侨刊》2010,(1):35-35
<正>《八桂侨刊》(季刊,前身为《八桂侨史》)创办于1987年,系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会刊,全国首家公开发行的省级侨史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CNKI)来源期刊,现由  相似文献   

17.
<正>读了《当代广西》第13期"本期关注"栏目策划推出的《扎根大地写扶贫》12篇记者蹲点文章,笔者内心受到震撼。他们"走下去"、沉下来,倾听百姓心声,扎根八桂大地写好脱贫故事,及时地传达了群众的诉求,字里行间让读者感受到了大地的温度。7月4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在广西  相似文献   

18.
廖婧 《当代广西》2014,(24):M0002-M0002
正在全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转段升级为生态乡村建设之际,《当代广西》第21期刊登的《八桂"绿"田园》一文,聚焦我区一年多来在清洁田园上取得的成效,体现了刊物的策划意图和编排的导向意识,主题鲜明突出。亲历我区"清洁乡村"工作的干部群众,读后能对照自己工作推进和完成的情况,该"补课"的及时"补课",为清洁田园交  相似文献   

19.
正"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湾又多……"4月4日上午,在悠扬动听的《山歌好比春江水》歌声中,2019"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会场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盛大开幕。今年"壮族三月三·桂风壮韵浓"系列文化活动,弘扬"歌海"文化,打造"歌圩"品牌,传递八桂情韵,赞颂和谐家园,全面展  相似文献   

20.
《八桂侨刊》(季刊,前身为《八桂侨史》)创办于1987年,系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会刊,全国首家公开发行的省级侨史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CNKI)来源期刊,现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主管。本刊坚持原办刊宗旨,融学术性、知识性为一体,A4开本,80页码。热诚欢迎海内外人士赐稿。《八桂侨刊》组稿的具体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